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是中共贵州省委机关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8日,是全省覆盖面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党报,在反映时代变革、引导社会舆论、关注国计民生、反映人民意愿、贴近百姓生活,以其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成为贵州的主流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贵州日报

家乡人含泪迎英雄归来!加勇,我们来接你了……

贵州日报  · 公众号  · 贵州  · 2017-06-12 16:31

正文


 山岳含悲,草木垂泪。

因为这是英雄魂归故里的日子。

人们早早来到厦蓉高速老凹坝收费站出口,

拉起横幅,肃穆而立,静候英雄归来。

“一跃恸春城,舍身义举流芳盘龙江畔;

几度思桑梓,血性男儿魂归鸽子花城”

“加勇,我们来接你了……”


英雄魂归故里

5000余人迎接



离英雄归来还有4个小时,已经有很多群众自发前来迎接


要来送孩子一程


时针指向6月11日傍晚7点,离英雄魂归故里还有4个多小时,厦榕高速老凹坝收费站出口,早早聚集了附近前来迎接英雄的群众。


61岁的李启飞住玉龙坝镇街上村9组,他早早站在人群中翘首以盼。“孩子告诉我说王加勇为了救一个跳水轻生的女娃,自己却走了。我听了心里非常难过,多好的孩子,太可惜了。”李奶奶得知英雄的骨灰今天归来,吃过晚饭便来到了现场,“不管怎么说,我都要来送孩子一程。”


“这么年轻,太可惜了。”71岁的吴维飞奶奶一边叹息一边擦眼泪。


刘大哥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来到了现场,他说虽然孩子还年幼,不知道什么是英雄,我把他们带到现场,就是想让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从小装满满满的正能量。


师生夹道泪别


老凹坝收费站,40个少先队员一手行队礼一手擎着蜡烛。


10岁的李琳来自维多利亚舞蹈艺术学校,她身穿着黑色的服装,胸戴白花,手持白菊,向着缓缓开过的车队轻轻挥舞,眼泪从脸颊轻轻滑落。她动情地说:“加勇哥哥,你为了救人,虽然离去了,但你高大的形象永远留在我们心里,永不磨灭。”


维多利亚舞蹈学校的老师林芷欣说,起初只想到几个老师过来,后来告诉孩子们情况后,孩子们都想来送英雄最后一程。


来自老凹坝中学八年级的何成坤6点钟就来到了现场,他说站了5个小时,就是为了送别心目中的英雄。


志愿者想为英雄做点事


爱心纳雍公益联合会39名义工,身着义工服装,袖戴白花,6月11日下午5点就从纳雍出发来到了现场。理事长李军说,昨天得知英雄今天魂归故里后,大家讨论开了,觉得应该为英雄做点什么事。


“最后经过讨论,确定39名义工,一共8辆车来到现场,接英雄回家。现在得知去王加勇家的路弯急路陡,限制车辆进入,我们现场决定徒步送英雄回家。”李军说。“加勇是纳雍人的骄傲,是纳雍人学习的榜样,是纳雍人的英雄。”


郑平是爱心纳雍公益联合会的资深义工,是一位从纳雍嫁到北京去的姑娘,在得知王加勇救人牺牲的消息后,立即从北京飞往昆明,全程陪护王加勇的家人,参与处理相关善后事宜。


自愿者蔡琳不识路,从纳雍打车来到英雄的家里,她说她与英雄互不相识,她只想送英雄最后一程。


亲戚寨邻齐相迎


英雄的故里——毕节市纳雍县玉龙坝镇果几盖村大寨组,一个坐落在武佐河畔斜坡上的村子。这几天,得知王加勇的英雄事迹后,在外务工的父老乡亲纷纷返家,为英雄料理后事,送英雄最后一程。


23岁的王瑞坤是王加勇的堂叔,两人年纪相仿,一起长大,关系最铁。王瑞坤留着泪说:“小时候我们一起放牛,一起割草,一起上学,他的性格我最了解,他奋不顾身跳江救人我一点都不意外。只是……”


王加勇,一路走好!


纳雍县追授王加勇

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6月11日,纳雍县委、县人民政府出台《中共纳雍县委 纳雍县人民政府关于追授王加勇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决定》,追授王加勇“纳雍县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奖励见义勇为资金10万元。

 

纳雍县玉龙坝镇镇长吕晋宏表示,镇政府在幸福小镇为王加勇的奶奶和母亲提供一套40平米的小区安置房,并帮助购置房内的家用设备,等两位家属从昆明回来,就可以直接入住。同时根据家属目前的实际困难,提供必要的临时救助。



事件回顾



6月5日零时许,王加勇和同事小李、小耿等路过昆明盘龙江桃源街附近的江岸边,看见一名年轻女子站在护栏墩上哭泣,王加勇就上前开导,轻生女称其与丈夫离婚后对生活感到失望。


突然间,该女子把包和衣服、遗书放在岸边后,纵身跳入江中。


千钧一发之际,王加勇毫不迟疑,将手机递给同事,一跃跳入江中救人,在距离岸边大约两米的地方抓住了落水女子,可就在准备将她往回拉的时候,由于体力不支,脱手了。


见此情景,不会游泳的小耿立刻跑向四周求助,有路人报了警。听到呼救,又有两名年轻小伙子跳入江中救人,一人去救轻生女子,另一人去救王加勇。此时距离王加勇跳下江已经过去了十多分钟。


在大家的帮助下,轻生女子获救。岸上的人尝试将网兜递给王加勇,拉他上岸时,由于体力透支,加上水流速度较快,王加勇消失在了江中。


王加勇的同事和消防、民警立即沿江展开了搜救。


6月6日,王加勇的事迹经当地媒体报道后,立刻引发了春城市民的广泛关注,并在微博、论坛上留言为王加勇点赞,祈求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能平安归来。同时发起“王加勇,我们都在等你回来”“一起为救人英雄王加勇祈福”等活动,参与人数达几十万人。


6月8日,王加勇的遗体在盘龙江下游12公里处被打捞上岸


经过60多个小时的全力搜救,6月8日上午8时,王加勇的遗体在距离事发地10公里的下游河段被发现。


得知这个消息,春城市民纷纷为王加勇哀悼,昆明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工作人员也第一时间表态,将依照程序为救人者办理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表彰奖励。


大家眼中的王加勇  




危难时刻,22岁小伙王加勇勇救跳江女子,自己却不幸溺亡,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在别人的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义无反顾?是什么人生经历,让他做出这个生命中最后的决定。


6月7日晚,记者在交三桥附近的盘龙江边找到了正在寻找王加勇的亲属们。经过一番交流,最大程度还原了这个来到昆明仅半年时间,却温暖了一座城市的22岁小伙的人生轨迹。


王加勇母亲:“孩子最懂事,总是为他人着想”


“我们的孩子最懂事,总是为他人着想。看到别人落水,他不可能不去救。”王加勇的妈妈罗红飞说。


“3年没见到儿子了,现在到了他打工的城市,我的孩子却下落不明,说不上一句话……”说到这,罗红飞眼泪止不住地落下来。


1995年,王加勇出生在贵州省纳雍县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据罗红飞描述,孩子2岁时,自己被拐到福建省莆田市,就断了和贵州老家的联系,直至2013年,罗红飞的一个弟弟找到了她,才重新和家人取得联系,得知母亲的下落后,王加勇很快便赶往莆田。看着眼前比自己高出一个多头的年轻人,罗红飞竟不敢相信是自己的儿子。


没等说上两句话,十多年的思念化成泪水。王加勇告诉罗红飞,家里太穷,他读完小学4年级就外出打工了。勉强在一家饭店找到工作,由于年纪太小,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扫扫地、洗洗碗,由饭店提供吃住,基本没有什么工资。


听到这,罗红飞面露愧疚之情,似乎看出了母亲的心思,懂事的王加勇没有一句埋怨,反过来安慰母亲,“这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自己已经能挣钱了。”母子一别十多年的第一次见面,王加勇只待了一天,他告诉母亲,自己只请了一天的假,如果赶不回去,老板就要辞退他。不过,他会经常来看望母亲的。


这一天,王加勇寸步不离地守着母亲,仿佛想把多年分离的时光补回来。母亲去地里干活,他也跟着去帮忙,还不让母亲动手做饭,说自己在餐馆做厨师,一定要让她尝尝自己的手艺。临走前,又塞给母亲1000元钱,叮嘱母亲吃点好的。


第二年,王加勇又来看望母亲,这一次,王加勇待了4天才走。


而母子俩第三次的见面,是在王加勇父亲病危的时候,母亲带着妹妹从福建赶回老家奔丧。这期间,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子,王加勇扛起了料理父亲后事的责任,一身缟素,忙前跑后,不断地给前来吊孝的三亲六眷施礼。


罗红飞询问儿子花了多少钱时,王加勇安慰母亲,现在自己能挣钱了,父亲的事不用她操心。另一边,还不断关切地询问第一次回老家的妹妹,住的习惯吗、睡得怎么样。


可谁都没想到,这竟是母子俩最后一次相见,从此阴阳两隔。


王加勇妹妹:“我从来没听他抱怨过什么”


妹妹庄南平(妹妹随养父姓)跟随母亲罗红飞在福建莆田长大。七八岁时,庄南平模模糊糊听妈妈说,自己还有一个亲哥哥。2013年哥哥到福建寻亲,找到她们时,庄南平才第一次见到了哥哥,可自己不怎么好意思开口和哥哥说话,所以两人交流并不多,但王加勇却给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随和、客气,见了她就笑呵呵的。


此后,妹妹也南下深圳打工,买了手机,微信加的第一个好友就是哥哥。此后,两人交流就频繁多了。


庄南平说,哥哥经常和自己发消息,关切地询问她最近过得怎么样,工作累不累,和同事相处得怎么样,钱够不够花。逢年过节,还给妹妹发红包,一次就是七八百元。庄南平也知道哥哥挣钱不容易,拒绝了,不过王加勇依然给她发,直到妹妹“威胁”地说,再发就不理他,把他微信删了。王加勇才停止。


“哥哥是个好人,很老实,对任何人都很好,包括对她的养父也很好,经常问我,养父身体怎么样。”庄南平哽咽地说,他在我心中是神一样的男人,无论发生什么事,他都乐观、坚强,从来没听他抱怨过什么。


王加勇亲属:救人是他的选择,无法苛责跳江女孩


在听到他失踪的消息后,堂哥王乙也放下手中的工作,来到昆明寻找他。“他自己水性也不好,但还是选择去救人,或许在外人看来这有点傻,但换我真的做不到。”王乙说,热情、正直、朴实、担当是王加勇留给王乙最深刻的印象。


据王乙介绍,事发后跳江的女孩也非常愧疚。王家人在昆明期间的吃饭问题,就是这名女孩在安排。“女孩跳江也有自己的苦衷,他去救人也是自己的选择,我们也不会过于苛责这个女孩子。”采访中,王家人也表达了这样的想法。


(部分内容图片来源:昆明日报)


摄影撰文:贵报传媒全媒体记者 谢朝政

编辑:晏海艳 胡莹

设计:陈   豪 


您还可以关注

“洪哥”走了,贵州长顺县37岁特警大队长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