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产品主要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以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等,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终端电子消费品行业。
受4G网络全面布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高速发展,未来全球消费电子市场持续活跃。
智能手机市场平稳,华为逆市上扬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趋缓,中国乃至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但出货量仍维持在14亿部以上,市场空间巨大。
市场新品不断推出,行业参与者龙头地位不断更换。
随着5G时代即将来临,IDC预计2019年商用5G智能手机将进入市场,到2022年,全球发货量占比将达到18%。
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为14.05亿部,同比下滑4.1%。
据IDC统计,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在华为等国产品牌占据更多份额的同时,三星力压华为处于全球销量第一位置,三星在欧洲、部分亚太地区的市场地位仍旧强势。
中国华为手机以14%的份额占据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第二名,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共占据34.5%的全球市场份额。
对于2018年第一季度的全球高端手机(价值400美元或以上的手机)市场,2019年第一季度的整体出货量下滑了8%左右。
其中苹果下滑幅度,由2018年的51%持续下滑到47%,虽然继续保持第一,但是需要看到华为和三星这两大智能手机厂商,正在对第一名的苹果形成明显的冲击。
以华为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厂商,不仅在智能手机出货量上大幅增长,同时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2019Q1,国产高端机型继续取得突破,售价在600-800美元价格区间(约合人民币4100元-5500元)的机型中,华为高端机出货量大约为330万台,市场份额达到48%,超过苹果的37%。
全球智能手机呈现高端化趋势,我们研判未来精密功能件价值量将持续提升。
自智能手机推出以来,全球智能手机创新频出,从单摄到多摄、触控解锁到屏下指纹解锁/FaceID解锁、LCD到OLED等,相对的智能手机均价呈现上升趋势,2018年售出的智能手机中约有12%的均价超过800美元,较2017年(约为9%)出现增长;
价格在150-400美元之间的智能手机仍是一个重要市场,占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的46%,较2017年上升了2%。
由于手机持续的创新带动的售价提升,也带动了零组件厂商的增长空间,公司精密功能件ASP实现倍数增长。
随着苹果手机各代产品中新设计、新功能、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应用和普及,领益科技为苹果手机每代新机型供应的零部件数量不断增加,新料件的价格也不断上升,每部苹果手机应用的领益科技产品的总金额随着机型的更新换代不断增加。
公司对其供应的精密功能件在从iPhone 6s的3.11美元上升到iPhone X的16.94美元,增长超过五倍。
Gartner数据显示,智能手机中金属结构件的渗透率从2013年的15%高至2015年的33%,预计2016年达到35%,2017年达到39%,随着金属结构件渗透率逐步高,金属结构件市场也将保持快速增长。
2016年手机金属结构件的需求量可达5.44亿套,同比增长率为52.81%,到2018年金属手机结构件需求量可达8.71亿套,同比增长率可达20.14%。
随着金属结构件在消费电子产品的渗透率不断升,将给领益科技的CNC和冲压业务带来持续的增长空间。
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相比,苹果、华为、OPPO和VIVO、三星等高端客户对于产品性能要求更高,对于供应商的利润越好。
高性能要求单一产品内部组件散热性、可靠性和耐疲劳性更好。
高性能、高精密度的产品需求将对行业企业的加工技术、加工精度和组装能力出更高要求,这将有助于设备精良、资金和技术实力强的大型企业获得更多市场份额,从而进一步形成规模效应,凸显竞争优势。
领益科技客户集中度较高,苹果、华为、OPPO和VIVO对应的收入占比合计超过90%,其中苹果占比超过50%。
相应地,公司在单个客户的供应比例也处于高位,这对于公司获取更好的产品单价及更低的生产成本都是有利的。
而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服务品牌客户数量普遍较多。
因受益全球手机销量集中度提高以及国产手机逐步走向高端化的发展趋势,公司预计将受益其中,摆脱大客户依赖、提高公司现有产能利用率,提高全年的稼动率。
同时,随着国产高端机型持续受到消费者认可,伴随下游客户一起成长,公司零部件单机价值量也将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