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史料搬运工
人事终变,天道能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四川日报  ·  孙颖莎,冠军! ·  14 小时前  
四川日报  ·  张兰名下公司均已吊销或注销 ·  昨天  
四川发布  ·  全国首个!涉高速公路管理 ·  昨天  
四川日报  ·  突发!美国一架飞机失联 ·  2 天前  
掌上春城  ·  云南9家公司拟上市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史料搬运工

我个人印象比较深的一些好书

史料搬运工  · 公众号  ·  · 2024-02-08 17:19

正文

分享个小书单,祝大家新年快乐。

大体来说,这个书单主要基于我个人的阅读偏好,其主题始终围绕着“转型”二字,即“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这里的我们,主要是政治、文化意义上的我们。自晚清被迫融入世界、遭逢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来,转型问题已困扰此域百余年,迄今仍 布迷思。如果将时代视为一艘夜航之船,那么历史不过是一条条身后的旧水道,自是远不足以给夜航船指明前行的路径。但,阅读历史毕竟有助于廓清来路(至少有助于廓清哪类水道不通),有助于让夜航船更准确地界定其当下所在的坐标,也有助于重塑关于路径选择的方法论。反思过去才能期许未来。

————

1.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许宏)

抛开传世文献,抛开后世建构起来的民族主义话语,不再纠结二里头遗址是不是夏都这类问题,仅由审慎的考古学来展示早期中国。

2.战国歧途(刘勃)

嗯,歧路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3.秦砖:大秦帝国兴亡启示录(刘三解)

吾友刘三解极善于从制度史切入,去重构历史的真实运作逻辑。

4.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李开元)

5.两汉思想史 (徐复观)

我有个偏见:喜欢儒学的朋友可以多读点徐复观先生的著作,少读点钱穆。徐先生对传统的解析与批判有助于我们走出洼地,钱穆先生的东西却很容易被权力拿去为不合理的现实做历史文化层面的背书。

6.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张向荣)

王莽不止出现了一次,而是出现了无数次。

7. 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阎步克)

有助于理解周秦之变,有助于读懂中国的“专制官僚政治”,阐明了隋唐的制度血脉来自北朝而非南朝,即“中古时代,是经由北朝而走出中古、走向隋唐盛世的;对魏晋南北朝这个政治低谷,北朝构成了它的历史出口”。通俗点来说就是:秦制更深重的北朝战胜了秦制不那么深重的南朝,然后将这套制度又传承给了隋唐两宋。

8.宋代城市研究(包伟民)

9.明季党社考(小野和子)

“朋党误国论”可以休矣。

10.康熙盛世与帝王心术(姚念慈)

11.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杨启樵)

帝王乃天下之大害。自命雄才大略且以勤政自诩的帝王尤其有害。

12.权力的毛细管作用(王汎森)

专制权力对社会的最大伤害不是那些血淋淋的杀戮与冤狱,而是对人的异化。比如让民众普遍陷入条件反射式的自我审查,乃至主动遗忘乃至美化暴政。这些异化会降低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也会降低整个社会的智力水准。

13.太平天国史(罗尔纲)

没有新的思想资源输入,没有新的外部环境出现,历史的路径依赖会一遍又一遍反复发生。

14.天朝的崩溃(茅海建)

15.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茅海建)

16.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茅海建)

茅先生是学习研究晚清史绕不开的重镇。这三本书里,《天朝的崩溃》最好都,我最喜欢的则是《康有为〈我史〉鉴注》。对关心晚清史,尤其是关心晚清改革史的朋友来说,阅读《鉴注》有助于摆脱旧说的深重污染,触摸到晚清政治改革的真实脉搏。

17.地方督抚与清末新政:晚清权力格局再研究(李细珠)

18.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柯文)

19.钦定、协定与民定:清季制宪研究(彭剑)

20.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张朋园)

21.梁启超与民国政治(张朋园)

22.洪宪帝制外交(唐启华)

23.中国近百年政治史(李剑农)

24.宋案重审(尚小明)

25.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

理解清末新政及民初政治的几本好书,其中《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尤其好。另外,如果要推荐一本针对历史疑案展开考据、以挫败种种坊间阴谋论的代表作,《宋案重审》是我的首选。其令人赞叹之处有三。一是广泛占有资料,史料收集之充分令人咋舌。二是针对史料的讨论与证明极为克制得体,结论极中肯,使人信服。三是视野不局限于刺杀案,而是以翔实材料还原了宋教仁在民国初年的政治活动及相关遭遇,重构了一幅以宋教仁为核心的民初政治图景。本书虽以考据宋教仁之死的真相为核心,实际上极有助于重新理解民国初年的政治转型。

26.党员、党权与党争(王奇生)

27 .革命与反革命(王奇生)

28.张力与界限:中央苏区的革命(黄道炫)

29.当兵: 华北根据地农民如何走向战场(齐小林)

30.中间地带的革命: 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杨奎松)

31.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杨奎松)

一些关于国、共问题的好书。其中的《张力与界限》,在我看来是了解中央苏区的历史史,了解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如何运作,了解苏区百姓生活状况及苏区革命成因,乃至于理解长征与一九四九后诸多历史的必读之作。《中间地带的革命》则跳出传统叙述,将中共的行为放置在世界大环境下重新审视,尤其是放置在苏俄革命、二战以及战后国际博弈的背景下,去重新理解中共何以能够夺取政权。

32.国难期间应变图存问题之研究(刘维开)

33.找寻真实的蒋介石系列(杨天石)

34.剑拔弩张的盟友:太平洋战争时间的中美军事合作关系(1941-1945)(齐锡生)

35.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邓野)

一些主要围绕抗战这个主题、以国民政府为侧重展开研究和叙述的好书。

36. 中国关税沿革史(莱特)

关税制度影响中国近代转型甚巨,莱特此书虽然出版很早,但仍是理解近代中国的必读书,没有替代品。

37.无奈的选择:冷战与中苏同盟的命运(1945-1959)(沈志华)

38.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张素华)

39.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 (1968-1980)(潘鸣啸)

40.人有病,天知否(陈徒手)

41.中国农民反行为研究(1950–1980)(高王凌)

一些研究一九四九之后历史的好书。十多年前读《 中国农民反行为研究 》时感慨极深。高先生这本书的主题是:当民众没有任何力量来参与政策的制定,也没有任何力量可以约束官权力时,他们该怎么办?他们还能通过哪些办法来规避伤害?“反行为”这个词在有些学者那里可能等同于“被统治的艺术”。其实只要读过高先生这本书,就会知道根本不存在什么“被统治的艺术”,被统治者只有两害相权取其轻(而往往还不可得)的无奈,他们的行为里没有美、没有智慧,更没有艺术。

42.苏联史五卷(姚海等,原定九卷本,估计不可能出全了)

43.日本三部曲: 《国家的启蒙》《国家的歧路》《国家的重生》 (马国川)

44.倒转红轮:俄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回溯(金雁)

一些他山之石。我读世界史不多,主要原因是英语能力有限,不足以阅读英文学术原著,更不可能读得懂他国史料(理解史料不是认识文字就够的,海外汉学家也常常掉进误读中文史料的深坑),所以有回避心态。这个要改。大体而言,我觉得 理解近代中国与当代中国有两面镜子。一面是苏联,另一面则是日本。比如说二战期间的日本并非没有明白人,只是明白人早已被畸形的体制压制,无法讲良心讲真话。一个无法 讲良心讲真话的国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四川日报  ·  孙颖莎,冠军!
14 小时前
四川日报  ·  张兰名下公司均已吊销或注销
昨天
四川发布  ·  全国首个!涉高速公路管理
昨天
四川日报  ·  突发!美国一架飞机失联
2 天前
掌上春城  ·  云南9家公司拟上市
3 天前
婚姻家庭那些事儿  ·  婚姻里,女人更应该成全自己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