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决定孩子将来有没有出息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家境?所读学校?对孩子影响最大的那位老师?
虽说孩子的先天条件很重要,但我还挺看重后天环境的,并且以为后天环境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家境。毕竟,家境好了就可以上优质学校,接触到优秀的同龄人,并有优秀的老师来教。
但后来我发现,其实后天环境里,更重要的是父母的见识。
父母有见识,孩子改变一生;父母没见识,孩子受耽误
父母的见识对孩子的影响,我身边有两个截然相反的案例。
一个是大学同学,该女孩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小山村里,上大学头一次坐公交车,坐反方向被拉到了终点站。但就是这样的家庭条件,父母坚持供她读书,女孩也争气,凭借她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国外读书进修,并定居生活。
另一个是工作后的一位前同事。该同事是个孝顺儿子,毕业后经学校推荐,去国外一个工地做现场翻译,虽然条件艰苦,但好歹存下来十来万。10年前的这笔钱,足够他在省城付个房子首付了。可家里父母一直哭穷,不愿意他在省城买房。说买个房五十万,光利息都要快十万,干嘛要那么傻?一直背着房贷不难受么?还是用这钱把家里老房子好好翻修一下再精装修下,我们也有脸面了,也不耽误你将来娶媳妇。
结果同事照办。一年后谈个女朋友,女方催促买房,男方为难,钱全用在老家翻修上了。后来房价一直上涨,当年那个最好的上车机会他没赶上,如今还在苦苦攒钱付首付。
父母有没有见识,跟钱多钱少无关
虽然说见识决定了财力,毕竟能力大的人,才可能积累更多财富。但为人父母,有没有见识跟钱多钱少并无直接关系。
上面的两个例子里,两个朋友的父母都生在山村,见识却不一,也直接影响了孩子的下半辈子。
纪录片《出路》历时6年,跟踪拍摄了三个不同社会阶层的孩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在众人纷传阶层固化的当下,孩子却依然有可能逆袭,逆袭的关键取决于教育。而孩子是否要接受教育,要接受怎样的教育,决定权在父母手里。这时候,考验的就是父母的见识了。
12岁的马丽娟出生在山村,因为父亲相信“女孩迟早要嫁人,嫁了人就是别人家的人了,读书嘛不用太深,能识点字就行”。
而小镇青年徐佳早早就没了父亲,自己高中复读了两年还没考上大学,亲戚们都觉得考不上就算了,早点出去挣钱养家是正经。但单亲母亲却不同意,因为她觉得,
“出去找工作,肯定是学历高的好找,挣钱也多”。
就这么个朴素的观念,让她咬牙支撑儿子的复读学费,终于儿子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小镇。
能力一般的父母,如何增长见识才不拖娃后腿?一是要明白,教育是最好的投资;二是当面临重大选择时,不要固执己见,要多听听比自己能耐大的人的意见,如果你找不着,学历比自己高、懂得比自己多的孩子,就是这么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