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乡土
新乡土为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官方公众号,主要推送华中村治研究团队的原创作品,致力于介绍最前沿的三农问题,发布独具视角的三农政策解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众软件  ·  另外两件事[250222] ·  昨天  
APPSO  ·  杨植麟和梁文锋,论文撞车了 ·  昨天  
小众软件  ·  现在就能用,免费满血版 ... ·  2 天前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  ·  数据中心的等级划分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乡土

陈璐 | 学会理解家人,是真正成人的开始,也是个体自由和幸福的前提——2025年回乡有感

新乡土  · 公众号  ·  · 2025-02-07 08:46

正文

陈璐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
今年是我博士毕业回乡的第一年,最大的一个感受是开始学会理解我最亲密的家人们,用日常中的微小行动去积极表达自己的爱,而不再局限于被动的接受。以前求学的时候,纵然是家人为我营造了一个屏蔽所有生活艰辛和复杂矛盾的保护性环境,但是我自己在相当一段时间却也始终在以一种学生的心态来对待我的家人们,甚至在求学时间越来越长,成为我们大家庭唯一一个大学生乃至博士生的时候,依然没能充分理解和感恩我的家人们。
晚上和远在老家的奶奶打电话,听她说起许多我小时候的事情,说为小时候因为家里兄弟多没能帮忙照顾我感到抱歉,让我要对从小照顾我长大的外公外婆有良心,要对接纳我的舅伯舅妈心怀感恩,还讲到我父母如何对他们好,讲对我未来婚姻和工作的期待,希望自己多活几年能够看到我们都有着落。这是我第一次除了回老家看望她之外给她打电话,听她讲着以往的事情,我一边让爷爷奶奶放心,告诉他们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一边不禁潸然泪下,对自己以往的小孩子一般的幼稚心态感到愧疚,遗憾自己为什么现在才真正长大。
春节期间,看到网上有各种各样关于家乡的感受,其中有许多和我同龄的高学历群体,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声音是将亲戚们对于求学、婚姻和工作的关心和期待视为质问和负担,将这些统统冠之以“落后”和“封建”的无情批判,自己则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想着如何逃离,还美其名曰一种更为“现代“的个体自由。
事实上,近年来反复出现的关于“断亲”的讨论就蕴含着这样的前提,更值得警惕的是,近年来随着心理学成为一门显学以及心理咨询行业的资本化,“原生家庭”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可以解释一切的恶之根源,甚至父母们在不知道的情况下也背负了许多莫须有的“罪名”。
对于这些言论,我感到特别气愤和不齿,我们这一批人是有史以来接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一批人,这其中不仅有国家推动的全民义务教育政策,特别是妇女解放和计划生育以来,女性受教育程度更是有了质的飞跃——我所学的社会学专业的博士生大部分都是女生,更为重要的是,正是我们不理解的家人用他们的双手和血汗成就了我们的今天。
读书使人明理,可是当我们学了越来越多理论的时候,如果不是去真正感恩带我们来到这世界、为我们的成长付出所有的家人们,去理解他们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差异所带来的认知局限,以及成为家庭中的积极建设者,用我们的爱和行动去弥合差距,让家庭走向真正充满爱和包容的港湾,让家人们也能享受到美好的生活,反而用所谓的“个体主义”和“自由选择”话语去为“去责任化”的自我进行包装,实在对不起我们的家人,也对不起这个时代。
更进一步来说,如果连理解和建设我们自己的家庭都做不到,那么书本里所教的建设我们的国家、推动社会进步又如何可能呢?事实证明,没有感恩和责任的个体自由只会让我们走向自由的反面,那就是越来越封闭的自我和丧失意义的生命;相反,当我们真正理解家庭和嵌入家庭,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社会,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来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