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Bo的生活很跨界,写文、健康指导、马拉松、甜品开发。每天忙碌的她,最好白开水,不爱喝茶。
生日的时候,在某宝上给她定制了一个甜白瓷的海水纹茶杯,倒不是瓷质有多么的细腻,主要是看中了可以在上面定制一些专属于她的字:一天到晚游泳的鱼。
她属猫,从前有小白,后来有团子,家里间或还有一只叫做拉斐尔的狗。鱼是家中所有宠物的宠物。
那只杯子很合她的心意,但是,她不爱茶,她只是爱喝茶的那套仪式。在她的书房里,那张厚度8厘米的杉木书桌上,一个橡木茶盘里,放了四只日式杯子,和一把可以用来烧水的没有上釉的陶壶。
我问她,你用什么来喝茶呢?
随手从厨房里取了一只双线的马克杯,我就拿这个喝,那些是拿来看的。
我不知道有多少女人,是为着看那些好看的瓷杯、茶壶,或者是木盘,才买了那么多那么多的茶具,不为着用,只为着好看。
但是,每次到她家去的我,就像是蚂蚁搬家一样的,今天带一罐台湾红玉去,明天带一个手工剔花的公杯去,再或者一天去的时候,还带了一个小瓷壶过去。
每次我都诱惑她说,喝点吧,喝点吧,红茶,没事的,喝了晚上能睡着。
在无数次的诱惑之后,她从不,绝不,绝不,慢慢地欲说还休,好嘛,尝一点点吧。这一尝,就从红茶,慢慢地喝到了白茶,喝到了普洱,喝到了岩茶。晚上,我也慢慢少有接到她的骚扰电话了。我知道,她能睡着了。
现在,她的柜子里,除了数不胜数的茶杯茶具之外,渐渐有了茶叶的身影。这两天,她还在发消息问,春天了,我要喝绿茶,杯子,我都准备好了,你把好茶带来。
但是,我知道,有不少女人,买茶器是为了这好看,是为着赏心悦目,是为着喝茶的仪式,而不仅仅是为着茶。
就像柜子里那么多可能一天换一根,一个月都轮不到一次的丝巾,为的是点缀脖子上的那点风景,只是,丝巾,是给别人看了,茶器,是为着自己在把玩时的快感。
喝茶是要有仪式感的,当你的讲究出来之后,生活最普通的日常才变得美好起来。
就像蔡澜先生在回忆和父亲一起喝茶的时候说“家父是茶痴,一早叫我们四兄弟和姐姐到家中花园去。向着花朵,用手指轻弹瓣上的露水,每人一小碟,集中之后滚水沏茶的印象犹深。”
在清晨,采集露水泡茶,也只有蔡澜先生才能记得这样牙尖的细节。
但是妙玉,采集梅花雪,不也是在讲求最为精致的茶人细节吗?
当然还有,妙玉将自己的绿玉斗给了宝玉,给了黛玉一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 ’”与她。
喝茶,在茶水,也在器。在悦人,更在悦己。
也许我品不出龙井里的蚕豆香,或者是铁观音里面的兰花韵,但是,就仅仅是为了静静地看茶,看早春的绿茶在玻璃杯里跳起茶舞,生活在这一刻也是美的。
02
蓝是小Bo的同学,也是一起长大的朋友。在小Bo的感染下,也走上了追逐茶器的道路。生活美学,就是这样一点点地如病毒传染般扩散。
她今天在群里安利一只汝窑的杯子,明天又get一只粉彩的盘子。她说,这些东西,让她觉得美好,即便是在家里的老大,又摔碎了第十个电视机,或者她半夜趁大家都睡着的时候,开始铺贴新房子的地板的时候。
要说明的是,蓝,绝对是我见过的生活经历特别离奇的一个人,但是也绝对是一个金刚芭比的存在。
高考的时候,父亲病逝,高考自然失利,上了一间十八线大学。后来嫁给了一个台湾设计师。当她生下了儿子,在三岁的时候发现是个“星星的孩子”时,老公失踪了。
我们到现在都不知道她后来是如何遇到现在的先生的,这是个谜一般的故事。她重新又生了一个儿子,老大狂躁,但是现在的丈夫无比爱护,像一个圣人般。我应该这样说,不是像,而是确实就是。
女友没有上班,照料全家,研究自然疗法,做酵素,帮助周围的人调节身体和心灵。家里装修,地砖自己贴,墙自己刷,甚至墙上装饰的画也是自己在画。
只是,当她深夜里疲惫地连眼睛都睁不开的时候,她会好好泡上一壶茶,慰藉自己干渴的身体。
对她而言,茶,是鲜鸡汤。
03
双十一的时候,枫给父亲买了很多雪芽君的花茶。
枫的父母因为她家生意受挫,离开了居住了10多年的老房子,搬到了山上居住。
过去十分钟车程就能相见的亲人,现在枫去探望他们一趟,需要2个小时。但是,父母从来都没有怪责过她。
每次枫离开母亲家回到山下的时候,父亲总是要给她带上很多山上新鲜的蔬菜,那是枫和女儿一周的食物。
她觉得很温暖,不知道要如何努力去填补对父母的亏欠。所幸,山上空气绝佳,食物绝佳,和森林公园一墙之隔的他们,每天起来能呼吸到山下永远都呼吸不到的新鲜空气,枫的父亲的心脏病反而好了。
这是一个意外的,迫不得已的收获。酸涩却又带着甜蜜。
父亲喜欢打麻将,每天午饭之后,就要带着他的玻璃杯,泡上满满一壶茶去打牌。牌友都是些从山下到山上来疗养的过去的老友。
那个杯子一年四季都是一个品种,花茶,偶尔见到一些茉莉花瓣,还有一些参片和枸杞。这是他的四季标配,从来不变。
有一次,枫喝了一口父亲的茶,又苦又涩,差一点没有当面吐出来。她知道父亲有赶展销会的嗜好,在各种各样的展销会上,他总是能搬回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性价比,是他永远追逐的目标。
她知道父亲并不是心疼钱,只是几十年都习惯了。她的父亲的父亲,那个从南京来到重庆的老人,一辈子,喝的也是同样的花茶,泡着同样的参片,同样的枸杞。
这成了父亲的习惯,当一个习惯浸淫已久的时候,就成了骨子里的一种记忆。
杨绛先生回忆钱钟书先生时说:
“我们两人的早饭总是钟书做的。他烧开了水,泡上浓香的红茶,热了牛奶(我们吃牛奶红茶),煮好老嫩合适的鸡蛋,用烤面包机烤好面包,从冰箱里拿出黄油、果酱等放在桌上。我起床和他一起吃早饭。”
那个在我们的记忆中,总是生活在烟雾缭绕中的鲁迅先生,对故乡的圆炒青茶,也一直怀有深挚的眷恋之情。
小时候,他常给久卧在病榻上的父亲沏茶,所沏泡的正是圆炒青。每当父亲从他手上接过茶盏之后,总要端详好久,将那清馥的茶香一闻再闻,然后自言自语:“若能在林竹阴下,有一间小楼住住,看看书,喝喝茶,岂不倒也自在的多么?”
一从树阴,一间小楼,一本书,一盏茶。这便是活在鲁迅和他父亲的记忆中,和茶紧密相关的生活全部。
所有记忆中的茶香,都是和场景有关,和亲人有关。
后来,枫给父亲买了上好的花茶。这是在她现在的能力范围内,对父亲最深的爱了。过去,不管她买什么,父亲都要叮嘱说,不要乱花钱,孩子要上学,多留着点。但是,茶,是个例外。
枫知道,父亲理解了她。
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记忆,一次又一次的定格。而那些活泼的,欢腾的,恣肆的,放纵的,无忌的,或者坦荡的种种,慢慢沉底,在某一个时刻又重新浮现。
茶,对我们而言,其实,也不外乎如此。
悦己,悦人,悦心。
04
春天到了,又到了喝新茶的时候了。正在读书的你,是不是也要来一杯,悦人、悦己、悦心呢?
原产地茶叶采摘线路地图
茶语春茶季,将跟着春的足迹,带你走遍全国七大绿茶种植大省、12类名优绿茶产区,寻找非遗大师、名厂名家的手制/监制茶,以核心产地的开园茶/明前茶,为大家奉上春天的第一杯鲜爽,并用摄像机记录下这春的气息。
各原产地产区预计开采时间表
茶语网,是一个以茶为媒的东方生活美学平台,囊括茶类、茶器、香道等知识体系。此次春茶季所有采摘新茶均产自茶叶原产地与核心产区,由大师监制,原产地直发。长按识别二维码可了解详情。
此次春茶季预售价格亲民,远低于同类产品市场零售价,有些明星产品甚至低至4折。
↓点击
阅读原文
,拥有春天的第一杯茶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