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爱思想网
爱思想网(曾用名燕南网、天益网),以专业、严谨,原创性和思想性著称的公益学术平台,数百位各科杰出学人的授权专栏是其最大特色。投稿和联系:[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爱思想网

荐书丨性别之伤与存在之痛

爱思想网  · 公众号  ·  · 2018-04-01 08: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性别之伤与存在之痛》

作者:张念

东方出版社



从哲学视角剖析女性主义的力作

深刻揭示性别与欲望之间的利益密码


何谓女人,即关于女人的属性,这个问题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成为论证权力秩序的一个重要前提。从自然差异出发,亚里士多德认为:雄性动物比雌性动物高贵,这一原则适用于人类,从而使得性权力成为政治权力的原型。当然自然世界的这种差异本身并不具有价值秩序的问题,但其用意在于以此来比附作为“政治动物”的人在属差上的特性。关于权力秩序的论证,古典政治学必须依托一个自然摹本,而性别则是最为显在的自然实存,于是基于生理差异而自然形成的权力结构,就成了无须深究的政治现象。


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曾经指出亚里士多德的困境,就是说:他如何可以穷尽我们经验范围内的差异?再者,每个具体的规定性之间的关联是怎样的?有没有一个更一般的原则?比如亚里士多德非常尊重自然次序,而有关人的自然差异还包括长幼,长者的理智比幼者更为发达,按这样的逻辑,一个年长的女人就应该比年幼的任何人更应该具有理智,但我们发现,这里的长幼仅仅是针对男人而言。当亚里士多德说,有人天生就是奴隶,其理由是这类人不具备理性能力,这个依据是非自然的;那么,这个世界还存在这样的状况:有人天生就是女人,其服从的依据仅仅是自然差异,就是说,在关于政治服从的论证中,亚里士多德采取了双重标准,丧失了逻辑的一致性。


当然,亚里士多德做了一个补充性的论证,同样具有理性的男人与女人,后者在理性能力方面并非完全的丧失,比如像奴隶那样,而是她们的理性能力没有男人充分,而问题的关键是,他并没有指出,为什么女人的理性份额就天生比男人稀少,依然语焉不详。正如黑格尔所说的那样,亚里士多德是概念高手,每一个对象在他那里,都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规定性,但恰恰是作为概念的“女人”,则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模糊性。


可以理解的是,亚里士多德是在政治实践的范围内来谈论女人的,他的目标并不是探究何谓女人——尽管看起来,他在做这样的工作,甚至比柏拉图的《理想国》更加明显——而是说对女人的属性规定必须服从于政治共同体的要求。这样一来,似乎表明,政治共同体的成员,不管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其属性先于共同体的形成,就是说:你是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该拥有什么样的权利。于是,一种循环论证的链条就出现了:自然根据作为表象,被纳入思维活动之中,而思维的产物依然停留在自然的规定性之中,并没有超越某种必然性。


本书亮点

作者张念是女性主义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有号召力。


女权也是大众视角关注的话题,这本书从哲学角度展开研究,是一部有分量的学术著作,值得参考。


记忆是座矿脉,迎上去的时刻,记忆往往会拽住人的衣角,敦促自己飞针走线,织补破洞和深渊,那里收藏着年轻时的决心。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之交,有个19岁的女大学生读到了一本残破的二手书,名字叫《第二性》,她欣喜若狂,感觉眼前的世界可以伸展得很远很远,融化了正在发生的“青春戏剧”。“剧场”的影子一直伴随着她,去攀援绝壁,不自由地去练习自由。有记忆,和有车有房有点不同,知道自己的来处,于是……


这本小书就这样呈现在您的面前了。


详情购买

请识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张念,女性主义批评家,哲学博士,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女性主义理论、政治哲学与文化批评。著有《性别政治与国家—论中国妇女解放》《女人的理想国》《持不同性见者》《不咬人的女权主义》等作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