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物种日历
兔狲、龙猫、几维鸟,总有一款毛球打动你;铃兰、桔梗、四照花,植物们也可以萌萌哒~ 跟着日历娘,每天认识一个物种,让你的世界,每天变得更萌一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  陕西过大年 | ... ·  2 天前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  陕西过大年 | ... ·  2 天前  
西安晚报  ·  明天22时10分!陕西正式进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物种日历

大嘴吃同事?鹈鹕你怎么什么都往嘴里塞啊!

物种日历  · 公众号  ·  · 2024-09-05 11:30

正文

最近,西安一家主题乐园的一只鹈鹕因为“吃同事 上了热搜。 鹈鹕把“同事”鸽子吞进嘴里 ,所幸工作人员最后把鸽子拯救了出来。这也不是鹈鹕第一次被抓包吃“同事”了,小鸭子、黄金角蛙都逃不过鹈鹕的大嘴。


浅尝一口同事就被抓起来了


鹈鹕,还有什么你不敢吞的!


不管吃不吃得下先比划一下

我嘴大?谢谢,那是我的喉囊

在今天现存的近万种鸟类里,由八个物种组成的鹈鹕属并不出众,可凭借那张大嘴,鹈鹕们足以成为辨识度最高的鸟类明星。


但鹈鹕真的是“大嘴巴”吗?


严格意义上,鸟类的嘴特指它的上下颌骨骼以及其外覆盖的角质层包被。从这个定义出发,鹈鹕的上下颌并没有特别突兀——尽管它非常细长,但在鹤、鹮和鹳身上,细长的上下颌骨也很常见。真正塑造了鹈鹕大嘴的是 附着在下颌上的一个“大口袋” ,这层充满血丝的皮肤从下颌尖端舒展延伸,甚至直达鹈鹕细长颈部的极下端,这就是它们的 喉囊


澳大利亚鹈鹕和它的喉囊|Paul Sunman / wikimedia


粉红背鹈鹕( Pelecanus rufescens )的喉囊,血管清晰可见|birdsoftheworld.org


在漫长的演化历程中,形态多样的鸟喙反映了它们对独特栖息环境的适应,许多鸟喙演变得极为典型,譬如,以坚果为食的鸟类普遍拥有粗短坚硬的喙,以草种为食的鸟类喙则相对细小灵巧,在浅水滩涂觅食的鸟类常常拥有细长的喙,而猛禽的喙则大多拥有便于撕裂猎物的凌厉造型。不过演化并没有一个“终极目标”,即便是食性和栖息环境相似的鸟类,也常常因为演化路径的不同而产生形态差别极大的鸟喙,鹈鹕就是这样的例子。


作为一种以水生生物为食的鸟类,鹈鹕的生态位和鲣鸟、鸥类类似,但当鲣鸟像箭一样从空中俯冲直扑鱼群时,鹈鹕却选择了另一种更简单粗暴的捕猎方式——大多数鹈鹕并不俯冲入水, 它们只是静静地游荡在水面,待到鱼群游近,就猛地将大嘴兜进水中 ;体型最小的褐鹈鹕确实有空中俯冲捕食的习性,但它们入水后的捕食策略也和同类们相似,更多的是依靠大嘴猛兜。随后,依靠可收缩的喉囊和强劲的舌部肌肉共同挤压,鹈鹕从嘴中挤出水分,鱼虾则留在喉囊中。这种捕食策略和须鲸有些相似。


褐鹈鹕( Pelecanus occidentalis )捕鱼|birdsoftheworld.org

怎么保持口腔清洁?我顶!

在捕食过程中,喉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这个构造也并非完美无瑕——鹈鹕捕食的区域经常水体浑浊泥沙俱下,在兜进食物的过程中,也难免吞咽下一些泥沙。此外,小鱼在喉囊中挣扎也难免会遗落下一些鳞片杂物,有时多只鹈鹕互相争食,也经常出现把对方的脑袋一并兜住的尴尬景象,这都导致 喉囊中常常会出现杂物


对须鲸来说,这无伤大雅,但鹈鹕截然不同——它们的鼻孔已经被用来排除盐分的腺体完全堵塞, 嘴巴是呼吸的唯一通道


鹈咬鹈,一嘴毛——争夺食物的卷羽鹈鹕|birdsoftheworld


褐鹈鹕用喉囊兜住筑巢用的枝条|birdsoftheworld


对于野生动物来说,保持口气清新并不重要,但保证呼吸顺畅就攸关性命了。许多人认为鹈鹕会将吃不完的鱼暂存在喉囊里,但在自然条件下这种行为几乎从未被发现过,它们总是在挤出水分后第一时间吞下猎物,如果猎物的尺寸超过了喉咙承受的极限,鹈鹕也会果断地吐出来。这都是为了 确保气管不被堵塞 的重要举措。当然,也总会有倒霉鬼——


2015年,美国伊利诺伊州菲尔德博物馆收集到一只死去的美洲白鹈鹕标本,在它的喉囊中有一条巨大的淡水鼓鱼( Aplodinotus grunniens ),这条鱼明显超过鹈鹕喉咙的极限,但鱼背部的棘刺卡住鹈鹕的上颌,让它无法及时吐出,鼓鱼压迫了气管,鹈鹕窒息而亡。


除了这样巨大的猎物之外,水中的泥沙、鱼鳞等杂物也可能带来这样的严重后果,这迫使鹈鹕必须时刻保持喉囊的清洁。但没有双手的辅助,想要清理巨大的喉囊并不容易, 它必须借助弯曲长脖子的帮助,用脖子将喉囊从下方顶出下颌 ,远看起来,这幅画面活像要将脖子吐出来一样惊悚。


一只露出喉囊的褐鹈鹕|wikimedia


实际上,类似的行为并非鹈鹕专属,生活在非洲的网红 鲸头鹳 也常有类似的举动。这种呆萌鸟类在野外主要以肺鱼为食,其巨大的嘴巴在将肺鱼从泥泞中掏出的过程中,也将鱼身上沾染的泥沙、甚至泥滩中的杂草一并吞下。鲸头鹳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喉囊,它的呼吸也并不完全依靠嘴巴,但满嘴泥的感觉总归不爽, 用脖子顶一下喉咙,也是它们保持口腔清洁的惯常做法


鲸头鹳|biologydictionary.net

是功放,更是警报器

在自然界中,喉囊并不是一个罕见的构造。但绝大多数动物并不需要像鹈鹕一样时时对它进行清理。对这些生物来说,喉囊根本不参与捕食,它完全是一个用于 发声或求偶 的构造。


在仲夏之夜骚扰我们睡眠的嘹亮蛙鸣,多半要归功于 雄蛙独有的喉囊 。作为拥有咽喉结构的最原始动物类群,两栖动物拥有真正的声带,但仅靠声带自身并不会产生如此洪亮的声响,口咽腔两侧或底部的喉囊是雄蛙独有的法宝,充气的气囊将声带发出的声响共振,赋予了雄蛙极为响亮的求偶鸣声,而雌蛙和所有的蟾蜍则完全没有这一构造。


和传播爱意的雄蛙喉囊不同,以稳定的一夫一妻制生活的 合趾猿 Symphalangus syndactylus )两性都拥有喉囊,但从凌晨到正午,尖锐的吼叫依旧会在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的丛林里游荡——通过几种“猿啼”组合,合趾猿向周围的邻居传达着领地不容侵犯的信号。在许多时候,啼声还会得到邻居的呼应。


啼叫的合趾猿,喉囊清晰可见|wikipedia


军舰鸟 身上,喉囊更像是一种无声的炫耀。雄性军舰鸟的喉囊颜色艳丽,通过充气,喉囊可以膨胀成巨大的球状。当鹈鹕为减少空气的阻力而在飞行时将喉囊收缩到S型的颈下时,求偶的雄性军舰鸟则带着巨大的“气球”在空中飞腾盘旋,艳丽的颜色体现出雄性充足的营养摄入,硕大的球状则明白无疑地向异性传达出这样的信号——即便有这么碍事的气球挂在胸前,我也一样能翱翔自如,咱的体格棒棒哒!


小军舰鸟( Fregata minor )|Jason Corriveau / wikimedia


从这个角度来看,鹈鹕的确是将喉囊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除了觅食的实用功能外,它们的喉囊也依旧保留着求偶的功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