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资家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知名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平台聚集数百万优秀创业者、资深PE/VC、投资银行家、上市公司及实业高管、专家学者等,致力于构建起资本、产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与生态服务体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超级数学建模  ·  不到4折!KAYANO ... ·  昨天  
超级数学建模  ·  埃里森放话“48小时AI定制癌症疫苗”:是颠 ... ·  2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限时领 |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投资家

中国最狠“宫斗”公司,又去IPO了

投资家  · 公众号  ·  · 2024-06-05 20:24

正文

一家医疗明星公司,又去 IPO 了。

作者 | 王思琪

来源 | 投资家(ID:touzijias)


一家医疗明星公司,又去 IPO 了。

投资家网获悉,“中国最大线上慢病管理平台” 方舟云康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方舟云康)正冲刺港交所 IPO 。然而,方舟云康的 IPO 征程,命途多舛,算上 2022 11 月、 2023 6 月两次递表,方舟云康已第三次寻求港股 IPO 慢病,是全球医疗极具商业前景的方向。其中,中国慢病市场增长迅猛,分析机构预计, 2030 年,市场总规模将超 15 万亿元。

方舟云康,便是较早布局 慢病的平台,并服务于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等疾病患者,线上拥有超 4000 万注册用户及 21 万名入驻医生。正是庞大的用户体量赋予了 方舟云康“ 中国最大线上慢病管理平台 ”的底蕴。可这家公司在近年发展中备受争议,不乏“ 诡秘”色彩。

诡秘”的点是,方舟云康对外强调坚持数智化慢病管理模式,以 H2H (从医院到家庭)智慧医疗业务生态体系为核心,通过数据、 AI 等前沿技术,构建“慢病管理服务闭环”。但它们却严重依赖“线上卖药”,且深陷亏损泥潭不能自拔,股东更是“宫斗成瘾”。

以上种种,无疑给 方舟云康的第三次 IPO 之旅,蒙上阴影。

“慢病,是全球医疗最折磨人的顽疾。”
因为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慢病蜕变成了 极具商业前景的方向。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 慢病管理是医疗健康热门赛道,涉及患者、医生、护理人员、药师、医院、互联网平台、器械供应商等等,他们促成一个充满“钱景”的服务市场。
由此,慢病管理也是全球各类龙头、独角兽、公司切入的领域。国内,上游供应商、慢病管理服务商云集,包括鱼跃医疗、复星医药、卓道医疗、京东健康、科大讯飞、平安健康、阿里健康等都在攻城略地。今天文章的“主人公”方舟云康,就是锁定慢病 管理的一份子。
不过, 方舟云康的创业经历要分两个故事来讲。 第一个故事,即流传较广的公开资料,“方舟云康 2015 年成立,公司由行政总裁谢方敏掌舵。”他是,“医药互联网风云人物”、“中国连锁药店十大魅力人物”。创立方舟云康之前,谢方敏在百度任职,为互联网资深人士。
按着公开资料, “谢方敏是在求学深造时,发现了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的巨大空白,打造了方舟云康的运营模式与理念。” 在谢方敏的带领下,“方舟云康专注慢病管理服务,逐渐为用户提供专业、合规的医疗健康咨询,让用户在更多领域感受到健康的重要性和美好。”
得知方舟云康成立,资本纷纷赶来,公司在 2015 年就收获了一笔融资。前前后后完成 6 轮融资,合计拿到 1.83 亿美元,投后估值约 14 亿美元。也是在此期间,方舟云康发起了向港股 IPO 的冲刺。 2022 11 月,方舟云康第一次港交所递表,当时引发媒体关注,网上出现一些“谢方敏创业类、观点类内容”。毕竟,是 “中国最大线上慢病管理平台”要去 IPO 可很快不了了之。 2023 6 月,该公司再次向港交所递表,结果以“失效”告吹。
两次发起港股 IPO 的失利,不禁令外界对方舟云康产生了更大的好奇。 在无比“内卷”、强者林立的慢病管理赛道,方舟云康究竟靠什么杀出重围,它们身上藏着多少谜团?

为何说方舟云康藏着谜团?
在于上面的内容只是第一个故事,公司透着“ 诡秘”。
天眼查 APP 上,搜索方舟云康,涌现出了一批关联公司,有超 20 条信息。这些关联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多数是谢方敏,公司成立时间范围是集中在 2019 -2023 年,方舟云康香港注册公司 Fangzhou Inc. 的成立时间是 2021 年,显然与网上流传的公开资料,有些出入。
唯一能对上“ 2015 年成立”信息的公司名叫广东方展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谢方敏。看得出来, 方舟云康是一个“新名字”。谢方敏一直想办法用“新名字”去香港上市。
百科里,谢方敏的身份是方舟健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方舟健客互联网医院院长。提起方舟健客,慢病患者应该熟悉。 方舟健客最早起源要追朔到 2009 年成立的“健客网”。
“健客网”的出现,曾被认为是“医疗界的阿里巴巴”、“互联网药品零售电商先驱”。
本着“让每个人更健康”的使命,“健客网”迅速积累了大量注册用户,立志要做到“慢病管理全覆盖”。 2009 -2015 年,踏着互联网红利的“健客网”意外错过 VC/PE 、产业资本青睐,直到 2016 年,它们才成功拿到一笔 1 亿美元 A 轮融资。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兴盛,“健客网”仿佛消失,取代它的是“方舟健客网上药店、健客医院、健客医生等方舟健客系 APP ”。
故事聊到此处, “健客网与方舟健客系 APP ,理论上是迭代关系,互联网过渡到移动互联网。”现实是,两个平台有段鲜为人知的过往,复杂“ 诡秘”, 也为第二个故事拉开序幕。
百科里,“健客网”、方舟健客介绍高度相似,均秉承“让每个人更健康”的使命。不同的是,成立时间与股权关系, 方舟健客的老大是谢方敏,“健客网”的老大名叫苏展。
“健客网”的载体广东健客医药有限公司,名震一时。一方面,公司获得高特佳、火山石资本等知名 VC/PE 融资;另一方面,“健客网”创始人苏展制造了“轰动互联网的宫斗事件”。
2019 7 月,苏展带着管理人员、助理、律师和 10 多名保安前往“健客网”,当场罢免谢方敏一切职务。这场“宫斗”,最终以苏展让警方刑拘落幕,“健客网”就此沉寂。
可这件事没有结束。 2021 6 月,苏展被取保。 2023 7 月,免予刑事处罚。 苏展并未忘记“健客网”二股东谢方敏,他“时不时就想夺回失去的一切”、反击谢方敏。
难道,这是个“老二赶走老大,掏空公司优质资产,另起炉灶,复制老大模式上位,再谋求 IPO 财富爆棚的大戏?”电视剧里的情节恐怕都没有方舟云康第二个故事精彩。

“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那么,苏展与谢方敏是怎样斗起来的?
这要追朔到 2011 年,苏展为了扩大广东健客医药有限公司的综合实力,引入了互联网资深人士谢方敏,后者在 2015 年又喊来了刚从拉手网离职的周峰加盟。两位互联网资深人士的背书,打开了“健客网”通往融资的大门,伴随一轮轮融资进入,“健客网”异军突起。
VC/PE 投资,很大程度是奔着两位互联网资深人士而来 它们参与管理、投票十分侧重谢方敏的“意见”,久而久之,苏展话语权越来越弱,谢方敏成了公司内部说话有分量的人。
在投资方的建议下,“健客网”在开曼群岛注册公司 Yunyi Inc. 给未来美股 IPO 铺路。但在股权比例分配上,苏展极为不满,他失去了 Yunyi Inc. 的绝对控制权,谢方敏上位。
双方矛盾激化是在 2019 年的一次定期战略业务审查中,“苏展想密谋夺回优质资产”。“由马昊志的亲戚及苏展的长期业务合作伙伴成立、持股的一家经营实体,与 Yunyi Inc. 发生一系列商品交易,该经营实体兼具公司供应商及客户身份。”损害了股权利益。
苏展不服,他认为,“谢方敏拉着投资方,鸠占鹊巢,用所谓的美股 IPO ,踢创始人出局。” Yunyi Inc 当即免除了苏展董事职务,气不过的他,上演了“轰动互联网的宫斗事件”。
苏展进去时,谢方敏在干嘛?他手握大权,重新包装,与过去说拜拜。 这就解释了方舟云康的成立以及谢方敏在 2019 -2023 年集中注册了一批跟方舟云康相互关联公司的缘由。
2022 11 月,方舟云康第一次踏上港股 IPO 征途。经过多年发展,方舟云康旗下方舟健客系平台,拥有 3090 万名注册用户, 但公司的经营能力,并没有因“换了老大”扭转乾坤。招股书显示, 2019 年、 2020 年、 2021 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 3.03 亿元、 11.6 亿元、 17.59 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 -1.3 亿元、 -0.9 亿元、 -3.04 亿元,三年累计亏掉超 5 亿元。
具体业务上,方舟云康有三个板块:综合医疗服务、线上零售药店服务、定制化内容及营销服务。综合医疗服务是携手医生为患者提供线上诊断、开具处方;线上零售药店服务是向患者提供药物、医疗保健产品、医疗器械等;定制化内容及营销服务是为医疗公司、医药公司提供广告营销服务。 2021 年,方舟云康线上零售药店服务收入占比达到 57.5%
也就是说,搞来搞去,赶走苏展的谢方敏还在吃平台“老本”。
当年“健客网”就在琢磨“卖药”,方舟云康辗转腾挪混到 2021 年,仍依赖“线上卖药”。

关键,“线上卖药”赚不到钱。
有趣的是,方舟云康第一次 IPO 次月,被取保的苏展来了一波反击。他将谢方敏告上法庭,称其损害公司利益,受理方广东省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一边招股书业绩难看,一边苏展找麻烦。紧接着,方舟云康第一次港股 IPO 不了了之了,它们在 2023 6 月第二次递表。
而在前一个月,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开庭公告,苏展状告谢方敏及关联公司,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各种麻烦叠加,招股书失效,方舟云康第二次港股 IPO 折戟。
谢方敏这边,越挫越勇,誓要把公司带到港股 IPO 2024 年,方舟云康第三次递表,公司对外宣传上,融入了全球风口元素, 通过数据、 AI 等前沿技术,构建“慢病管理服务闭环”。截至 2023 年底,健客平台拥有约 4270 万名注册用户、 21 万名入驻医生。
经营层面, 2021 年、 2022 年、 2023 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 17.59 亿元、 22.04 亿元、 24.34 亿元, 对应净利润分别为 -3.04 亿元、 -3.83 亿元、 -1.97 亿元,三年累计亏近 9 亿元。
第一次递表,方舟云康是三年亏掉超 5 亿元,等到了第三次递表,三年亏掉了近 9 亿元。几年下来,健客平台的 注册用户增长超 1000 万名,增大了营收规模,却“增收不增利”。
2023 年,方舟云康线上零售药店服务收入占比 53.3% 尽管,递表两年, 方舟云康的“线上卖药”收入占比有所收缩,公司强化了 慢病管理定位,大搞智慧医疗,反复提及 H2H 理念,要借科技驱动医疗服务,可实际它们始终 无法跳脱,互联网药品零售电商的本质。
加之供应链完善的 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美团等互联网龙头涉猎,进一步压榨了方舟云康的“钱景”空间。数据显示, 京东健康 2023 年营收 535.3 亿元,净利润 41.4 亿元。 阿里健康 2023 年营收 267.63 亿元,净利润 5.34 亿元。 京东健康、 阿里健康已占领大部分市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