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2 月 14 日,在备受瞩目的 2025 海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关村科学城集成电路流片补贴申报指南》正式发布。
这一举措聚焦海淀区从事集成电路设计业务的企业,最高给予单个企业 1500 万元补贴,旨在大力推动集成电路产业的创新发展。
此次发布的《申报指南》重点支持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开展多项目晶圆(MPW)或工程产品首轮流片(全掩膜)。在支持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开展多项目晶圆(MPW)首轮流片方面,对境内企业按照不超过产品流片费用的 50% 予以奖励,单个企业上限 300 万元;对境外企业按照不超过产品流片费用的 30% 予以奖励,单个企业上限 200 万元 。
在支持工程产品首轮流片(全掩膜)方面,针对不同制程和地区,补贴政策各有侧重。对境内开展先进制程(14nm 及以下)工程产品首轮流片(全掩膜)的企业,按照不超过产品流片费用的 30% 予以奖励,单个企业上限 800 万元;对在境内开展成熟制程(14nm 以上)工程产品首轮流片(全掩膜)的企业,按照不超过产品流片费用的 20% 予以奖励,单个企业上限 500 万元;对在境外开展先进制程(14nm 及以下)工程产品首轮流片(全掩膜)的企业,按照不超过产品流片费用的 15% 予以奖励,单个企业上限 500 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关村科学城集成电路流片补贴申报单位需在相关期限内开展多项目晶圆(MPW)或工程产品首轮流片(全掩膜),且产品流片合同已执行完毕,并在海淀区开展该产品产业化工作。若企业有多个产品符合多项申报条件可同时申报,不过
单个企业本年度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 1500 万元
。
集成电路作为科技发展的关键领域,是各行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基石。近年来,海淀区积极构建 “1+X+1” 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设计等新兴产业发展。早在 2024 年 8 月,海淀区就发布了《中关村科学城集成电路创芯引领行动计划 (2024-2026 年)》,为未来三年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明确了任务。此次《申报指南》的发布,是海淀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的关键一步,有助于推动地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降低设计企业流片成本,加快推进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海淀区集成电路产业已颇具规模,形成了以设计业为核心,涵盖封测、设备和材料研发的产业体系。区域内聚集企业 240 余家,约占全市一半以上,拥有 10 家上市企业、3 家独角兽企业、44 家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一区一带” 协同创新发展格局已然形成。此次新措施的出台,无疑将为海淀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巩固其在全市乃至全国集成电路产业中的重要地位。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实施,海淀区集成电路产业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在全球产业竞争中崭露头角。
半导体创芯网
半导体行业一手资讯、技术、热点爆料及分享!
特别提示:关注半导体创芯网公众号并回复“
芯片
”,
EETOP 半导体人才招聘服务平台,关注公众号,可以搜索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