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Anitama讲道理
首个面向华语动漫爱好者的动漫主题电子杂志。功能包括:订阅专栏推送、读编往来。更多精彩期待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天发现一家店  ·  10 件小小单品,想和小朋友抢衣服穿! ·  3 天前  
三观大厦  ·  [方法论] 网购时发现的商家的千层套路 ·  2 天前  
三观大厦  ·  [方法论] 网购时发现的商家的千层套路 ·  2 天前  
中国能源报  ·  关于举办虚拟电厂投资、建设与运营培训的通知 ·  1 周前  
中国能源报  ·  关于举办虚拟电厂投资、建设与运营培训的通知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Anitama讲道理

《新世纪福音战士》论(一):《EVA》论的导语与构成

Anitama讲道理  · 公众号  ·  · 2017-06-07 18:16

正文

图片来源:《新世纪福音战士》


欢迎置顶Anitama订阅号~


1. 导语——《EVA》的第三次冲击


《新世纪福音战士》——也就是《EVA》再造了动画的一切,创生了动画的新世纪。在《EVA》的影响之下,无论是动画的历史、动画的商业模式、动画爱好者的社会地位、还是宅文化的想象力,都迈入了全新的阶段。《EVA》正是动画界的“第三次冲击”。


“《EVA》正是第三次冲击。”这是动画研究家冰川龙介暌违多年重返动画评论界后所撰写的首篇文章的标题。之后冰川成为《福音战士新剧场版》系列的官方撰稿人,他为这部系列剧场版执笔撰写了场刊、蓝光碟和DVD商品以及《全记录全集》等官方媒体产品中的访谈和文章。与《EVA》牵扯如此之深的冰川,之所以把《EVA》称作第三次冲击而非第二次,自然有他的理由。在动画历史之中,《EVA》在各种意义上,都与“第三次冲击”这个名头有着不解之缘。


冰川在他的动画史解释中谈到如下的断代方式:电视动画《铁臂阿童木》(1963年)使用日本独有的方式,确立了以低成本为前提的电视动画制作体系,这是“第一次冲击”。其后以《宇宙战舰大和号》(1974年)为首,富野由悠季的《机动战士敢达》(1979-1980年)以及《敢达》电影化时富野在1981年2月22日于新宿车站东口广场前所发表的《动画新世纪宣言》(富野:“我们在这里宣言,我们由动画所开拓的时代的开幕,动画新世纪的开幕。”)所带来的,将动画从儿童向提升至满足青年向欣赏水准的“第二次冲击”。前两次冲击相隔十五年,而下一个十五年后发生的第三波冲击,正是TV动画《新世纪福音战士》(1995-1996年)。通过这部作品,那些过去不看动画,甚至蔑视动画的亚文化爱好者们也注意到了动画的魅力。


从不同的视角看,还存在另外一种观点。虽然近年来已经鲜有人提及,但九十年代末到两千年代这段时期之中,常有人喜欢使用以出生时代对御宅进行划分归类的《御宅世代论》。生于六十年代的是“御宅第一世代”。这个世代始于科幻和特摄,之后则牵引从《宇宙战舰大和号》到《机动战士敢达》的第一次动画热潮。生于七十年代的是“御宅第二世代”。他们在第一次动画热潮的全盛期中度过童年,在游戏与漫画的隆盛期步入成年。第二世代支撑了机器人动画的全盛期。而八十年代生人便是“御宅第三世代”。他们在十几岁的年纪遭遇了《新世纪福音战士》的洗礼。他们并不像上一代人那样遭受过社会对于御宅的批判与压迫,自然而然地拥有与御宅文化的亲和力。他们是“世界系“与”萌文化“的世代。接下来则是生于九十年代的“御宅第四世代”。他们会因为看了《凉宫春日的忧郁》,便和朋友一起去跳凉宫舞并把视频上传到网络。他们对于御宅文化的享受变得更为休闲与轻度,御宅文化对他们而言只是众多兴趣爱好中的一项。他们也是属于网络的世代。从这个世代的划分归类方式中我们可以看到,《EVA》于御宅依然是属于第三次冲击。无论如何,《EVA》都是一个给予了动画文化以强烈影响的冲击性事件,是一部世纪的大杰作。


那么,究竟为什么《EVA》能够带来如此巨大的冲击?《EVA》现身于一个怎样的时代?《EVA》在哪些方面引领了革新?《EVA》对于文化和社会又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针对上面这些问题,身经百战的读者们想必很快便能在脑海中浮现林林总总的观点。这些观点可以是发足于自主制作集团,创造出《EVA》的动画制作公司GAINAX的特殊性;是在《DAICON3开场动画》(1981年)中崭露头角,在《超时空要塞》(1982-1983年)和《风之谷》(1984年)中披露超绝作画的天才动画师庵野秀明的作家性;是长期以来受少年的成长愿望所支撑的机器人动画的历史性更新;是动画商业模式从商品化主导向制作委员会模式的转换;当然也可以是当时依然受到歧视的动画作品离开动画专业杂志而攀上亚文化杂志和一般向杂志特辑时所象征的御宅族社会地位的变迁;或许也能是被奥姆真理教和阪神大地震所唤醒的1995年日本社会的共鸣;是包括成人化儿童在内的心理学思潮和宗教学象征所带来的世纪末灭世幻想;还有之后以“后EVA时代”形式所显现的世界系时代,等等等等。


但其实,上述这些现象对于现在的日本年轻动画爱好者而言,已经并非路人皆知。这首先是因为《EVA》对于现在十几岁的年轻人而言,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作品,制作与自己还未出生之时的“历史作品”。加上《EVA》所造成的言论大潮实在势头过于猛烈,也导致其余波扩散得广大而零碎。即便是在日本,要追溯这一部和时代共同变化的作品轨迹也都是极其困难。所以,本文中在谈及《EVA》这部杰作的同时,亦会整合爱好者以及评论家对于本作的观点,引述以庵野秀明为首的创作者们所留下的证言,最终则以当前的,也就是以二十一世纪一零年代的观点来对《EVA》进行一次概观。


而在中国,除了一部分热心且优秀的动画爱好者以外,想来不少爱好者对于《EVA》只有一个漠然印象:这是一部名作。对于它在历史上所曾经造成的冲击,以及它对于后世的影响恐怕并没有太深刻的了解。这也是所有改变历史的名作必将经过的一个阶段。正因为名作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其结果是导致之后的作品群对其风格蜂拥效仿,最终使得名作放映当时极富革新色彩的技巧与破天荒的创意很快便被众多模仿作品稀释为人尽皆知的方式方法。这导致一个有趣的矛盾现象:越是影响力巨大的杰作,其在表现手法上带来的冲击、时代性上的冲击反而不易被后世所认识(以漫画为例的话,手塚治虫和大友克洋便是最好的例子)。而我们不希望这种矛盾认识延续下去,这对于《EVA》是不公平的。


由此,本文的目的之一,便是成为一部面向年轻动画爱好者们的《EVA》入门。对于《EVA》了解尚浅的轻度爱好者通过理解本文,能够网罗的知识量将超过日本中级动画爱好者。而对于已有深刻造诣的《EVA》爱好者,本文也能够成为回顾当年的《EVA》现象的一个契机,或许还能够起到拾遗补缺的效果。


2. 系列文章的构成


首先简单说明一下本系列文章的构成。《新世纪福音战士》是一部被称作反映九十年代日本社会的“镜子般的”作品。也就是说,如果只是去读解作品本身,那对于其革新性的认识或许难以过半。为了让认识进一步加深,我们需要的是播送当时日本的相关知识。所以在接下来的第三部分中,针对《EVA》这部作品从诞生到广为社会接受的背景,我们会介绍其前提,也就是当时的日本文化状况。


而另一方面,《EVA》也被称作是监督庵野秀明的私人影像。也就是说,其中浓缩了庵野的个人思想。于是第四部分中,我们将介绍《EVA》之父庵野秀明的作家特色、他所走过的道路、以及他在《EVA》中所抱有的思想。


自不必言,《EVA》是一部机器人动画。那么,《EVA》究竟是在哪些点上站在了机器人动画的最先端?又是在哪些意义上成为了机器人动画的异端?第五部分将会通过梳理机器人动画的历史,来回顾《EVA》在动画史上的定位。


《EVA》拥有如《敢达》的宇宙世纪一般复杂的世界观,其中必不可少的自然是“解谜”,解明作品中蕴含的“世界之谜”。同时《EVA》也拥有庵野秀明的私人影像这一侧面,亦可以当做文学进行阅读。这其中隐含的意义是对于作者“个人之谜”的解明。“世界之谜”与“个人之谜”之间的关系如何?当时的日本又是怎样议论两者?第六部分中将会在参考当时日本的《EVA》论的同时,通过解析两个谜题的关系,来追寻《EVA》魅力的本质。


《EVA》是一部1995年的作品,但同时亦是一部2017年的当前作品(我们知道2007年开始的《新剧场版》尚未完结)。这二十年间,日本的文化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EVA》于现在这个时代又拥有怎样的意味?或者说,《EVA》这部作品本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最后的第七部分将在篇幅所允许的范围内,对于二十一世纪一零年代中期的最新《EVA》论,以及最新的动画论的动向进行介绍。


本文构成如上所述。各部分独立成文,单独阅读并无问题。但是,为了在真正意义上深入理解《EVA》,希望读者能够赏光阅读全篇,获得更为综合的阅读感受。


(未完待续)


精彩内容推荐(请点击以下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