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后台留言,太多毒饭提到一部国产剧。
有人说中了它的毒,也有人用“抄袭负分滚粗”对它一票否决。
今天刚好又是大结局,不说不行——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开门见山,对于这部仙侠古装偶像剧,Sir没有半点好感。
它成功的方面不少——
对热门IP的精准开发,对剧情套路的工业化组合,营销手法的娴熟操作。
唯独,与作品无关。
今天请来资深毒饭@九月华裳 ,她前不久才吐槽过《
古装剧女主除了爱情,就不能有其他追求吗
》。
对,这次又有一肚子话要说。
马上开火——
文 /九月华裳
毒舌电影独家专稿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抄袭仙侠大剧《三生三世》终于
(是的,终于)
收官了。
毫无悬念地在微博上又引起一波热议。
夜华为了保护“四海八荒”,也为了白浅,用自己的元神生祭了东皇钟,死了。
粉丝被虐哭。
素锦在接近尾声时“恶有恶报”,被白浅挖去双眼。
粉丝拍手称快。
其实看《三生三世》的过程中,我始终有种奇怪的感觉——
似曾相识。
这几年火爆荧幕、屡登话题榜的《古剑奇谭》《花千骨》《青云志》,再到现在热播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题材都是仙侠剧,而且它们还有着相似的配方——
千篇一律的情爱
主题
。
情节基本上是玛丽苏女主和N个男人眼花缭乱的情感纠葛。
比如——
《花千骨》讲玛丽苏女主花千骨和长留上仙白子画的爱情故事。
《青云志》抛弃了原著《诛仙》“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思想内涵,专注于正派弟子张小凡和鬼王之女碧瑶的爱情悲剧。
《古剑奇谭》则是男主百里屠苏和几个同性之间不可描述的“基情”。
如今《三生三世》继续谈情,给你掰女主白浅和夜华“缠绵悱恻的三世情缘”。
爱情当然是卖座主题,可问题是,糖发多了,观众也是会腻的。
爱情,绝不是
仙侠剧唯一可写的主题。
如果编剧和制作方只把目光锁定在情情爱爱上,仙侠剧的题材和内容就落入过度单一、肤浅的危险。
其实只要稍加对比,你就会发现,
十多年前的仙侠剧,无论题材还是故事,都要比如今的仙侠剧精彩得多!
比如《天地传说之宝莲灯》,里面也有沉香和小仙女踏雪的爱情。
但“救母” 无疑才是剧情的主线,主人公沉香几番穿越、历尽磨难,最后劈山救母一家团圆,描画无法阻隔的血肉
情亲
。
还有经典老剧《东游记》。剧中也有白牡丹对吕洞宾的痴情,可是更大篇幅表现的都是八仙之间的“
义
”——患难与共的知己之情,铲妖除魔、拯救苍生的人间大爱。
“
人间有情,八仙聚义”,逍遥天地
间的自在豁达,
才是这部剧最想表达的主题。
不得不提的,还有十二年前开仙侠剧先河的《仙剑奇侠传》。
著名的“天涯四大掐”之一的“
月灵之争
”,就是源自剧中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纠葛,话题争论十多年,至今不休。
但,这部剧从头到尾就只是在讲李逍遥、赵灵儿、林月如的三角恋吗?
当然不是。
这部剧被奉为经典,是因为:
它不仅关乎爱情,还涉及了友情、师徒情、家国责任,以及经历苦难挫折后的人生感悟。
深刻的内涵,把它与那些仅仅囿于浅薄情爱的仙侠剧完全区别开来,也奠定了它“
仙侠
剧第一经典
”的地位。
剧中林青儿、赵灵儿母女作为女娲后人,为拯救南诏国万千百姓,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
对家国社稷的责任
。
刘晋元和李逍遥之间既有友情,也有
情敌间的惺惺相惜
。刘晋元深爱表妹林月如,当得知表妹心属李逍遥,决定忍痛成全两人,还不止一次为李逍遥出生入死。
酒剑仙传授李逍遥御剑术,多次在李逍遥危难时出手相救,既是
师徒情
,也是
侠骨豪情
,这是每个仙剑迷心中最深的感动。
《仙剑》中感人至深的,何止是爱情?
那个人妖仙共处,有情有义的仙侠江湖,才是我们念念不忘,又回不到的过去。
从《仙剑》开始,中国仙侠剧已发展了十几年,制作上越来越成熟,特效越来越炫目,设定越来越庞大。
但,江湖气、人情味却越来越淡。
仙侠剧,本质上还是关于人的剧。
正常人的一生,除了跟异性谈恋爱外,与父母、兄弟姐妹、朋友等各种人际关系,自身生活的方方面面,难道就没有别的故事可挖?
仙侠剧在内容上的千篇一律就在于,架构是仙侠的架构,讲的却是再俗烂不过的玛丽苏故事。
这也就不难解释,如今仙侠剧的另一个怪相——
女配角正在变得越来越恶毒。
恶毒女配,不就是典型的玛丽苏剧人设吗?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两个女配
(玄女、素锦)
成为网友大肆批判的对象,也难怪,她们俩的作为就八个字:
忘恩负义,阴险恶毒
。
玄女逃婚到昆仑虚,得女主司音
(白浅学艺时的化名)
收留,她却勾引司音的恋人离镜,还用苦肉计盗取阵法图,害死女主的师父墨渊。
素锦对男主夜华爱而不得,就三番四次陷害素素
(白浅封印后的凡身)
,甚至害素素被夜华剜去眼睛、绝望中跳下诛仙台。
如此罪大恶极,愤怒的观众自然盼着素素跳诛仙台,开启上神模式,回虐恶毒女配。
甚至,#
素素跳诛仙台
#话题一度上了热搜,阅读量高达
8.9亿
。
在白浅血洗大紫明宫、玄女自挖双目并毁容的那一集,这样的弹幕层出不穷——
“简直大快人心!”
“杀了这个贱人最好!”
显然,大多数观众都认为,恶毒女配就该千刀万剐,死不足惜。
先不论这种汹涌的集体恨意,你难道不觉得这女配的下场,又
(为什么我要说又)
有点
似曾相识
吗?
从不久前《锦绣未央》中的李长乐,到最近热播的《大唐荣耀》中的崔彩屏,都是这种悲惨下场。
再往前追溯,《甄嬛传》中的安陵容、《芈月传》的芈茵、《武媚娘传奇》中的徐慧、《美人心计》中的聂慎儿······恶毒女配的结局,几乎是清一色的恶有恶报。
《芈月传》的芈茵
你们的编剧真的不是同一个人吗?
现在的观众,正在形成这样一种思维定势——
女配恶毒—女主被虐—女主逆袭/黑化—反虐女配。
可早些年的古装剧,不是这样的呀。
《武林外史》让人记住了那个一心复仇、为爱牺牲的幽灵宫主白飞飞。她临死前在沈浪怀中的深情告白,成了众多人心中永远的痛。
《大唐双龙传》里,比起超凡脱俗的女主师妃暄,很多人更喜欢女配婠婠,那个魅惑又痴情倔强的小妖女。
《少年包青天》的庞飞燕,咋咋呼呼中透着股刁蛮活泼,是天涯论坛不少人心底里的青春记忆。
女配即使是坏人,也可以
坏得有血有肉、惹人
怜爱。
记得老剧《大宅门》中,女配杨九红是青楼出身。在世俗眼光中,她是个破坏别人婚姻的坏女人,但电视剧却通过寥寥刻画,就让观众对她又敬又恨,又怨又怜。
当看到杨九红打算托付终身的男人,不敢给她名分,以致她和亲生女儿骨肉分离,逼得她上吊自杀时,你还会拍手叫好、表示大快人心吗?
当看到杨九红心如死灰,准备绝食自杀,你还会感到复仇式的喜悦吗?
同样地,很多人心中的经典港剧《金枝欲孽》,既让人懂得了尔淳老谋深算下的身不由己,也知晓了玉莹虚伪背后的母爱和脆弱。
这些角色来源于现实的生活,符合真实的人性——
好人也有阴暗面,坏人也有善良的时刻
。
她们绝不会像样板戏里的脸谱人物,只能在观众心中留下厌恶和泄愤的快感。
如今国产剧市场火爆,然而,
热播古装剧充满戾气,尤其反派角色越发脸谱化
。从讲述后宫勾心斗角的《甄嬛传》,到宅斗+宫斗至死方休的《锦绣未央》,再到如今“教”观众报复碾压敌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无一例外。
有人说,
一部电视剧的热播,往往反映特定时期人们的潜在心理
。
它们的火爆,除了热钱的涌入,也源于观众自己的喜爱。
这才是最让我感到心寒的地方。
我是Sir还有话说的分割线
从玛丽苏虐恋,到过度渲染的恶毒女配,Sir只能说《三生三世》是一部假的仙侠剧。
虽然它的设定宏大到没边——
张口闭口“开天辟地以来”、“四海八荒之内”,角色动不动就是成千上万岁。
但虚张声势的说辞并不能掩盖它
空洞又一再重复的套路
。
我们真的已经看腻了——
不管它披上的马甲是“四海八荒”。
是“天下”。
还是“全上海滩”。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