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9012年了,看看各种热搜和话题榜,你会不时发现
“天价彩礼
”
“田园女权
”
这些词语仍是吸引人的主题,甚至三不五时还有一些“妇德”的沉渣泛起。
身为女性,面对财富、面对爱情、面对人生,应当如何选择?回看一百七十多年前,英国作家夏洛特·勃朗特已经交出了一份令世界女性动容的答卷。她的半自传体小说《简·爱》,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也被很多人奉为女性成长教科书:刚柔并济、独立自主,可以平凡但不必低落到尘埃,面对悲惨的命运不低头、自信自强,面对感情是遵从内心、不卑微。
一切该从简爱的故事开始说起。
自幼父母双亡的简爱,寄居在舅妈的家里。舅妈一家对她冷漠刻薄,让她受尽排挤和欺负。
听到这里,你可能以为这会是一个灰姑娘的故事,她任劳任怨,坐等仙女的光顾。
可惜那只是童话,现实里的简爱绝不是任人宰割的软柿子,她被伤害被侮辱却没有被打败。
于是仅有十岁的她被舅妈强行送往了孤儿院学校。
本以为摆脱了那恶毒一家的简爱应该被温暖,没想到这所孤儿院学校的条件更恶劣。
饥饿、暴力、瘟疫处处都在侵蚀着这里的孩子们。
而年仅十岁的简爱,伤痕累累,硬凭着一口气挺了下来。
就这么熬了8年,期间她失去了因为瘟疫离世的挚友,也失去了因为嫁人而离开学校的恩师。
她突然意识到,是时候该离开这里。
于是她在报纸刊登了应聘家庭教师的广告,受邀前往一所富人庄园为一位女孩担任家庭教师。
简爱终于走出了孤儿院学校的“囚牢”,开始走向另一种生活。
用史航老师的话说:
学校虽然各个方面都很不人道,但它就像游戏的新手村,不仅模拟生存,还让你学到点手艺,能够活下去。
要知道,当时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贫富差距巨大,阶层的划分愈发明显。女性更是成为男性的依附,谈独立简直是奢念。
孤儿院学校的日子虽然暗无天日,但好歹给了简·爱经济独立的条件。
学习到的一切,让她不会饿死,同时也丰盈了她的精神世界。
即便无法跨越贫富的悬殊,但在精神领域,她与一位体面的淑女并无二致。
所谓命运改变,知识在简爱的一生里扮演了无比重要的角色。
平等,是爱情的真谛
在庄园当上家庭教师的简·爱,终于开始了一种不被压迫和自由生活。
而且,她还在那邂逅了爱情,陷入了对庄园主人罗切斯特的爱恋里。
一个相貌平平,家室为零的家庭女教师,爱上一位长她20岁,拥有庄园及土地的绅士帅哥。
谈阶级,论地位,比相貌,差距都横亘在他俩之间。
这种不对等的情感,其实全书处处可见。
因为它并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准则,用咱们老话说不过就是“门不当户不对”。
说到这里,你似乎觉得有那么一些熟悉。
与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相似,如今的我们也处在高速发展的社会里。尤其东亚语境,买房成为男性成家的硬性指标,女性则必须成为主内的唯一代表。
功利性的“爱情”随处可见,说是谈恋爱,其实像招标,条件合适,性价比高,什么都得纳入参考。
简·爱如果放在今天,很有可能就是别人口中没什么姿色还想嫁入豪门的穷女人,哪哪都不行。
但简·爱傻吗?她一点儿也不傻。
她知道自己不够漂亮,没有钱,没有身份。
但她知道每个人都有爱与被爱的权利,在爱情之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在所有维多利亚的女人都在用婚姻来寻求保障的时候,简·爱明白,爱情向来无所谓贫富美丑。哪怕面对腰缠万贯的爱人,她依然坚持经济独立。
平等,这个在当时就足够大胆激进的观点,放在如今,依然只是一个许多人无法履行的空壳真理。
史航老师就说,爱情需要平等。这是似乎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一句废话。
但当你面对真正的爱的时候,还能想得起来平等,还能坚持平等,才是最重要的。
所有人都在忘记履行爱情的真谛是什么。唯有简·爱,将其贯穿于自己的生命。
兜兜转转,简·爱终于如愿迎来了与心爱男人罗切斯特的婚礼。
本以为故事就该皆大欢喜之时,简·爱却在结婚当日得知自己嫁的男人竟是一位已婚人士!
是该为爱接受罗切斯特有个精神病妻子的事实,还是该放弃这段背负谎言的豪门婚姻?或许你也可以代入其中,想想你的答案。
突破重重,好不容易终于与心爱之人站在婚礼殿堂的简·爱,竟然出乎所有人意料,毅然选择了离开。
有人会不解,好不容易拥有了想要拥有的一切,怎么忍心说走就走呢。
但当我们回溯简爱的一生才明白,她与生俱来的品质便是善良、独立且永不丢失自己的尊严。
史航老师就把简爱比作是山竹,外壳坚硬,里面却洁白柔软。她的一生都被世界打了折扣,希望爱情里一丝折扣都不要有。
看见了吗?她不仅不会在爱情里贪慕虚荣,也不会为爱情丢失应有的尊严与理智。
平等的观念在简·爱的心里,不仅是针对爱情,更是针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