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的粮食作物有所谓五谷、六谷和百谷。
按照一般的说法,五谷是稷、黍、麦、菽、麻;六谷是稻、稷、黍、麦、菽、麻。六谷比起五谷来只多了一种稻,这显然是因为水稻本是南方作物,后来才传到北方来的。(五谷还有别的说法,例如《孟子·文公上》“树艺五谷”,赵岐注:“五谷为稻黍稷麦救。”六谷也有别的说法,这里不列举。)
至于百谷
,
不是说上古真有那么多的粮食品种,
而是多种谷物的意思。
稷是小米
,
又叫谷子。
(
有人说稷和黍是一类,黍的籽
粒黄色
,
有黏性;
稷的籽粒白
色,没有黏性。
)
稷在古代很长一段时期内是最重要的粮食。
古人以稷代表谷神
社神(
土神)
合称为社稷,
并以社
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由此可见稷在上古的重要性。
黍是现代北方所说的黍子,又叫黄米。《诗经》里常见黍稷连称,可见黍在上古也很重要。上古时代,黍被认为是比较好吃的粮食,所以《论语·微子》说:“杀鸡为黍而食之。”麦有大麦小麦之分。古代大麦叫麰,又名来牟。菽就是豆。上古只称菽,汉以后叫豆。麻指大麻子,古代也供食用,后世还有吃麻粥的。《诗经·豳风·七月》“九月叔苴”,苴就是麻子。麻不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古代以丝麻或桑麻并称,那是指大麻的纤维。谷是百谷的总称。禾本来专指稷,后来逐渐变为一般粮食作物的通称。粟本来是禾黍的籽粒,后来也用作粮食的通称。梁是稷的良种。古人常以稻粱并称,认为这两种谷物好吃;又以膏粱或粱肉并称,认为是精美的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