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害怕父母或者父母害怕孩子就会形成紊乱型依恋。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反应不可预料。例如,
孩子的同样一个行为,父母可能在某个时刻比较高兴就予以奖励了,而在另一时刻则是批评或者责骂
。
由于
父母的行为方式不规律和不可预测
,孩子们难以形成有规划的策略满足自己的需求。他们恐惧却不知道如何解决。孩子天然地想要从父母身边得到安全,但越是接近,他们越觉得恐惧。孩子们需要一致的规则来感到安全,但事实上,他们所靠近的是变幻莫测的可怕的父母。
这些儿童常常表现出情感暴躁和行为混淆不清,因为他们缺乏基本的安全感。
紊乱型依恋的“工作模式”是:虽然其他人是危险的、会伤害你的,但你又迫切地需要他们。这种依恋类型造成的结果是,他们在成人的关系中,既回避同时也感到焦虑。
当有人离开时,他们可能感到绝望或过于依赖;当有人靠近时,他们又变得冷漠和回避。
他们在关系中的行为往往飘忽不定,甚至会吓到自己的伴侣。
理解我们早期经历的影响,能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以父母的角度了解自己。在任何情况下,无论我们是何种依恋风格,作为一位好家长,不妨着手挖掘自己的经历,审视成长中所经历的难以避免的痛苦。
我们可以从改变自我开始,发展更加健康的“工作模式”,这会让我们与孩子之间保有健康牢靠的依恋。但为了实现这些,我们必须敞开心扉。
这种自我反思式的为人父母的方法我称之为“共同成长式的养育”。
养育孩子,先从发现自己的依恋史开始。改变我们的依恋类型,也许意味着要揭开伤疤。我们要相信自己而不要与自己为敌,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改变我们的依恋类型,做更好的自己,是为了做更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