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名为《华北地区发现170000平方米超级工业污水渗坑》的图文报道引发关注,文章称河北和天津均有大面积工业污水渗坑污染问题。从航拍照片来看,污染程度让人触目惊心。大片大片黑、红、黄色的工业废水废渣,俨然已经是一个有色的湖泊。
据了解,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南赵扶镇的两处污水渗坑面积大约20万平方米,接近30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该情况被曝光后,环保部与当地政府组成联合调查组,并对相关问题挂牌督办。
4月19日,微信公号“两江环保”发布消息称,在河北、天津等地发现超大规模的工业污水渗坑,这批渗坑面积大,存续时间长,或已对当地的地下水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位置: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南赵扶镇
面积:约17万平方米
状态:废水呈锈红色、酸性
位置: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南赵扶镇
面积:约3万平方米
状态:废水呈锈红色、酸性,由于存放时间长,已大量渗出。
位置:天津市静海区西翟庄镇佟家庄村
面积:约15万平方米
状态:渗坑废水为锈红色,酸性,废水PH值约为1。
“两江环保”称,在过去的调查中,
河北黄骅、沧州、石家庄等地都发现了大量的渗坑,涉及化工、皮革、金属加工等行业
,对当地的地下水、土壤都造成了长期且重大的污染。
针对河北、天津的污染渗坑问题,
环保部一天之内连发三文作出回应
,表示已会同当地政府展开现场调查,结果显示,
渗坑污染问题基本属实
。
随后,联合调查组要求河北、天津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立即对渗坑水体、土壤及周边地下水开展监测,并加快治理进度。
环保部将对相关渗坑污染问题挂牌督办。
目前,廊坊市、大城县已对相关责任人停职处理。
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局长田为勇表示,环保部正在组织全国土壤问题详查,“
针对此类问题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绝不姑息。
”
据河北大城县政府反映,
两处渗坑分别为原南赵扶砖厂渗坑和原化肥厂渗坑。
2013年曾发生废酸违法倾倒事件,导致坑内存水及土壤受到污染,
县公安局对该案立案并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从2014年起,大城县组织相关单位分别对两处渗坑污染水体进行了治理,但
几次出现反弹,治理工作一直未完成
。2016年底,大城县政府将两个渗坑治理工程列入2017年重点工程,预算3848万元。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南赵扶镇
天津静海区回应称,报道所指渗坑,实际位于静海区唐官屯镇佟家庄村,为上世纪70年代初砖瓦厂取土形成。
由于历史原因,
静海区的产业以黑色、有色金属加工为主,部分坑塘被污染,多为倾倒废酸或偷排污水所致。
关于佟家庄渗坑治理工作,静海方面透露,于2014年就已开始启动,工程总投资1072万元,11月竣工并通过验收。2016年下半年,静海区环保局巡查发现,
该渗坑污染出现反复。
目前,施工单位已经入场正在加紧施工。
天津佟家庄
为何
渗坑
这么难治理,并反复出现?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表示,一是因为
大部分在农村,不像城市这么紧迫,很多搁置了起来
;二是因为
很多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当年制造污染的企业已经不复存在了,而政府出钱治理则“心有余而力不足”。据悉,如果污染较重,1立方米的治理成本可能高达2000元至3000元。
“渗坑”专业的叫法是蒸发塘,建设部曾明确发文,禁止使用蒸发塘,污染必须要经过处理才行。但
化工废酸、废盐属于危险废弃物,处置成本非常高,需要上百万元。而企业的违法成本又非常低,即使偷排被抓到,罚款也只有十几万元,所以偷排的概率非常大。
专家称,蒸发塘中这么多的高浓盐废水,绝对不会是一个厂家就可以完成的,肯定是附近工业园区的集中排放。
据检测,天津静海渗坑中的污水PH值为1-2。专家表示,PH值1意味着水质已经严重酸化,一般正常的水质应该是弱碱性,PH值在7-8左右。
强酸对土地的侵蚀特别严重,如果污染到地下水,将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河北大城县南赵扶镇扶村村民表示,“
打井8米左右,出来的水都是红色的
,浅层水全被污染了,我们只能吃深层水,很多人家干脆买桶装的纯净水喝。”还有村民称,
2015年曾有村民用砖厂渗坑中的水浇玉米,结果玉米全死了
。
除了水质,村民们也察觉到空气的异样。“
每到阴天,空气中的异味就相当大,始终散不出去,尤其在夏天最严重。
”
据北青“深一度”报道,最近七、八年,村民们开始发现,村里得各种癌症的人越来的越多。“
这些年村里死人,70%都是因癌症死的。
”村民张老汉说,他的弟弟就在54岁时死于食道癌。
2015年秋,孙少锦现年72岁的老伴孙金凤被查出患有中晚期肺癌。如今孙金凤仍在大城县接受治疗。与她相隔数间的病房里,则躺着同村同患肺癌的陈老太。
更有甚者,一家人中就有三、四位亲人患上癌症。
在南赵扶村周边水塘钓鱼的41岁的王先生介绍,他妻子生活在南赵扶村的叔叔、姑姑及姑姑的儿媳,均被查出了肺癌、肠癌等癌症,“生命垂危”。
“从今年春节到现在,已有五、六个人因癌症而死。”马金才说,自己的大哥、二哥、二嫂和三哥生前都患有癌症。村内癌症高发,村民们为此纷纷怀疑,与村内污水渗坑有关。
让村民们更担心的是,
村内的癌症发病率似乎正在攀升——“村里30多岁得癌症死的有好几个。”
村民张红旗的妻子在去年因子宫癌去世,卒年40多岁,还留下一个10多岁的儿子。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夏青表示,如果污水来自皮革企业,其中还会含有六价铬、镉等重金属,高盐、高酸,危害比钢铁企业更可怕,其中
六价铬可能致癌,对人体有慢性毒害作用。
但是,夏青表示,
这些工业污水是否能够污染到当地的地下水,还要看这些水坑的渗透能力。
到底是纯粹意义上的以渗为主的“渗坑”,还是蓄积没有处理的工业污水的污水库?污水库也可能污染地下水,但影响程度要比渗坑轻微的多。
“
华北地区,包括北京、保定、廊坊、天津等地,都是容易下渗的沙壤土。如果没有加衬砌和防渗膜的话,肯定会下渗。
”环保专家彭应登说,可以通过抽水采样,以判断地下水是否受到污染,污染范围有多大。
大城县县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4月19日,廊坊市环境监测站分坑采集了14个水样,目前,正在化验当中。
县政府称,渗坑周边百姓健康未受到影响。
早在7、8年前,天津等地就曾经发现有很多工业渗坑,尤其是乡镇一级比较多。
公开信息也显示,2013年河北省曾经对“渗坑”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全面排查全省境内的渗坑水质及纳污情况。同一年,
天津也将90多个存贮工业废水渗坑塘列为治理重点
,通过“关、停、迁、治”方法,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
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检索发现,
2013年8月至2017年3月,一共有1369个与“渗坑”相关判决,其中有433起案件由河北省法院判出,占了总数近三分之一,
数量远超其他省份。而其他20多个省份也都有出现过“渗坑”判决,大部分都与水污染有关。
数据显示,
2016年全国五类案件22730件,同比上升93%。
其中按日连续处罚案件共1017件,同比上升42%,罚款8.14亿元,同比增加43%;查封扣押案件共9976件,同比上升138%;限产停产案件共5673件,同比上升83%;移送行政拘留共4041起,同比上升94%;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2023件,同比上升20%。
河北、天津污水渗坑被曝光后,全国各大媒体纷纷发表评论,呼吁加快治理环境污染的步伐。
水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有人说,还得接受“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官,治官先治人”的铁腕治污道理。有必要问一问:这组惊动了环保部的照片,地方部门究竟是什么个态度?而
这些渗坑的背后,更须严查有无失职渎职的魅影。
越来越大的渗坑,隐喻着路人皆知的“源头疑问”:坑既然治不好,控制源头倾倒也那么难吗?
一方水土一方人。水土病了,人能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