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是第20个
世界高血压日
,为响应国家《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高血压防控的号召,提高全民对高血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引导居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当天上午,西安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延伸护理组联合心血管内科举办了以“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为主题的世界高血压日义诊科普宣传活动。
活动中,医护人员热情地为前来咨询的市民提供免费的血压测量服务,耐心细致地解答他们关于高血压的各种问题。通过讲解和发放宣传资料,向大家普及高血压的防治知识,强调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本次活动共发放宣传材料80余份,提高了公众对高血压的认识和预防能力,引导大家关注慢性疾病,倡导健康生活理念。
高血压
,即血压升高,是一种血管压力持续升高、受到的压力增加的疾病。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上肢血压,均值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诊室血压)考虑为高血压。
伤“心”——血压升高可以导致心脏收缩时的负担加大,逐步引起左心室肥厚、扩大、心肌缺血、心力衰竭,严重时将导致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直接危及生命。
“脑血管”意外—— 脑血管意外俗称中风,发病突然,出血性卒中的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高血压患者血压越高,中风发生率越高。
“肾脏”的损害—— 高血压通过肾动脉硬化的逐步发展,可能会引起蛋白尿、肾萎缩、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危害生命。
其他危害—— 高血压会导致“眼底”、“主动脉”、“四肢动脉”、“肠系膜动脉”等病变发生的几率增加。
所有人都应定期监测血压,关注血压变化,以维护心血管健康。但以下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更高,需要提高警惕:
1.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
高血压具有遗传倾向,家族中有高血压患者的人风险较高。
2.肥胖者:
肥胖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3.老年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4.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
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熬夜、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可能增加高血压风险。
5.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
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患者,由于相关病理生理变化,更易并发高血压。
控制体重(体重指数BMI<24kg/㎡,腰围男性<90,女性<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