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搞艺术一横
“同行免入,面斥不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护肤问莫嫡  ·  23岁用王炸三件套早吗 ·  昨天  
辽沈晚报  ·  很有氛围感的大牌口红,涂对气质都更好了 ·  2 天前  
辽沈晚报  ·  很有氛围感的大牌口红,涂对气质都更好了 ·  2 天前  
TK增长会  ·  义乌一款眉笔在TikTok销售超过320万件 ·  2 天前  
TK增长会  ·  义乌一款眉笔在TikTok销售超过320万件 ·  2 天前  
派代  ·  又一波美妆破产潮来了! ·  2 天前  
派代  ·  又一波美妆破产潮来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搞艺术一横

我一直以为我只是不知道活动上该干什么,其实我连该穿什么也不知道

搞艺术一横  · 公众号  ·  · 2019-11-03 13:16

正文

点击上方“搞艺术一横”可以订阅我


拆开邀请函时,我被明晃晃的“正装”要求震慑住了。


火速询问联系我的公关人员,是否是需要礼服出席,得到了肯定答复。


当然礼服也有很多款,配合从傍晚到深夜、场合不同的多种需求而隆重程度不一。社交礼仪常识嘛,熟手都很会拿捏分寸的。可惜我是尴尬的半熟不熟手,只要预期到大阵仗,心态难免像是走钢丝,常识就不够用了。


所以,我是不是要穿正式礼服?绸缎的篷起裙摆的,或者及地拖出一截裙裾的?以前倒是也穿过,几年来一直折得歪歪扭扭地塞在衣柜深处,如果它没有被阴绵绵的梅雨天毁坏的话——不,那我也是没有勇气把它穿出门的。


脑袋短路后我跑去问朋友们的意见,表情狰狞且恐慌,小鹿很坚定地说“never dress up, dress down”,我说是这样么?难道不是永远dress up才不会失礼?


小鹿:不,时尚圈不是这样的。

小语:又不是在欧洲。


事实证明,朋友们救我于命悬一线的断崖边,第二天我自己在家试衣服时,还有点怀念打折季时低至三折却未买的那件 露肩礼服。等到进入活动现场,反而觉得太安心了。所有的时尚人士都应对如常,以不会失礼的观展着装为统一标准,没人想做夜空中最亮的星,因为第一现场正经有很多星,第二是,大家都对这件事情心知肚明——谁要看你?尽可能地把自己淹没在人群中才是不辱使命。




德州扑克里面有一个术语叫“limp in”,意思是“溜进来”。起手两张明晃晃的烂牌,但又不想错失一轮看三张牌面的机会,此时如果你位置够好,坐得离大盲注那位仁兄够近的话,就可以试试不动声色地limp in,以最小成本混进去,万一赌到了一个绝地翻盘机会呢?


大部分的时候里,我觉得我都是那个在试图limp in社交场合的人。



这个行业里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来自品牌的新品展示,回溯历史的大型展览,与艺术家紧密合作的一次诠释,与设计师们的愉悦晚宴…… 林林总总,填满了每一个圈中人士热火朝天的夜晚。认识的人总会隔三岔五地遇见,点头之交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场子里的激烈攀谈对象。估计还有老死不相往来的一些人,但是没关系,也总有人可以游刃有余地化解尴尬。


总之,社交场合的的确确就是小说里描写过的那样,而且你根本不用再复述一遍,反正没人能写得比菲茨杰拉德好,本土非虚构写作尤其不能。



所以,到底要穿什么啊?


守着很多衣服的人,依然会有这样的烦恼。有的时候,我像迷失东京里的人一样叉开腿坐着床上,双眼空洞地绕过眼前的衣服,聚焦在某些毫无意义的思路上。这样很好,因为我也觉得当下的烦恼毫无意义,它们越真实你就越觉得此刻够讽刺。


不过,我也是在刻意放大这份烦恼。


有过一些经验了,自然会游刃有余得多。人类的恐惧大多来源于对未知事物的不确定,放松的方式有好几个:喝点,再喝点,以及熬过第一次。



有些时候,当dress code正好合适的时候,我其实也是迫不及待地感恩有你的。


因为我恰好拥有不少这样的衣裙,它们华而不实、浮夸到让人觉得眼睛很累, 可能曾在秀场上为了设计师想要呈现的主题服务,但现在躺在本人衣柜中的主要原因就是低至三折。



现在,我很骄傲地宣布,我已经!改掉这个乱买病了!


Dress code恰好合适的机会少之又少,而且呢我也不想被人一眼从人群中拎出来,尤其是穿着明显不对路的衣服时。


是公开行刑。



我自觉和其他出镜的时尚博主都是同僚关系。虽然大家量级有差距,所受待遇未必相同,但我还是想当然地觉得都是一个单位里的。


据我观察,单位里的同事也都默契地遵循了同一套法则——穿最安全的衣服。


安全,意味着舒适,意味着高效。


比如无论春夏秋冬,备一件廓形西装总是没错的。管你里面穿亮片裙还是croset,外面披这个都很妥当,顶多能说一句没新意,没风格,但场子里乌泱泱站了一百个没风格的时尚博主,大家都能法不责众地松一口气。Oversized jacket is the new black dress。


所以我也老披一件,而且由于我驼背又身材差,那就更是刚需了。



大品牌的活动好像是很好应对的,因为谁的衣柜划拉划拉,找不出一件该品牌单品呢?真没有的话,那么该场活动的邀请函可能也递不到你手里。


美妆品牌的活动则是这样,时刻牢记自己“都市精致女性”的人设,穿得像是去参加朋友婚礼一样可以了。这就挺没负担的,手包里也不用装份子钱,快乐随心,花式拍照。


我最害怕的地方一定是潮流party,如果PR兴高采烈地跟我说,你来玩呀,就是到时大家一起蹦蹦迪。那我假装已经嗨起来的背后,是因为拿不出像样的潮流穿搭而愁眉不展。进到场子里,眼见人人都处于随时可以起舞的状态,我就更是伤心欲绝。


天底下能自在起舞的人那么多,为什么不能再多我一个?



由于害怕在人多的地方表现得太无所适从,所以我在活动前都表现得特别广交善缘,积极询问所有朋友会不会同场出现。


但这样目的明确的殷勤邀约一般不能撼动我意志坚决的朋友们,所以目前的应对条款有二:


第一是邀请一位摄影师同行,因为我可以假装投入到拍照事业中,完美混时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