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吴晓波频道
“吴晓波频道”是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微信平台上进行内容发布的自媒体,涵盖视频、专栏和测试。视频部分与爱奇艺合作,每周四推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华尔街见闻  ·  博通暴涨,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凭什么? ·  3 天前  
正商参略  ·  “王妃”网红们,集体消失了 ·  3 天前  
陶博士2006  ·  241214 黑天鹅 ·  3 天前  
期货日报  ·  共期美好 |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吴晓波频道

吴晓波:在写作《腾讯传》的五年里,腾讯发生了什么?

吴晓波频道  · 公众号  · 财经  · 2016-12-06 07:06

正文



点击上图,成为会员
超过9万人在听
每天半元钱,听吴晓波说世界万千




写《腾讯传》的时间比原来想象的还要长,互联网颠覆性地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感谢这个时代,以及你的等待。


文/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1


《腾讯传》的创作始于一场危机。

 

2010年爆发的“3Q大战”是整个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一个重要战役,也可以说是PC时代最血腥的“最后一战”。这个里程碑式的事件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马化腾的性格,使他重新思考腾讯的平台策略以及公共属性。




2011年,大战刚刚尘埃落定,腾讯五位创始人中的两位——张志东和陈一丹来到杭州找我,他们提出,希望能够由我来创作一部腾讯的传记。这其实代表着腾讯开启了一项新的发展战略,马化腾已经开始考虑“腾讯要如何走向开放”这一命题,他希望把公司打开来,能够让研究者来了解它的历史。


在2010年底,马化腾宣布腾讯进入“半年战略转型筹备期”,紧接着在北京、三亚及杭州等城市举办了10场主题为“诊断腾讯”的研讨会,有共计72位互联网专家与会,帮助腾讯寻找问题和提出建议。而腾讯向我提出创作企业史的邀约,正是在开始实施开放式战略的这一当口。




在此之前,我做过很多公司案例的研究,特别是在2007年,我们的团队研究过阿里巴巴并出版了其第一本官方传记,因此当我得到腾讯的邀约时,不禁欣喜于能有机会看到另外一家中国最好的互联网公司,再一次进入互联网产业的核心地带。

 

2


出乎我预料的是,《腾讯传》的创作难度比我想象的要大很多。


深圳腾讯总部的档案室仅一百多平方米,平常只有一位女士默默地管理着。在那里,窗明几净,最多的资料是剪报册,从2000年开始,腾讯委托一家剪报公司每月把各类媒体的报道编剪成册,然而到2006年以后,大概认为没有什么用,连这项服务也暂停了。


腾讯的会议几乎没有做文字纪要的传统,更不要说什么影像资料,能够收集得到的档案都分散于各级管理部门的主管手上,几乎所有人都告诉我,腾讯是一家靠电子邮件来管理的公司,很多历史性的细节都留存或迷失于参与者的记忆和私人邮箱里。绝大多数的腾讯高管都是技术出身的理工男,他们对数据很敏感,可是对于我所需要的戏剧性细节则一脸茫然。




这似乎是一家对自己的历史“漫不经心”的企业,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觉得这样的状态“挺好的”。一位高管对我说:“互联网公司的人都是这样的,对于我们来说,昨天一旦过去,就没有任何意义,我们的眼睛从来只盯着未来。”

 

更要命的是,腾讯的业务条线之纷杂是出了名的,连马化腾自己都在微信朋友圈里很不好意思地说:“每次向领导讲解清楚腾讯的业务模式,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一段时间,我每访谈一个事业群的总裁,都先要请他在一张纸上把管理和业务架构图画出来。有一次,我问主管人力资源的高级副总裁奚丹:“腾讯到底有多少产品?”奚丹说:“这个问题恐怕连Pony也回答不出来。”

 

这一切都是我在2011年着手创作本书时,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在过去的五年多里,我走访了六十多位腾讯的各级管理者,并进行了多轮次的百人级外围访谈。所以,本书的创作既是一次大规模的“田野调查”,同时也是现场即景式的目击记录。本书原定的出版时间是2013年底,那是腾讯创业十五周年的纪念时刻,然而,我一直到三年后的2016年底,才算勉强完成了全部的创作。




3


就在我创作腾讯传的这五年里,腾讯本身也发生了未曾预料的巨大变化——微信的崛起、组织架构的两次大调整、战略上的升级和激烈的企业扩张。过去的五年里,腾讯的市值由600多亿美元变成了2000多亿美元。有朋友开玩笑说,你当年不应该接下写书的工作,而应该赶紧购买腾讯的股票。

 

更深刻的变化则在于腾讯的产品部分。当我开始写作《腾讯传》的时候,微信的注册用户量大概是3000万左右,还不是一个战略级的产品,但在随后的几年里,它的光芒掩盖了互联网领域里的一切其他创新:它从无到有,平地而起,以令人乍舌的狂飙姿态成为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工具明星,它不但构筑起QQ之外的另一个平台级产品,替腾讯抢到了移动互联网的第一张“站台票”,更让腾讯真正融入了中国主流消费族群的生活与工作。而腾讯的市值能够达到今天的高度正是因为有QQ和微信两个大的体系存在。

 



第二个变化,腾讯的资本战略发生了重大的调整。2011年之前,腾讯几乎所有的并购行为都是控股性的,通过全资收购去把被收购方变成腾讯的一部分。而到2011年以后,腾讯开始成为中国互联网领域最激进的并购者,其中大部分是以参股的方式来完成的,从而使得腾讯的流量能力和用户能力在资本市场上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第三个变化,我认为是腾讯的整个开放。到目前为止,腾讯还不能算是一个完全的开放性公司,或者说“开放”本身在今天的互联网行业中还是一个被持续讨论的话题。但是,腾讯至少在平台的意义上进行了很多开放性的尝试,推出了Q+,微信也正是以一种开放的去中心化的姿态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和成功。


4

 

每一次创作都是遗憾的艺术,我们永远无法穷尽事实的真相,或者说,事实在被文字重新编织的时候,便已经忍受了选择、遗弃乃至扭曲的过程。尤其是在非虚构的企业史创作上,一个被遗漏或未被观察到的细节,就可能让一段公案得以重新解读。总体而言,一家企业的存在价值是产业繁荣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我所能保证的是细节和数据的真实,其中若有漏失,过错全部在我。

 



我要感谢腾讯以及马化腾对我的工作的支持。从一开始,他们就承诺彻底地开放,我可以约谈公司内部的任何人和部门,他们也不会对我的创作观点予以过多干涉。在五年多时间里,我感受到了这家公司的坦诚,也能够体会到他们在前行中的激越、焦虑与彷徨。


事实上,在我开始写作《腾讯传》的时候,可能正是在腾讯创业18年的历程中最凶险的时刻之一。“3Q大战”令腾讯精力交瘁,虽然在法律层面上获得了胜利,但是在舆论方面却遭到了巨大的质疑。而在更辽阔的互联网世界里,一个莫测的新时代正在迅猛地拉开帷幕,更强大的对手已经在另一条地平线上出现了。


移动互联网的大门轰然打开,新浪微博的上线时间早于腾讯微博整整8个月,这对于一个战略性产品来说,几乎是难以追赶的距离。因此,微信的诞生是一个偶然,也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腾讯提出的八字诀“小步快跑,试错迭代”是互联网企业真正的秘密之一,这八个字在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领域里面是不存在的。但是在互联网领域中,每一个产品在诞生的时候都是不完美的。

 

在腾讯,有一种灰度文化,就是允许大家能够犯错误。一家企业、一个团队如果不会犯错,也就根本没有进步的动力。不得不承认,互联网公司确实创造了一种新的创新哲学和公司哲学,并已经慢慢被引入到了今天的“互联网+”,渗透到所有的制造业中。


当然,不可能每一家企业都变成互联网公司,但是每一家企业都可以变成拥有互联网思维的公司。


这可能就是我写作《腾讯传》或者研究腾讯的一个有意义的部分。

 

最后,要感谢互联网,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它如此颠覆性地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也如此深刻地改变着我们这个进化缓慢的国家。我们受惠于它,自当有记录它的责任。



感谢这个时代,以及你的等待。

 

千呼万唤始出来,今天,这本腾讯官方授权,历时五年,耗费吴老师心血最多的《腾讯传》正式在吴晓波频道全国独家现货发售,限量1万册。

 

昨天吴晓波频道会员同学们的抢书热情远超小巴预期,《腾讯传》独家版现货仅剩7000册,若你想成为最先读到《腾讯传》的万分之一,点击下方按钮,立即购买。

购买



小巴互动

腾讯的18年,也是我们这一代人最早接触互联网到的18年,第一次使用QQ,第一次使用邮箱,第一次玩QQ空间,第一次玩QQ宠物,第一次用微信,分别是什么契机,这期间又有什么难忘的故事。

 

在评论区留言说说你第一次用的是腾讯的什么产品,它是怎么陪着自己成长的?小巴会选出排名最高的前10位同学,你们购买的《腾讯传》将升级成吴老师亲笔签名的版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