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铁血胖兵
只做优质军事内容,让你获得军事知识,充实军迷每一天,一万期的长征路。
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6周年纪念日。当天上午10点整(北京时间5月9日下午三点)莫斯科红场 照例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
▲俄卫国战争胜利76周年阅兵式现场
这一天在俄语中被称为“День Победы“,即“胜利日(Victory Day)“,但在这一天举行阅兵,还是从1965年才开始的,并且在苏联时期只有在1965、1985和1990年的5月9日举行过。
因为苏联时期的胜利日阅兵主要集中在11月7日,这是为了纪念1941年著名的红场阅兵(从红场直接走向战场)。
▲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红场阅兵
数十万红军战士走过主席台接受检阅
之后奔赴前线抗击法西斯德国军队的入侵
而坚持每年都在5月9日举行阅兵,也是在俄联邦成立后的1995年才开始的,不过此后至今的26年就从未中断过,即便是去年俄罗斯疫情最严重的时期,也只是推迟到了6月24日,而未取消。
可以说,这份坚持,既是对在那个历时1418个日夜的战争中牺牲的2700万俄军民(包括1000多万红军战士)的祭奠,也是对后人的警醒,要我们铭记历史,避免让悲剧重演。
▲阅兵式上,俄罗斯总统普京
为坐在身旁的二战老兵整理外套
当然,展示武器装备,也是举行阅兵式的一大目的,各种装备的展示也是我们最关注和感兴趣的。但因为今年并非是一个“大庆年”,首次亮相的新型武器装备也较少。不过,胖兵还是想盘点下此次阅兵式上所展示的装备,方便大家做个回顾和收藏。
为了更直观,图片将全部以直播画面的动态图形式呈现。顺序上,胖兵将按装备类型而非出场顺序排列,将包括坦克、步战车等约一个分类,其中带★的为此次首次亮相的装备。
一、坦克:
01.T-34/85中型坦克↓
领衔出场的二战T-34/85中型坦克当然要放在首位,它不仅是二战苏军的标志,也是卫国战争胜利的标志。T-34/76和T-34/85在二战中的产量超过4万辆,是二战中产量最大的坦克。
02.“阿玛塔”(Armata)主战坦克↓(镜头中最后一排的坦克)↓
“世界首款第四代主站坦克”应该是它最大的光环。比如革命性地采用了无人炮塔设计,车长、炮长、驾驶员3名乘员并排坐在车体前部。
还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四级防护系统:第一级为伪装、第二级为主动防护,第三级为摧毁,第四级为隔舱化设计。此外,其装备的2A82-1M型125毫米滑膛炮的炮口动能也超过了德国豹2A6主战坦克的L55型。
可是此次阅兵,直播镜头却一个“正脸”都没给“阿玛塔”,全被前面的T-90M挡着,所以胖兵补充了一个“阿玛塔”的演习画面,让我们来直观了解下这型全球首款第四代坦克的突出特点。
▲“阿玛塔”开火片段,可见其车内布局与传统坦克的明显区别,驾驶员与炮手、车长都并排坐在车体前部,画面是从驾驶员视角拍摄的
03.T-90M“突破-3”(Proryv/Breakthrough-3)主战坦克↓
可以算是T-90的“魔改版”,因为采用了多项T-14“阿玛塔”(Armata)主战坦克的技术,从外观上看起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化石”爆炸反应装甲,这使它的炮塔外形特别有欧洲范儿。
另外就是“突破-3”配备了“阿玛塔”同款的“阿富汗石”主动防御系统(APS),还有Kalina火控系统。火炮也是同款的125毫米2A82-1M型滑膛炮。
04.T-80BVM主战坦克↓
T-80BV的升级型,主要换装了新型的热成像、激光测距仪、还有综合火控系统和主动防御系统。T-80曾是世界第一款以燃气轮机为动力的坦克,但因苏联解体导致燃机研制机构都留在了乌克兰,所以难以进一步发展,解体时超过一万辆的T-80现在也只有约500辆在役。
但因燃气轮机相对于柴油机具有在严寒地区易于启动的巨大优势,所以俄现在主要将其作为“极地坦克”使用,装备北极和远东部队。
05.T-72B3M主战坦克↓
T-72的现代化升级版,最大的改变就是换装了高功率的B-92C2型的柴油发动机,达到1130马力,不过发动机还是较老的无中冷机械增压柴油发动机。但也换装了全新的观瞄系统,还有“化石”爆炸式反应装甲。
俄还在继续改进T-72,主要原因还在于需要它来弥补 “阿玛塔”和升级版T-80在数量上的不足。
二、步兵战车:
01.“库尔干人”-25( Kurganets-25 )步兵战车↓(图中第三排车辆)
此次阅兵中又一款没给“正脸”的装备。“库尔干人-25”是俄计划取代BMP-1、2、3的新一代步兵战车。它有三种型号,分别是步战车(IFV),装甲输送车(APC),还有自行防空炮(SPAAG)。
阅兵展示的是步战车,配备一门2A42型30毫米机关炮,一挺7.62毫米同轴机枪和4枚“短号”-EM反坦克导弹。APC型安装一挺遥控的12.7毫米机枪,SPAAG装有一门57毫米防空炮。另外有一种搭载125自行火炮的型号(SPG)在研。
02.BMP-3步兵战车↓
炮塔配备的一门2A70型100mm加农炮+一门2A72 型30mm自动炮+1挺7.62毫米机枪,使其成为“火力最强的步战车”。
此次虽然没有展示最新型的BMP-3,但目前已推出了多种配备无人炮塔的改进型,包括安装“龙骑兵”(Dragun)无人炮塔的BMP-3M-100型,还有57毫米无人炮塔的BMP-3-57型。此外,还有一种安装125mm加农炮的有人炮塔。
03.BMP-2M步兵战车↓
BMP-2步战车的现代化升级版,主要是换装了“别列若克( BerezhokKornet-M )”炮塔,上面配备了2A42型30毫米机关炮、7.62毫米同轴机枪、AGS-30榴弹发射器,还有4枚9M133M”短号-M”( BerezhokKornet-M )反坦克导弹。其它升级包括发动机,瞄准器,还有附加装甲和悬挂系统。
三、轮式装甲车:
01.K-17“回旋镖”装甲车↓
俄研制的新一代8×8轮式装甲车,战斗全重20吨。旨在取代目前现役的2000辆BTR-80和BTR-82系列轮式装甲车。
它有两种型号,分别是定位装甲输送车(APC)的K-16型和定位步兵战车(IFV)的K-17型。此次展示的就是步战车型,其顶部配有一个遥控武器站,装有一门2A42型30毫米机关炮和4枚“短号”-EM反坦克导弹。
02.BTR-82A 轮式装甲车↓
BTR-80A装甲车的升级型,主要换装了轻量化的2A72型30毫米机关炮,和一台功率更大的发动机,另外,它还采用了复合材料装甲,夜视系统也到了升级,并配备了“格洛纳斯”导航系统。而在火力方面,BTR-82A还可以配备AU-220M型57毫米无人炮塔。
03.“虎”-M(Tiger-M)多用途装甲车(最前排车辆)↓
“虎”式在俄军中的地位相当于美国的“悍马”,但机动性和防护能力都要更好。不过虎式的诸多技术,包括发动机,开始都来自于俄在2013年前后引进的425辆依维柯LMV战术车辆,而M型则是全面换装俄国产发动机的版本。
和“悍马”一样,“虎”-M也可以在车顶安装机枪或榴弹反射器,还有一种可携带8枚“短号”-EM的反坦克导弹发射车。
04.“巡逻“(Patrol)防地雷反伏击车(MRAP)★
俄车企 Asteis研制的防地雷反伏击车(MRAP),此次阅兵首次亮相了两种“巡逻”车型,首先是俄宪兵部队装备的“巡逻”,以卡玛兹(KAMAZ)-43501型卡车底盘为基础。
其独特的V型车底可有效分散地雷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最高可承受6公斤TNT的爆炸冲击。
▲“巡逻”防地雷反伏击车(MRAP)越野性能测试
该车战斗全重12.3吨,可搭载3+7名乘员或1.5吨物资,并能在4000米高原和±50℃的环境下使用。
05.“台风”-K(Typhoon-K)KAMAZ-63968型装甲车(图中第二排车辆)↓
跟随在“巡逻”MRAP后面的“台风”,是俄军一个由多型车辆构成的一个防地雷反伏击车(MRAP)车族,有近120家单位参与研制,目前共有至少8种车型,有4×4和6×6的,但各种车型都有一个统一的平台,发动机也形成了一个系列。
生产则主要由卡玛兹(Kamaz)和乌拉尔(Ural)两家车企负责。其中前者生产的称为“台风”-K系列,后者生产的称为“台风”-U系列,并有进一步细分型号。此次阅兵展示的是宪兵部队的KAMAZ-63968型6×6装甲车。
06.“巡逻“-A(Patrol-A)防地雷反伏击车(MRAP)★
俄车企Asteis在卡玛兹(KAMAZ) -435029底盘基础上研制的防地雷反伏击车(MRAP),与“巡逻“MRAP相比,“巡逻“-A是专为俄罗斯近卫军研制的,此次阅兵也是俄近卫军装备该型车后的首次亮相。
07.乌拉尔-VV(Ural-VV)装甲车:
跟在“巡逻”-A后面的“乌拉尔”-VV是乌拉尔根据俄国防部的要求开发的防地雷反伏击车,采用乌拉尔-4320型6×6卡车底盘。最多可搭载15名乘员。
四、自行火炮:
01.2S35“联盟-SV”(Koalitsiya-SV)152毫米自行火炮↓
2S19”姆斯塔”-S(Msta-S)的改进型,计划取代前者。目前两者的底盘相同,但未来可能采用“阿玛塔”主战坦克的底盘。主要改进还在炮塔,配备了一门全新的2A88型152毫米榴弹炮,在使用某型制导炮弹时射程可达70公里,最高射速也达到20发/分。
02.2S19M2 /” 姆斯塔”-SM2(Msta-SM-2)152毫米自行火炮:
2S19”姆斯塔”-S的改进型,配备了自动化的火控系统,最高射速可达8发/每分钟,并具备“同时开火打击”能力(发射多枚炮弹同时落下)。还配备了数字地图方便复杂地形下的定位。另外,2S19M2还配备了一套防热红外伪装系统,使可被探测性降低了1.5倍。
五、防空系统:
01.“道尔”M2U(Tor-M2U)近程防空系统↓
垂直冷发射是“道尔”区别于传统近程防空系统的一大特色,M2U则是其最新的改进型,最大特点是可携带16枚9M338导弹,不仅相比之前的M1型数量翻倍,射程和射高范围也分别达到了10米至20公里和10米至1万米。
M2U可同时跟踪48个目标,并同时打击其中4个。另外,M2U还具备行进间发射能力,不仅单车作战能力强,还可双车或4车组网。
▲“道尔”M2U防空系统的
雷达界面与导弹发射的特写镜头
02.铠甲-SM( Pantsir-SM Pantsir-SM )弹炮合一防空系统↓
在“铠甲”-S1的基础上发展的最新改进型,从底盘到雷达,火控系统都进行了全面升级。其主要包括一个“多功能瞄准站”,将目标探测范围从40公里增加到75公里,交战范围也从20公里增加到40公里,现有的“铠甲”系统也都可升级到SM的标准。
另外,除了这种弹炮合一的发射系统外,还有一种不带顶部搜索雷达和火炮的24联装导弹发射车,但这种车型还未公开亮相。
▲可通过搭载57E6-E导弹实现
“一筒四弹”的“铠甲”-S1系统示意图
导弹方面,“铠甲”-SM除可携带16枚57E6-E型防空导弹(射程18公里、射高15000米、最高速度1300米/秒,约3.8马赫)外,还将装备一种设计专门对付未来无人机“蜂群”的57E6M-E型导弹,其尺寸可小到"一筒四弹",这样一辆车就可以携带48枚。另外,一种未公布型号的高超音速度导弹正在研制,速度超过5马赫(1700+米/秒)。
03. “山毛榉”-M3 (Buk-M3)中程防空系统↓
俄罗斯的第三代中程防空系统,性能相比之前的“山毛榉”M1和M2有大幅提升。其配备的9M317M型防空导弹,射程范围为2.5公里至70公里,射高范围为15米至35000米,飞行速度可达1550米/秒(约4.5马赫)。
▲“山毛榉”M3系统的无雷达发射车(左)
X波段雷达车(中)带雷达的发射车(右)
一套 “山毛榉”-M3系统主要由一辆9S18M3型X波段“圆顶”(Dome)雷达车、两辆带雷达的9A317M型发射车、还有一辆不带雷达的9A316M型运输/发射车(带12枚导弹)组成。可同时跟踪、打击36个目标。
04.S-400远程防空系统↓
S-400是俄罗斯的第四代防空导弹系统,拥有两大关键性能,一是拦截高度最低可至5米,二是拦截距离可远达400公里。在这400公里的范围内,也可根据需要选装8种不同射程的导弹。一套S-400系统(基本单位为营)也可同时引导72枚导弹攻击36个目标。
五、战场支援武器:
01.“天王星”-9(Uran-9)无人战车↓ ★
首次亮相的“天王星-9”无人战车是此次阅兵的一大亮点,它可以与己方士兵并肩战斗,并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它拥有自主和遥控两种操作模式,自主模式下可根据预设路线自行识别,跟踪目标。遥控模式下可由操作员在3公里内进行操作。
▲“天王星”-9的遥控操作模式
火力方面,它配备有一门2A72型30毫米机关炮和一挺7.62毫米同轴机枪,炮塔两侧还各有2枚9M120型“攻击”(Ataka)反坦克导弹。其它选项还包括4枚“针”(Igla)式防空导弹、6枚93毫米“什米尔”-M(Shmel-M)云爆火箭筒、6枚9M133M型“短号”(Kornet-M)反坦克导弹。该车全长5.12米,宽2.53米,高2.5米,战斗全重10吨。
02 .“耕作”(Agriculture)远程布雷工程系统 .“耕作”(Agriculture)远程布雷工程系统 (ISDM)↓
这种看起来像火箭炮的装备其实是一种火箭布雷车,只是它配备的50枚122毫米“火箭弹”内携带的都是各种可编程地雷,用火箭弹布雷除了投送距离远外,还特别适合地形崎岖的地区。
布雷车也可预知布雷区域并上传给指挥部门,战斗结束后布设的地雷也可进行自毁,不为战后留下隐患。
六、空降战车:
01.BMD-4M空降战车↓
BMD4空降战车的现代化版本,对车身、动力系统和悬挂等方面都进行了升级,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尽可能采用BMP-3的部件,所以通用性达到80%。发动机,炮塔也都是同款。其战斗全重为13.5吨,乘员2+6人,一架伊尔-76运输机可运载两辆。
02. BTR-MDM 空降多用途装甲输送车↓
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作为指挥、运输或医疗等用途,通常可搭载2+13名乘员或运载两吨各类物资。BTR-MDM采用了铝合金装甲,火力上配有可安装7.62或12.7毫米机枪的遥控武器站,战斗全重13.2吨。
03.台风(Typhoon)PVO/VDV空降战车↓ ★
▲ 第一排是“台风”PVO
后面两排是“台风”VDV
俄新一代空降战车,此次阅兵是首次亮相。它从 “台风”-K装甲车 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也是“台风”家族的新成员,相比K型长度有所缩短,整体更紧凑,并配备了液压可调悬挂方便运输。
型号上分为车顶安装12.7mm机枪的“台风”PVO型,还有车顶安装30毫米机关炮+7.62毫米机枪的32В01型无人遥控炮塔的“台风”VDV型。
七、火箭炮:
01.TOS-1A“重型喷火系统”(Heavy Flamethrower System):
TOS-1的改进型,两者的最大区别是TOS-1A的发射管数量从原来的30管改为了24管。这是一种采用T-72主战坦克底盘,并伴随装甲部队进行直接火力支援的近战火箭炮。
主要通过发射温压火箭弹或燃烧弹来清扫建筑物和掩体,而且火箭弹射程较近,通常不超过6公里,所以称为“喷火坦克”更形象。它配备的24个220毫米火箭弹,最快6秒内就可全部发射,火力恐怖程度可想而知。
▲俄军演习中TOS-1A开火的震撼场面
02.”龙卷风”-S(Tornado-S) 300毫米多管火箭发射系统↓
经典的300毫米“龙卷风”火箭炮的深度升级型,型号为9A53-S。最大的改进之处在于采用了俄本国研制的“格洛纳斯”(GLONAS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使火箭弹的射程达到200公里,并可配备可编程弹药,射速也有进一步提升。整个系统的行驶-起竖-发射时间也有所缩短。
八、战术导弹:
01 . “伊斯坎德尔”-M(Iskander-M)战术导弹↓
俄军最新一代的战术导弹,每辆车可携带两枚9M723系列战术导弹,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通过更换不同重量的弹头(480千克至700千克)来调整射程,最小为50公里,最大500公里。还可选择高爆、集束、燃料空气或电磁脉冲弹头。
▲“伊斯坎德尔”-M搭载的
9M723战术导弹起竖-发射过程
九、战略导弹:
01.RS-24“亚尔斯”(Yars)洲际弹道导弹↓
“亚尔斯”是在 RS-12M2 “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的基础上研制的新一代公路机动式洲际弹道导弹,已代替前者参加阅兵。
它的射程超过1.1万公里,可携带6个分导式多弹头,每一个弹头的当量可达30万吨TNT。而俄更新一代的洲际弹道导弹“绿松”也将在2023年前后开始研制,取代“亚尔斯”。
▲RS-24“亚尔斯”洲际导弹点火发射过程
至此,此次阅兵的地面装备就盘点完了,可见首次亮相的武器只有“台风”POV/ADV空降战车,“天王星-9”无人战车、还有两种“巡逻”防地雷反伏击车(MRAP0三种。
而且相比去年,很多已亮相的装备此次也没有再出场。比如T-15重型步战车、S-350中程防空系统,2S38多用途自行高炮,TOS-2重型火箭炮,BAL岸舰导弹等。不过总数也有30种了。
下面,就继续空中方队的盘点回顾:
一、直升机:
01. 米-26重型直升机↓
世界现役最大,最重的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达56吨。20吨的运载量也达到了美军C-130运输机的水平。目前最新的型号为米-26T2V,俄空天军共有44架在役。02. Mi-8AMTSh武装直升机↓
Mi-8AMT运输直升机的武装型,主要用来进行战斗搜索与救援任务,可在着陆前压制敌方的火力。它可携带9M114、9M120型反坦克导弹,以及9K338型空空导弹,还有各类非执导火箭弹。它还能运载4吨的物资或搭载26名士兵,或12个担架。
03.米-24武装直升机↓
▲左侧3架为米-24VM(有一架不在画面中)
右侧两架为米-24P
米-24几乎就像T-34一样代表着冷战时期的苏军形象,它也有着“飞行坦克”的绰号。此次阅兵中的米-24编队中可以发现新旧两种型号的米-24,配备旋转炮塔(双管23毫米炮),且短翼长度较短的是米-24VM(出口型为米-35M)。火炮侧置(双管30毫米炮),短翼较长的则是米-24P。
04.卡-52武装直升机↓
卡-50直升机的双座型,共轴反向双旋翼和并列双座布局都是卡-52的一大特色。与“阿帕奇”相比,卡-52在火力上占优,但机动性稍差。
通常情况下,它的6个挂架可携带12枚9K121“旋风”(Vikhr)反坦克导弹(2个6联装)、40枚80毫米口径的火箭弹(两个40管火箭巢),外加6枚“针”(Igla)空空导弹(2个3联装)。相对于“阿帕奇”的16枚“地狱火”反坦克导弹+38枚70毫米火箭弹+4枚“毒刺”空空导弹的组合,不仅数量更多,射程也更远。
05.米-28NM武装直升机↓
米-28以整个机身都有装甲保护而闻名,包括旋翼和风挡玻璃在内,都能承受12.7毫米机枪的射击,并能抵御20毫米炮弹弹片攻击,所以它被认为才是米-24“飞行坦克”的直接继任者。
目前起最新的型号为米-28NM,俄空天军在2027年前将装备98架该型机。此次参加阅兵的米-28N来自于俄著名的“金鹰”(Berkuts)直升机飞行表演队。
二、战斗机:01. 苏-57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