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C Berkeley
)于
2014
年
9
月
7
日
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创建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singhua-Berkeley Shenzhen Institute, 简称TBSI),面向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联合高校、政府和企业界开展跨学科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
学院网址:
http://www.tbsi.tsinghua.edu.cn/
一、
合作导师简介
1、康飞宇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
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广东省引进首批海内外创新科研团队“能源与环境材料”国际创新团队带头人,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会士,
TBSI
首席科学家、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中心主任、纳米能源材料实验室主任。康飞宇教授主要从事新型碳材料和能源与环境材料研究。他先后承担了国家
"
八五
"
十五
"
科技攻关项目,
2
项国家
863
项目,
2
项军工科研项目,
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
Science
、
Nature
、
Nature
Materials
等期刊发表论文
500
余篇。获
2017
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目前拥有
139
项中国发明专利,
17
项美国等外国专利和
19
项
PCT
专利,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
500
余篇
SCI
论文。进入
ESI
全球材料科学、工程学领域前
1%
科学家行列,
H
指数为
55
,
SCI
他引
10238
次,近五年有
24
篇论文入选
ESI
数据库高被引论文,在国内外炭材料和储能材料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2、吴军桥博士,伯克利加州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研究员,
TBSI
首席科学家、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中心副主任,教育部第十四批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主要奖项:伯克利奖、
Ross N. Tucker
奖、美国国家基金会
Career
奖、美国能源部
Early Career
奖、
2013
年美国总统青年科学家奖(
PECASE
,美国政府授予青年科学家的最高奖项)、
2015
年北京大学优秀校友奖、
2017
年
Bakar Faculty Fellows
。吴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半导体与纳米材料科学技术,强关联电子材料的低维效应、纳米尺度的相变,以及半导体复合材料的热电性能和光伏性能。迄今在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超过
200
篇论文,总被引用超过
12000
次。拥有多个太阳能和微电机等方面的专利。
3、韦国丹博士,清华
-
伯克利深圳学院(
TBSI
)
纳米能源材料实验室助理教授和特别研究员,入选
2017
年第十三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青千)。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原子层沉积技术(
ALD
)与新型储能电池、低维有机
/
无机材料异质结和光电材料与器件等。目前发表高质量文章
23
篇包括
Advanced Materials
,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
ACS Nano
,
Nano Letter
等,
SCI
引用次数超过
1600
次,
H-index
为
15
。已申请美国多个专利。
二、研究方向
纳米材料与能源存储、转换领域的功能器件应用,研究兴趣包括:
1.
低维纳米材料和异质结构;
2.
高效光电能量转化及器件性能优化;
3
、高导热材料和材料微观尺度传热的研究;
4
、材料模拟与器件性能计算
三、
申请条件:
1)具有物理、化学、材料学、电子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应聘者应具有良好的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材料学背景。
2)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富有团队合作精神、热爱科学研究、具有严谨科学态度、且可以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
3)具有良好英文水平,在知名刊物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
3
篇以上高质量学术论文。
四、科研支持及相关待遇:
TBSI和实验室将为博士后人员提供良好的办公场所、实验设备、科研项目等支持,将为博士后人员提供良好的个人职业发展机遇,鼓励博士后作为负责人申请各类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市各级项目。
TBSI
博士后的科研工作由清华大学和
UC Berkeley
双方合作导师共同指导,在深圳和
Berkeley
两个基地开展研究。根据工作需要,博士后有机会前往
UC Berkeley
开展研究工作。
1)学校将为博士后人员提供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根据资历和个人学术情况,薪酬为税前年收入
30
万元,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a)工资
(
税前
)7000
元
/
月,其中基本工资
4500
元,岗位津贴
2500
元;
b)TBSI博士后津贴(税前)
10
万元
/
年;
c)中期、出站考核合格的博士后,可按规定申请深圳市博士后生活补贴
(
免税
)12
万
/
年。
2)TBSI提供两年共计
1.5
万元的科研补助,支持博士后自主开展各类科研和学术活动;
3)博士后出站后留深从事科研工作的,可申请深圳市三年共计
30
万元的科研资助,符合条件的可认定为深圳市高层次人才或孔雀人才并享受相应人才待遇;
4)按照博士后进站时的房源情况,学校为博士后提供优惠租房,在房源紧张的情况下,博士后需自行解决住房;
5)博士后本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落户深圳。
五.应聘材料:
1.本人简历(附近照,请包括:出生年月、从大学起教育背景、工作简历、科研成果、通讯地址及联系电话等);
2.能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有关材料,如:论著目录、代表性论文、获奖情况、未来研究计划等。
3. 三位海内外同行的联系方式。
六.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