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虽然整体规模有所波动,但强者恒强及头部集中的态势还是比较明显,部分股份行与城商行在国有大行、股份行的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可以说非常不易。这意味着,理财业务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对一家银行的综合能力要求也更高。
【正文】
本文聚焦56家上市银行的理财业务规模(截至2023年12月底,江西银行与九台农商行未公布理财数据、锦州银行已退市)。
一、60家银行(56家上市+4家非上市)理财业务情况剖析
虽然目前绝大部分主流银行已经将理财转移至旗下理财公司,但各银行在其年报仍披露了其合并口径的非保本理财业务规模(含理财公司与银行体系内的理财规模),因此本文所讨论的规模主要针对各银行合并口径下的非保本理财,并对部分理财公司进行讨论。
(一)理财规模合计达到24.66万亿,占整个理财市场的92%左右
1、截至2023年底,56家上市银行合并口径下的非保本理财业务规模达到24.66万亿,占整个理财市场的92%左右。这也意味着,非上市银行的理财业务规模合计为2.14万亿左右。考虑到,广发银行、恒丰银行、北京农商行与成都农商行等体量较大四家银行的理财业务规模分别为1665.15亿元、1203.45亿元、437.59亿元和736.54亿元(合计达4042.73亿元,同比分别变动-0.15%、18.76%、27.55%和3.80%)。
这意味着,其它中小银行的理财业务规模只有1.66万亿。
2、根据理财市场2023年报披露的信息,截至2023年底,共有258家银行机构和31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理财产品。扣掉上述60家银行外,意味着1.66万亿的理财业务规模由剩余198家银行合力贡献,分摊至每家银行的规模体量基本已经很小,即则基本可以认为剩余每家银行拥有的理财业务体量平均仅百亿元不到,大多为几十亿的体量。
(二)股份行理财业务规模超过国有大行,是2023年唯一保持正增长的银行
1、截至2023年底,12家股份行的理财业务规模合计达到119922亿元(10家上市股份行合计为11.71万亿),超过国有大行的89203.18亿元,即股份行在理财业务规模方面已经超出国有大行3万亿以上。
2、和2022年相比,股份行也是唯一保持理财业务规模总体正增长的银行。具体看,2023年国有大行、股份行、上市城商行与上市农商行的理财业务规模分别为8.92万亿、11.99万亿、3.51万亿和0.64万亿,同比分别变动-10397亿元、5832亿元、-992亿元和497亿元。
也就是说,2023年60家银行(含4家非上市银行)的理财业务规模合计达到25.07万亿,较2022年减少6054亿元,而国有大行、上市城商行与农商行均出现萎缩。
(三)28家银行的理财规模超千亿:18家全国性银行+8家城商行+2家农商行
1、数据上看,截至2023年底,有28家银行的理财业务规模超过千亿元,包括全部18家全国性银行、8家城商行与2家农商行(即上海农商行与重庆农商行)。
这里的8家城商行按理财规模从高到低依次为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上海银行、北京银行、青岛银行与徽商银行。
2、理财业务规模超过万亿的银行有11家,包括6家股份行与5家国有大行,按理财规模从高到低依次为招行、兴业银行、工行、农行、中信银行、中行、建行、光大银行、交行、浦发银行与平安银行。
(四)股份行逆袭:招行与兴业位居前二、中信位居第五,前15名中有8家股份行
单从规模来看,股份行在理财业务中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前三名有两家股份行、前五名中有3家股份行、前10名中有5家股份行、前15名中有8家股份行。具体看,
招行与兴业银行分别以25489亿元和22642亿元的理财业务规模分列全部银行第1和第2位,中信和光大银行分别以17284亿元和13123亿元的理财业务规模分列全部银行第5和第8位,浦发、平安、民生和华夏银行分别以10796亿元、10130亿元、8677亿元和5919亿元的理财业务规模分列全部银行第10位、第11位、第12位和第14位。
(五)城商行竞争激烈:长三角地区的6家银行与青岛银行表现出色
前面已经指出,目前有8家城商行的理财业务规模超过千亿元。不过这8家城商行的理财业务规模排序与总资产排序并不一致,可见相互之间竞争非常激烈。具体看,
1、按理财规模从高到低依次为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上海银行、北京银行、青岛银行与徽商银行,这8家城商行的理财业务规模合计为2.60万亿。
可以看出,这8家城商行的区域分布较为集中,除北京银行与青岛银行外,其余6家均位于长三角。
2、不过上述8家银行按总资产排序则分别为北京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徽商银行与青岛银行。可以看出,总资产更高的北京银行和上海银行在理财业务规模上位居南京银行、宁波银行与杭州银行后面,而总资产更高的徽商银行理财业务规模亦排在了青岛银行之后。
二、目前尚有4万亿理财规模未转移至理财公司:全国性银行1万亿、城商行超2万亿
(一)根据理财市场年报,截至2023年底,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以及农村金融机构分别仍拥有0.62万亿、0.45万亿、2.18万亿和0.99万亿的理财业务体量.这意味着,目前银行体系内仍有4.33万亿的理财业务规模未转移至理财公司中。显然,数据上看,未转移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地方性银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国性银行的万亿理财规模转移至旗下理财公司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二)就拥有理财公司的银行而言,招行、兴业银行、农行、中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上海银行、北京银行与青岛银行等14家银行已经将其理财业务全部转移至旗下理财公司,而工行、建行、交行与浦发银行等4家银行分别还有2495.79亿元、794.43亿元、709.29亿元和612.14亿元未转移(合计4611.65亿元),中信银行、邮储银行、华夏银行、徽商银行、广发银行、渤海银行、浙商银行、恒丰银行与重庆农商行等9家银行则未披露相关数据。(三)若以“半年度净利润与净资产的比例”这一指标来衡量的话,则发现大部分理财公司的经营情况其实还可以,理财公司ROE达到两位数的银行主要有杭州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青岛银行、宁波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华夏银行、交通银行等。
三、理财业务中,部分股份行与城商行成功脱颖而出,为其它银行树立了典范
(一)目前整个银行体系内仍有超4万亿的理财业务规模未转移,而中小银行体系内亦有超2万亿的理财业务规模未转移,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期大部分理财公司将极有可能把目光放在这个存量市场上,即争抢仍滞留在银行体系内的理财客户。
(二)在理财市场中,竞争非常激烈,我们看到部分股份行、城商行在与国有大行、股份行的竞争中已经脱颖而出(如股份行中的招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以及城商行中的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青岛银行等),可以说非常不容易。
(三)对于理财市场的理解,鉴于其资产端配置仍以固收类为主,且信用债占比较高,这意味着理财市场与债市、货币市场之间的关联性非常高,受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影响较大。与此同时,理财市场的投资者群体庞大,且风险偏好相对较低,在经济走弱或市场情绪低落阶段,理财市场通常会有比较好的发展环境;反则反之。
特别是,从理财资金信用债的配置方向来看,城投债的占比普遍较高,这意味着理财市场与城投债市场之间的相关性亦比较高,间接说明城投债市场对包括理财在内的整个资管行业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城投债刚兑一旦被打破,资管市场将遭受致命打击。
(四)从近几年的市场表现来看,曾经被寄予厚望的理财公司并没有超预期的表现,反而在债市调整中多次承压,无疑给理财市场带来了信心危机和转型压力。但是需要认识到,理财公司从银行体系中独立出来,与公募基金等机构在同一平台上竞争是大势所趋。可以预期的是,在这个竞争过程中,理财市场的集中度将会趋于上升,“强者更强”的格局不仅不会发生改变,可能还会不断被强化,且这种局面会反过来影响母行之间的竞争。
欢迎加入知识星球,有货有料有依靠,包含全部公众号文章的完整电子版(含被删文章)及其它有价值的观点与信息,且通常会早几天在星球发布、内容也会更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