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罗娜在中国市场上已经运作了20年,在中国线下的啤酒市场上拥有一定的用户基础,平时去酒吧的人基本都知道科罗娜。
但是它的问题也非常明显——产品线太单一,只有一种啤酒,消费者所看到商品只有包装规格上的不同,207ml和330ml。
2015年4月24日,百威集团把科罗娜的店铺交到罗贞琳团队的手上,后者脑洞大开,玩起了产品的排列组合——科罗娜店铺所有的产品都是从墨西哥原装进口的24瓶整箱装,罗贞琳首先对单品进行排列组合,把两个规格的啤酒分别组成了3瓶、6瓶、9瓶、12瓶和整箱24瓶共10种产品。
店铺刚开张时,科罗娜主推过3瓶装以吸引新客,但是马上发现物流成本太高了,而且啤酒作为一种刚需,消费者购买时有自己的囤货周期,反而是12瓶装卖得比较好。
“我们主推的宝贝是330ml的11瓶装,我们定制的包装其实可以放12瓶啤酒,但是科罗娜啤酒比较流行的喝法是往瓶里塞一片青柠檬,所以我们会在其中一个空档里放两颗青柠檬。”罗贞琳告诉《天下网商》记者,这一举措对于科罗娜旗舰店区别于其他店铺的消费体验十分重要,虽然这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仓储和物流的成本(占总成本20%左右),但是罗贞琳认为这是值得的。
科罗娜天猫旗舰店中主推的330ml*11瓶装啤酒。
科罗娜旗舰店在全国有多个仓库,即使是啤酒这样的重物流产品都能在一到两天之内送达。
而科罗娜旗舰店所面临的难题并不止有产品的单一,像啤酒这样的标品,除了旗舰店,淘系内售卖科罗娜啤酒的商家非常多,而且旗舰店没有任何价格优势。
组合的方式也一定程度上化解了这个问题,11瓶装平时卖109元,搞活动的时候可以做到99元,低于100元的价位可以让消费者更快地做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