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30的免疫组化染色对于使用靶向CD30的ADC药物治疗淋巴瘤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尚无标准化的CD30染色方案。
本研究比较了三个常见的自动化免疫染色平台(Leica Bond III、Dako Omnis和Ventana BenchMark ULTRA)的CD30染色性能,并尝试标准化这些平台之间的染色结果。
标本:
使用了62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3例霍奇金淋巴瘤(CHL)和1例扁桃体的甲醛固定石蜡包埋(FFPE)样本。
平台和抗体:
VENTANA BenchMark ULTRA平台使用一抗是罗氏诊断的Ber‐H2,检测系统使用了Ventana OptiView DAB IHC检测试剂盒;Leica Bond III平台使用一抗是安捷伦Ber‐H2,检测系统BOND Polymer DS9800;Dako Omnis平台使用一抗是安捷伦Ber‐H2,检测系统用了EnVision FLEX和EnVision FLEX + Mouse LINKER。
验证:
每个样本由两名病理学家评估,并根据CD30阳性率分为六组(<1%,1%至<5%,5%至<10%,10%至<20%,20%至<50%,≥50%)。对于每个病例,将Dako和Leica平台中的CD30阳性率与Ventana平台的阳性率进行比较,以确定一致性率。此外,设置了五个水平的阈值(1%,5%,10%,20%和50%),并检查了基于每个阈值的阳性和阴性的一致性率。
染色条件确定:
在Dako平台上,引入链接剂的增强步骤后,染色强度和阳性率有所提高。
Figure1: CD30 IHC staining in tonsilitis using clone Ber‐H2 (60x diluted, 3.13 µg/mL) by four different protocols.(a) Dako Omnis without a mouse linker; (b) Dako Omnis with a mouse linker; (c) Bond III; and (d) Ventana BenchMark ULTRA
小样本的比较:
在6个病例中比较了不同稀释倍数下三种平台的染色性能。
- 发现除了间变大细胞淋巴瘤外,随着一抗浓度的降低,染色强度和阳性率趋于下降。
- Bone III平台的一抗稀释200倍和400,以及DAKO平台的一抗稀释100倍和200倍,与VENTANA的结果具有可比性。
大样本验证:
在60例PTCL病例中(ATLL, 30 cases; AITL, 10 cases; ALCL, five cases; PTCL‐NOS, 15 cases) 验证了五种染色方案(VBMU、B III 200倍、B III 400倍、DO 100倍和DO 200倍)。
- 在不同的平台和抗体稀释倍数下,CD30表达的一致率会因抗体稀释倍数而有所差异,VBMU、B III 200倍、DO 100倍组合显示出最高的一致性率(85%),而VBMU、B III 200倍、DO 200倍组合的一致性率最低(68%)。
- 在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CL)中一致性较高,但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一致性率仅为60%。
表 1根据不同一抗浓度的三个平台间CD30表达一致的病例数量和百分比
-研究者比较了不同染色方案与VBMU在CD30阳性组中的一致性。他们发现,使用Bond III 200倍稀释的方案在检测CD30阳性时比VBMU更敏感,也就是说,它可能检测到更多的阳性病例。相反,Dako Omnis 200倍稀释的方案在不一致的病例中比VBMU敏感性低,意味着它可能漏掉了一些VBMU检测为阳性的病例。
表2:与Ventana BenchMark ULTRA相比,不同协议下CD30表达水平不一致的病例数量
-在三个平台和不同稀释条件下,当cutoff分别为1%和10%时,VBMU、B III 400倍稀释和DO 100倍稀释的组合显示出100%和97%的良好一致性。其他染色方案组合在所有病例的比较中也通常显示出超过90%的一致率,如表3。
表3 根据不同一抗的三个平台间CD30表达的阳性和阴性一致率
标准化的重要性:
研究强调了在不同自动化染色平台之间实现CD30染色结果的一致性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