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网健康
为公众提供最新、最专业、最可靠的健康信息资讯,打造最具公信力、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医疗健康信息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生活研究所  ·  有什么食物能「撑死」人,但几乎没热量? ·  2 天前  
丁香医生  ·  雅顿金胶、粉胶,到底值不值得买?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网健康

今日寒露|多“甘”少“辣”防秋燥 足部要保暖

人民网健康  · 公众号  · 养生  · 2017-10-08 11:12

正文



编者按:“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今天,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寒露是天气转冷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这个时节应该如何养生呢?我们来和大家好好聊一聊。


饮食篇


寒露多“甘”少“辣”防秋燥


寒露节气前后,空气较为干燥,“秋燥”易伤人。保健专家提醒说,公众在饮食调理上应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少吃或不吃辛辣烧烤食品。


“如调养不当,人体会常常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躁症状。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为宜。”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说。


如何远离“秋燥”困扰?保健专家建议,要多喝水,尤其是蜜水,同时,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苹果、提子、石榴、香蕉等水果,既能补充人体所需水分,又可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


此外,还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山药等以增强体质。


寒露过后 手脚发凉可喝三红汤


天气寒冷,很多女性朋友手脚冰凉的毛病又犯了。我们给大家推荐一款由红豆、红糖和红枣一起煮成的三红暖身汤。


红豆性平,有健脾利水、清热除湿、消肿解毒的功效。女性尤其适合吃红豆,因为其富含铁质,有补血的作用。红糖性温入脾,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 胃、缓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红枣富含钙和铁,是补铁补血的不错选择。这三类食物相互配合,能增加铁的摄入,提高身体耐寒能力。


具体做法是,红豆250克,红枣15~20枚,红糖适量。把红豆洗净,挑出杂质,浸泡两小时。红枣洗净,去核。锅中放入红枣、红豆,加入600 毫升左右水,倒入红糖。大火煮开,保持沸腾状态约半分钟左右,香味散出开小火。焖到红豆熟烂,就可以喝了。 需要提醒的是,三红汤含糖量较高,不适合有糖尿病的女性朋友喝,腹胀、体质燥热的人也不适合。


寒露宜润肺 “二冬”益处多


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因此要在寒露时节好好呵护肺脏;又因干燥,令口、唇、舌、咽不适,需以滋养阴液的方法来调理,所以在此节令“滋阴润肺”是中医养生的核心。常用的食物有梨、雪耳、百合、甜杏仁(南杏)、白萝卜、莲藕和马蹄,药食兼用的有麦冬、天冬、北沙参、玉竹和石斛等。


两款时令养生美食


▲二冬炖乳鸽


材料:麦冬和天冬各6克,蜜枣一颗,乳鸽一只(两人分量)。


做法:乳鸽,去毛和内脏后洗净;将各食材放入炖盅内,加水500毫升,微火炖90分钟,用盐调味即可。麦冬和天冬是养阴清热、润燥生津、清心润肺的最佳古方。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本方还有降血糖、保护免疫器官的功能,对呼吸道有抗炎和袪痰的作用。白鸽肉所含的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均高于其他禽畜肉,而且所含的脂肪量少,易于消化和吸收。


▲杂锦炒肉丁


材料:莲藕、马蹄、西芹和鲜百合各50克,南杏30克,猪瘦肉150克,生粉、花生油和盐各少许(3人分量)。


做法:莲藕、西芹切粒,马蹄去皮切粒,猪瘦肉切成细粒;南杏用沸水浸30分钟后去衣;瘦肉粒用油、盐和生粉拌匀,入锅炒至刚熟铲起;将各食材入锅炒熟,加盐适量,再倒入已炒熟的瘦肉粒,翻炒几下即可上碟。


寒露补肝益肾茶


大枣莲子银杏茶。红枣5颗,莲子10克,银杏茶5克。将莲子用清水浸泡2~3小时,红枣去核撕成块,将它们一起放入锅中,加入1000毫升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至莲子熟透。银杏茶置于杯中,冲入煮好的汤水及果肉,加盖闷3~5分钟即可。此茶具有养阴补肺、益气养血、清热润燥、止咳平喘、健脾和胃、降压、调理五脏等多种功效。


桂圆茶。桂圆肉(干)15克,加800~1000毫升水,煮开后转小火继续煮至桂圆的色香味都释出,具有养血健脾、补心安神、补虚之功效。


莲子茶。茶叶10克,莲子30克,冰糖20克,将茶叶用开水冲泡后取汁。另将莲子用温水浸泡2小时后,加冰糖炖烂,倒入茶汁拌匀即可。此茶具有健脾益肾的功效。


养生篇


寒露到!怎么拥有一个不感冒的秋天


▲寒露脚不露


“寒露脚不露”告诫人们寒露过后,要特别注重脚部的保暖,切勿赤脚,以防“寒从足生”。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庄乾竹表示,因为两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再加上脚的脂肪层很薄,因此,保温性能差,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研究发现,脚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一旦脚部受凉,就会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纤毛运动减弱,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足部保暖格外重要。寒露过后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洗脚的习惯,热水泡脚除了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外,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可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劳。


▲练“弹指功”提阳气


很多朋友冬天怕冷,容易手脚冰凉,中华养生瑜伽协会会长迷罗表示,如果在寒露之后开始练练“弹指功”,可以让这些状况会得到改善。


“弹指功”非常简单,可以每天中午用双手拇指扣住中指用力弹出去,反复一百遍。当然,可以不必局限于一百次这个数目,次数越多越好,有空就弹弹。中指的指尖是心包经的起点,而心包经是心脏的保护墙,寒露之后,人体的气血开始流注心包经,所以常弹中指,能够促进气血循环,提高人体的御寒能力,也就不容易手脚冰凉、畏寒了。


▲适当食补不能少


寒露后也可以适当食补,这里推荐一道菜,即山药胡萝卜炖羊肉,这道汤具有补体健肾,提升元气的作用。怕吃羊肉上火的朋友,可以配着喝些菊花茶,菊花是清热去火的,还可以润肺补肾。如果不喜欢吃羊肉,可大椎穴以喝五豆粥,即用小米配上红、黄、黑、绿、蚕豆五种豆子,熬粥喝,它能调和五脏,濡养肠胃,提升机体的免疫力。为了增强进补的效果,闲暇还可以多敲敲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横指),以提升脾胃运化功能。


注意事项


寒露到 气温降 秋冬疾病起征兆


▲少吃生冷 避免急性胃肠炎


寒露后,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相对减弱。如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或直接食用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和食物,就可能发生腹泻、痢疾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容易上火的食物尽量少吃,饮食结构要以清淡为主;在吃海鲜和烧烤时,一定要注意新鲜度。烹饪时一定要加入生姜、料酒以祛寒解毒;秋天应慎食瓜类水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预防心脑血管病


秋季冷暖多变,寒而复暖,暖后又寒,使人防不胜防。在晚秋时节,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明显提高,高血压病人在秋冬之交,血压往往要较夏季的血压增高20毫米汞柱,容易造成心脑血管血液循环的障碍。因此,预防秋季感冒对心脑血管病患者而言相当重要。


▲做好保暖预防哮喘与过敏


据临床统计,天气变化占哮喘病发作原因的四分之三以上,其次为疲劳、过敏、饮食不当等因素。从时间上看,每年的十月是哮喘病的高发季节,气温的降低直接对哮喘有诱发作用。中医理论认为,哮喘一病,宿根为“痰饮伏于内,胶结不去”。一旦气候变化,就容易引动发病。所以,大家应当非常注意这个时节的天气变化,当有冷空气过境时,要提早预防,做到有备无患。深秋时要及时增加衣被,早晚出门最好能戴上口罩,以减少冷空气的直接刺激。


过敏性哮喘除了天气变换引起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过敏原。秋季的温度和湿度都明显低于夏季,空气中的浮尘增多,尘螨也在家里到处滋生,花草树木开始了新一轮的新陈代谢,家中的宠物也开始换毛,这些都是非常容易过敏的物质。少数秋季常吃的食品同样也会引起过敏症状,如:螃蟹、桃子、羊肉、鸡蛋、牛奶等。


▲痛风患者少食肥腻


深秋天气转冷,人体进食中枢受到寒冷刺激,引起食欲增加,饭量增大,若多食肥甘厚味,则体内血尿酸产生过多,容易发生痛风。在当前季节,应多饮水,以促进尿酸排出,防止结石形成。为防止夜间尿液浓缩,可在临睡前或半夜增加饮水量。并要维持正常标准的体重,若体重过重应慢慢减重,减重以每月减轻一公斤以内为宜,不宜快速减肥和断食(会使细胞崩解产生大量尿酸),以免引起痛风发作。


嘌呤摄取量每日应在100—150㎎以下,尤其应该限制摄取富含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肝、肾、脑等)、海产(鲍鱼、蟹、龙虾、三文鱼、沙丁鱼等)、贝壳食物等,勿食用鱼的外皮(鱼皮也含丰富嘌呤)。


▲做好保湿预防皮肤瘙痒


老年皮肤瘙痒是常见疾病,通常以躯干为主,大腿内侧和小腿屈侧、关节周围也常见。痒为阵发性,轻重和持续时间不一,吃了刺激性食品或温度升高时易诱发或加重。在这个季节,沐浴不宜过勤,不用碱性大的肥皂,可用香皂或硫磺皂,或用些润肤露湿润肌肤;保持大便通畅,有利于排除体内积聚的致敏物质,避免诱发瘙痒。(综合自新华社、生命时报、健康时报、成都日报)

近期热门文章


▲冷空气来了,三个地方千万别冻着!这些人须“春捂秋也捂”!


▲@上厕所喜欢玩手机的人,你的7个器官正慢慢受损 专家:如厕时间不宜超过5分钟


▲使用这个“法宝”清洁牙齿,人均寿命延长6.4岁!专家教你如何正确刷牙


▲疲劳和过劳死之间只有五步距离!疲了累了怎么办?

小伙伴们~!回复2-5个字的关键词可迅速找到你想看的健康信息哦~ 例如:苹果、中医、减肥等。



您看此文用  · 秒,转发只需1秒呦~



长按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rmwjkpd


长按识别二维码
我在“健康部落”等你
一起来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