专栏名称: 六里投资报
专注基金投资20年,访过几乎所有顶级投资人,一起探索投资世界,研究真实的商业现象,提升你的商业洞察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刀法研究所  ·  文心一言宣布将全面免费;ABC回应“比基尼安 ... ·  11 小时前  
刀法研究所  ·  亲历《哪吒2》联名,这是我们的复盘和建议|A ... ·  11 小时前  
玩物志  ·  情人节甜蜜来袭|充电贴贴,爱不离线 ·  昨天  
刀法研究所  ·  资生堂2024年营业利润下滑73%;%Ara ... ·  2 天前  
玩物志  ·  瑞幸涨价,「背刺」返乡打工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六里投资报

李迅雷最新发声:降准降息,接下来应该还会有空间,设立稳定基金增持港股!

六里投资报  · 公众号  ·  · 2024-02-28 16:16

正文

点击上方音频,立即收听本文 ↑↑

2月27日,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一场线上会议中,以“引入中长期资金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为题,分享了对资本市场后续发展的最新观点。

李迅雷表示,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个比较大的转型,但是,目前居民家庭资产配置的重心依然在房地产上。

未来,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中国居民的家庭资产配置将更加倾向于金融资产,直接投资股票的比重会有所上升,基金类的产品比重也会有所上升。

另一方面,中国居民的海外资产配置比重相比于美国和日本非常低,这一点在未来提升空间巨大。

海外配置的第一步,应该还是在于香港市场,

但香港市场的活跃程度,无论相比于A股还是纳斯达克,都要略逊一筹。

从估值来说,香港市场目前具有显著的低估值优势,但低估值并不能构成投资的必然性。

中国要活跃资本市场,尤其要活跃香港的资本市场,可以通过 设立资本市场稳定基金的方式,来增持港股。

投资报(Liulishidian)整理精选了李迅雷交流的精华内容和要点如下:

1. 根据麦肯锡的研究,中国的净资产从 2000 年的7万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120万亿美元,增长了17倍。

同一时期,美国的净资产只翻了一倍,达到90万美亿美元。

中国净资产翻了那么多倍,主要还是在房地产。

2. 货币政策的话,降准降息,接下来应该还会有空间。

尤其是当美联储在下半年如果降息的话,也给我们的利率下调打开了空间。

今年我们GDP的目标,预期是在5%左右。

那么这样的话,就需要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支持这个目标的实现。

所以我想,在今后,这些政策就会进一步地落实。

3. 怎么去活跃香港资本市场呢?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外汇储备的规模在全球第一,超过3万亿美元。

而现在已经累计减持了超过1万亿美元的美债。

实际上是可以通过设立资本市场稳定基金的方式,来增持港股。

目前不仅港股便宜,而且,港股的活跃也能够拉动A股市场的活跃。

4. 我们通过跟国际比较会发现,中国的 GDP 当中,服务业的 GDP贡献大概只有57%,美国的话占了80%。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的 GDP 增速比较低,但是它劳动力的就业率非常高。

要提高我们就业率的话很简单,就大力发展服务业。

中国净资产增长17倍

从2000年7万亿美元到120万亿

我主要讲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是经济转型与资本市场居民资产配置结构的变化。

中国经济正在面临一个比较大的转型,以房地产为代表的经济增长模式,现在已经到了一个周期的顶点。

根据麦肯锡的研究,中国的净资产从 2000 年的7万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120万亿美元,增长了17倍。

同一时期,美国的净资产只翻了一倍,达到90万美亿美元。

全球的话,净资产实际上是没怎么增长。

中国净资产翻了那么多倍,主要还是在房地产。

居民在金融资产的配置上面还是比较低,尤其在权益资产配置上面也还是比较低的。

所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房地产它已经面临了一个长周期的下行阶段。

我们现在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65 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在15%以上。

可能到2052年,中国的老龄化率水平大概要达到29%,也就是现在日本这样的水平。

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国的资产配置,肯定会从房地产为主的配置到金融资产这个领域里面来。

所以在这方面,它配合着中国经济从投资拉动模式向消费拉动模式的转型。

海外投资比重仅占GDP4%

未来有巨大提升空间

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发现,中国居民的海外资产配置比重非常低。

如果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美国的公募基金,它投资全球的股票型基金规模占到26%,美国对海外组合投资的规模要占到 GDP 的63%。

日本海外的组合投资占 GDP 的比重,在过去 20 年从 27% 提高到90%,比美国的海外组合的比重更高。

而我们中国目前海外组合的投资比重只占到 GDP 的4%,应该说未来的提升空间巨大。

而我们海外配置第一步,应该还是在香港市场。

因为香港市场相对来讲,更接近更大陆,更具有可比性,更具有估值的优势,大陆跟香港之间互通方面更有便利性。

只是便宜不构成投资的必然性,尤其市场的流动性要更加活跃。

在我的理解上来看,像A股其实还算是比较活跃的。

跟纳斯达克相比的话,并不输给纳斯达克,最新的换手率来看,依然还是很高。

但是真正不活跃的还是港股市场,

所以我觉得,要活跃资本市场,尤其要活跃香港的资本市场。

让香港资本市场进一步活跃

是吸引海外资本的一大手段

怎么去活跃香港资本市场呢?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外汇储备的规模在全球第一,超过3万亿美元。

而现在已经累计减持了超过1万亿美元的美债。

实际上是可以通过设立资本市场稳定基金的方式,来增持港股。

因为目前,不仅港股便宜,而且,港股的活跃也能够拉动A股市场的活跃。

因为这两个市场更具有相关性。

香港作为一个国内全球贸易的最大港口,仍具有重要地位,这是不可替代的。

香港是中国对外高水平开放的一个最重要的窗口。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重点突出了三个结合,

对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做出部署,同时注重发挥功能平台引领带动作用。

我觉得,今后推进香港经济繁荣、香港资本市场繁荣的政策还会持续出台。

香港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一个独特的交汇点,

因为它背靠大陆,联通世界,这是香港的优势。

我们现在也是在面临着多个方面的竞争。

如何让香港市场进一步繁荣,也是吸引海外资金的一个重要手段、重要的工具。

在这方面,意义还是非常地重大。

IPO严格把关,

降准降息后续还有空间

第二方面的话,我们要如何实现高质量的增长。

从国内来讲,因为我是研究国内政策比较多,1月22号高层常务会议关于振兴资本市场提出了多个举措。

第一个,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更加注重投融资动态平衡,

因为A股市场,历来它的融资功能体现比较突出,这表现为上市公司数量增加非常之快。

但是投资功能,它的财富效应并不明显。

所以今后的话,IPO 要严格把关,然后要严格退市制度,优胜劣汰。

同时的话,IPO收紧之后,也有利于国内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力度加大,这也是优化配置资源。

第二个,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

这方面,比如说像央企的市值管理,接下来地方国企的市值管理是不是也应该要推进?

像鼓励回购等等,这都对估值水平有一定的提升。

第三方面,我前面已经提到了,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增强市场的内在稳定性。

但是重点来讲,怎么去确保这些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安全性问题。

因为中长期资金通常是老百姓的养命钱,

要确保它保值增值的功能,在这方面的话,恐怕还是要有一些特殊的政策出台。

第四个方面的话,就是要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管。

只有严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的零容忍,才能达到规范透明的市场环境。

第五个方面,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

我们可能需要类似于平准基金这样一种手段。

第六个方面,要增强宏观政策的一致性,

这也是经济工作会议所提的,要求我们政策之间要保证取向一致性,共同繁荣资本市场,共同推进经济的稳增长。

第七个方面,就是要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

我想今年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还是存在一定的空间。

货币政策的话,降准降息,我想接下来应该还会有空间。

尤其是当美联储在下半年如果是降息的话,那么这个也给我们的利率下调打开了空间。

财政政策上面,今年我们定的 GDP 的目标,预期目标估计是在 5% 左右。

那么这样的话,就需要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支持这个目标的实现。

所以我想,在今后,这些政策就会进一步地落实。

应该说,从2月 6 号A股市场上涨以来,到现在已经是连续上涨了 9 天,除了一天下跌之外,其他9天都是上涨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