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7日上午9点,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珠海)于国际交流中心国会厅隆重举行。
开学典礼现场
广东省律师协会副会长、珠海市律师协会会长田学东博士,珠海市律师协会副秘书长郑洁文女士,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董皞先生、米健先生,法学院院长梁迎修教授,法学院副院长、珠海校区法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袁治杰教授,知行书院副院长钱正荣副教授,法学院刘懿彤副教授、马建银副教授,珠海校区法治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宗卿副教授,珠海校区法治发展研究中心刘世强副教授、刘燕副教授、刘英俊副教授、莫杨燊老师,《湾区通讯》编辑尹疏雨老师,法学院教务秘书杨卓颖老师,法学院学生事务秘书咸雪茹老师,以及法学院珠海校区2024级一百余位新生同学参加典礼。典礼由袁治杰教授主持。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学典礼正式开始。首先,袁治杰教授向同学们讲解了北师大的悠久历史,而后隆重介绍并感谢了出席典礼的嘉宾,在场同学纷纷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
法学院副院长、珠海校区法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袁治杰教授主持
全体师生奏唱国歌
广东省律师协会副会长、珠海市律师协会会长田学东博士致辞。首先,田学东博士向加入北师大法学院“大家庭”的新生们表示热烈祝贺,他以个人律师职业生涯发展为主题,用五个关键词向同学们讲述了一名合格律师的必备要素。
第一个关键词是保密。他表示,保密是对律师的基本要求,律师的工作通常涉及隐私甚至国家机密,坚守保密底线是成为合格律师的第一步;第二个关键词是沟通能力。法律事件通常具有突发性,这要求律师养成及时沟通的习惯,同时提示同学们在学业上也要做到与老师同学进行有效沟通;第三个关键词是专业。他表示同学既要深耕法律专业知识,也要在学习、实践中了解其他专业业务;第四个关键词是社会活动。“一名成功的律师一定是一位合格的社会活动家”,因此他希望同学们在校内踊跃参加社会活动、锻炼社交能力;第五个关键词是感恩。感恩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同学们应常怀感恩之心。
最后,田学东博士呼吁同学们在学校中应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在法学征途上勤学苦练,在未来踏上社会肩负家国使命之际,能够像“黑神话悟空”一样,直面天命再出发!
广东省律师协会副会长、珠海市律师协会会长田学东博士致辞
在校生代表江若诗同学分享了自己在法学院学习生活的感悟,分别是:恪守规则、拥抱法的思维,脚踏实地、实践出真知,保持好奇心、学习永无止境,保持谦逊、追求真实与真诚。她表示要和师弟师妹们一起成为拥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高尚道德情操以及扎实法学功底的高素质法律人才。
在校生代表江若诗同学发言
新生代表吴昊同学以电影《第二十条》为引,表达了选择法律即选择承担维护社会正义和建设法治生态的责任。作为新生代“京师法律人”,在未来的道路上,同学们都应夯实基础、学以致用,用知识开拓更广阔的天地;应强健体魄、砥砺意志,以积极乐观的身心应对前进途中的压力与挑战;更应牢记法律人初心,敢于担当、勇于担当,为国家的法治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生代表吴昊同学发言
教师发言代表马建银副教授从三个层面向同学们解读了“法律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是我们生活世界的基本架构”。
首先,马建银副教授指出,法律是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的人群世界观的集中体现。因此同学们在学习法律时,应具备全球化的格局和国际视野;第二,法律不仅是在课堂里学习的“知识”,还包括生活中的实践。他鼓励同学们要了解法律条文的背景、讲好法律故事;第三,法律是人制定的,也是针对人的。他表示法律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本质也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同学们应注意社会能力的培养。
最后,马建银副教授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切身感悟这句话的深刻意义,并祝愿大家能在南国北师、在法学院度过美好的时光。
教师代表马建银副教授发言
法学院院长梁迎修教授对新生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以“不断提升自我、敢于尝试创新”为题寄语法学院新生。
梁迎修院长表示,目前中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阶段,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保障和重要内容,中国的法治建设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身处大湾区经济带,沐浴改革创新之风,同学们应努力提升自身价值、保持差异化优势,才能在就业市场脱颖而出。梁迎修教授鼓励同学们要敢于寻找新的机会,不能把目光局限于法院、检察院、律所等传统法律职业单位。同学们就读于法学院珠海校区,本已具备多重专业背景优势,他鼓励大家充分发挥优势,将自己打造成高素质法律人才,未来在更广阔的领域寻求就业机会,为全面依法治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梁迎修教授嘱托同学们要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直面挑战、砥砺前行,祝愿大家在美丽的南国北师珍惜校园时光,收获累累硕果。
法学院院长梁迎修教授寄语
最后,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珠海)在悠扬的校歌声和朗朗的校训院训声中圆满结束。来自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怀揣着对法学的热爱,在这座美丽的南国北师校园相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同学们应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为处世准则,秉持“德育英才,法行天下” 的院训精神,肩负“京师法律人”的责任担当,为中国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全体师生奏唱校歌
全体师生诵读校训、院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