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每一个人是依据环境、因缘而成长,所以他的善根也和环境因缘相关。
善导大师就说“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意思是:你能成善成恶,和你家庭的环境、社会的环境、出生的时代背景都有很大的关系。
《大经》也说“转相承受,父余教令。先人祖父,素不为善,不识道德。身愚神暗,心塞意闭”,也明确说到了一个人的先辈、祖先不行善积德,从小都没有生活在一个好的家庭,当然从小就“身愚神暗,心塞意闭”,就是心不开通,对佛法不能理解,愚痴。
打个比喻,这就像土地过于贫瘠,就不能长出好庄稼,不能长出大树。如果一个人生在一个邪见很重的家庭,当然,要想靠他个人宿世的善根来突破家庭的限碍,这个有困难。再说,如果宿世善根很厚的话,他也会自然投生到相对跟他相应的、善根深厚的家庭当中。
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就能看到,父辈积德,心地善软,甚至祖先信佛,后代子孙相对地也就具有信佛念佛的善根。所以从现象上可以这么说,要历代祖宗都善良,有行善积德,才能出一个念佛人。但从本质来讲,还是他个人的善根业力。
另外,说到“五辈祖宗”,这都是中国人大致的说法。有说“七辈祖宗”,有说“九辈祖宗”,有说“八代祖宗”,大约就是说祖上要有德。大凡有德、有福——除非别有邪见的阻挡——一般来说比较倾向于正向、正面的事物,佛法当然是正中之正。
所以,我们每个人如果自己能够这样稳定踏实地专修念佛,那为你感到自豪,感到光荣;也可以逆推,你是一个善根深厚的人,甚至你几辈祖宗都是有福报的。反过来说,你要让自己的几辈祖宗都蒙受有福的好名望,那你只要念佛就可以了。
因为
念佛是超越世间的,所以它还不同于世间作官啦,考取状元郎啦,读多少书啦。这个价值观是不一样的,念佛的功德利益超过这些无量无边倍。我们应该以此而感到欢喜,感到庆幸。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