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铅笔经济学
铅笔经济研究社,成立于2006年,是非盈利性的民间社团。我们的核心观念是市场经济、法治、有限政府、古典自由主义。我们致力于在中国社会宣扬和推广这些观念。同时,我们努力研究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现实,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日人物  ·  连微商都嫌弃玛莎拉蒂了 ·  14 小时前  
环球人物  ·  拜登进军好莱坞,牵出大佬背后的大佬 ·  昨天  
江苏新闻  ·  -12℃!有严重冰冻!江苏开启速冻模式! ·  昨天  
度房苏州  ·  初五 | 接财纳福 人财两旺!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铅笔经济学

李子旸:特朗普为什么要对中国打贸易战?

铅笔经济学  · 公众号  ·  · 2024-07-08 12:30

正文

4100 12



特朗普为什么要对中国打贸易战?这个问题的答案好像很简单:是因为美国想要遏制、打压中国的发展。

我们国内,从官方到民间,对这个问题基本上就是这样理解和判断的。对贸易战的对策、对美国的反制,也是基于这个理解和判断。既然你不怀好意要打压我,我也就不客气了。

这种理解判断和相应的对策,不能说是错误,但并不准确,没有抓住贸易战问题的核心。也正因此,应对美国的贸易战,我国整体上是被动的,除了见招拆招的反制,没有掌握局势的主动权。

那么,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他的目的不是打压中国么?



在贸易战的问题上,强舸的《美国困局》一书,提醒我们注意一个常见的误区。这个误区就是:研究美国政治时,过分强调中美关系。

对于那些仰人鼻息、靠别国保护的小国来说,对外关系是重要的,甚至事关生死。但对大国来说,内部问题永远是第一位的。对外关系再重要,也不如内部问题重要。

美国是如此,我们中国也是如此。

因为 “研究美国政治时,过分强调中美关系”这个误区,所以用中美关系研究取代了对美国国内政治的研究。这就造成了盲区,对美国国内政治趋势了解不够。

特朗普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固然有遏制中国发展的想法,但那不是主要的。实际上,包括美国国务卿在内的多名美国官员多次表示过,无意遏制中国发展。我们认为那是在撒谎和欺骗,其实,这些话不全是撒谎,有真实的成分。

那么,特朗普为什么要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呢?

特朗普的竞选主张中,有两条在美国深入人心、深受欢迎。一是 “把工作带回美国”;二是反对非法移民。贸易战就是为了落实“把工作带回美国”。

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进程中,美国大量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把工厂搬迁到海外 ——其中很大一部分来到我们中国。我们中国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其实相当部分来自在中国的美国企业。

对于这些美国企业和中国来说,这是资源的优化组合,是双赢;但对那些美国工人来说,则是全输。他们因此失去了体面的工作。 2001 年以来,美国近 6 万家工厂关闭,流失了 420 多万制造业工作岗位。

美国的五大湖区,因为湖泊水运带来的低廉运输成本,曾经是美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后来,大量企业迁走或者破产,原来的工业区,成了遍布锈蚀厂房的废墟。这几个州,被称为美国的 “铁锈带”。

美国的 “铁锈带”各州

过去,这些工厂的工人,是美国民主党的支持者。民主党的传统是支持工会和工人运动,帮助工人争取权益,所以得到了工人支持。但是,随着这些工厂变成 “铁锈”废墟,民主党的支持工会,也就没有意义了。

同时,民主党支持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对美国企业搬到海外很少干涉。这就得罪了这些工人。当特朗普提出 “把工作带回美国”时,这些工人可算遇到贴心人了,感激涕零之下,纷纷把选票投给他。特朗普 2016 年大选胜利,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赢得了“铁锈带”的蓝领工人选票。

“铁锈带”的威斯康星州、密歇根州、宾夕法尼亚 ,是多年的铁杆蓝州(蓝州支持民主党,红州支持共和党)。在 2016 年大选中,这三个州居然倒向特朗普。民主党的根据地,被特朗普夺走了。



特朗普不但和中国打贸易战,而且几乎和所有贸易伙伴打贸易战。墨西哥、越南都曾遭到特朗普的严厉抨击。这就是因为,特朗普发动贸易战,目的在于,用加关税等手段,让那些迁到海外的美国企业无利可图,只好搬回美国,这样,就能实现 “把工作带回美国”了。

那么,问题来了。美国企业外流,减少本土工作岗位,损害美国工人利益。这个事,民主党看不出来吗?他们为什么不在乎这个?

民主党是这么盘算这个事的。他们也知道,自由贸易、企业自由搬迁等等,必然损害美国蓝领工人的利益,但对美国金融资本、高科技、农业等有很大好处。他们觉得,金融业、高科技、农业的收益,足以弥补工业的损失,绰绰有余。既然利大于弊,那没必要阻拦了。

对于美国国家整体来说,这么算账,是对的。这也是美国这么多年经济整体一直增长还不错、有时还挺快的原因所在。自由贸易促进各方利益,这个经济学原理是正确的。美国是自由贸易的受益者。

可是,虽然对国家整体有利,但 “铁锈带”工人的损失,并没得到相应的补偿。在整体受益的情况下,本来不难实施有效的补偿政策,但美国政府并没做好这件重要的事。自由贸易的收益,绝大部分都被金融界、科技界拿走了。作为代价承担者的美国蓝领工人,成了“被遗忘的人”。

据统计,美国每年从全球化中获得的收益高达 1 万亿美元,代价只有 500 亿美元。可这 500 亿美元,主要是由制造业的蓝领工人承担。对这些人,美国政府也有一些补贴、资助项目,但投入的资金,每年只有 40 亿美元。

1 万亿, 500 亿, 40 亿,这三个数字,生动体现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自由贸易、企业自由搬迁,各种资源优化配置。这些事情本身没有错。这些事情,确实能给国家整体带来很大收益。但是,凡事都有成本。自由贸易的成本,在美国国内没有公平合理地分摊,结果,现在在美国,越来越多的人大力反对自由贸易。

民主党的 “另类”桑德斯——曾经和希拉里竞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就以反对自由贸易著称。他明确反对美国和所有其他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认为这些自贸协定严重损害了美国蓝领工人的利益。桑德斯因此在美国有了一批死忠粉,其中年轻人很多。这些美国年轻人正是全球化冲击的受害者。

虽然桑德斯和特朗普分属民主党和共和党,桑德斯也很反对特朗普,但他们二人在 “反自由贸易”这一点上,倒是心心相印,惺惺相惜,很有共同语言。而且,正是由于桑德斯不可小视的影响力,拜登 2020 年打败特朗普当选总统后,却基本延续了特朗普的贸易战——包括对我国的贸易战。

深受美国年轻人支持的桑德斯

可见,美国的贸易战,根本原因在于美国两大社会集团的矛盾和斗争。一方是全球化的受益者:金融资本、高科技、农业等等;另一方是全球化的受害者:美国制造业的中小企业和蓝领工人。

特朗普把 “被工作带回美国”,切中了美国社会的现实问题,提出了易于传播的口号,因此在美国深得人心。但是,“把工作带回美国”真能实现吗?再有,美国国内原因激发的贸易战,我国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呢?



事实上,特朗普在总统任上,确实增加了很多工业工作岗位。比如,他不顾环保主义者的抗议,重新启动了美国国内被关闭的煤矿。很多煤矿工人因此又有了工作。这些工人也就成了他死心塌地的支持者。

同时,为了实现 “把工作带回美国”,特朗普一方面对包括我国在内的贸易伙伴大打贸易战,另一方面,时不时就敲打那些搬到海外的美国大企业。这种敲打对企业的压力,很大。别忘了特朗普在美国的巨大权势。

在政治上,特朗普支持谁,谁就能胜出,喜欢谁就是谁;在经济上,特朗普对企业也威力十足。往往他在推特上点名批评哪个企业,哪个企业股价立刻就会暴跌。

在这种巨大压力之下,一些搬到海外的美国企业也正在想办法搬回美国,至少摆出了姿态。 2018 1 月,苹果公司宣布把 2500 亿美元巨额资金带回美国,为此不惜缴纳 380 亿美元的税款。苹果公司把这么多钱带回美国,显然是想要在美国本土投资产业。微软公司也把上千亿美元汇回国内,为此缴纳了 138 亿美元税款。

不过,从整体上来说,美国海外企业重返美国,远远没成气候,规模和特朗普预期和想要的,差很远。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美国国内的投资环境,包括工人素质、法律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经过多年废弛,已经很难满足企业的要求。企业勉强搬回美国,很多就干不下去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化三尺,也绝非一日之暖。基本上可以说,特朗普的 “把工作带回美国”,只是稍有进展,并没能从根本上改善美国社会的这个大问题。况且,特朗普只干了四年,就黯然下台。贸易战虽然还在打,但美国海外企业感受到的压力,小多了。

2024 年,特朗普再次竞选总统。胜出的可能性极大。这次选上后,特朗普一定会继续“把工作带回美国”,毕竟,这是他竞选的核心主张,也是他得到民众支持的原因所在。他不可能在这个核心问题上做出什么大改变。



那么,对贸易战,我们中国怎么办?

首先,要明确的是,因为贸易战主要来自美国国内不同群体之间的斗争,而这种斗争,不可能很快斗出结果,必将是长期的。因此,贸易战也必将是长期的。就算关税等等有所改变,但美国政府施压海外企业,要求他们搬回美国,这件事将长期存在。这件事在,贸易战可能会改变具体方式,但不会停止和消失。

因此,对贸易战,不会有很快见效的解决办法,要做好 “打持久战”的准备。

其次,如果美国贸易战就是针对我国,就是要遏制打压中国发展,那我们的对策只能是针锋相对,以牙还牙。可是,既然贸易战的主要原因来自美国国内,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更有针对性、更高级的对策了。

这个对策现在实施起来很难,甚至不可思议,但从长远来看,很可能是唯一的解决之道,那就是,用各种办法让美国人接受这个现实:要想解决美国国内那些大问题,美国恰恰要和中国合作。中国是美国解决这些国内难题的最好帮手。

特朗普的 “把工作带回美国”,态度很坚决,力度也很大,不惜和所有贸易伙伴争吵不休,甚至“大打出手”,但实际效果并不显著。原因就在于,发展制造业,不是砸钱那么简单。

美国多年放弃制造业,相关的知识荒疏太久,都忘了应该做什么了。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经验恰恰极为丰富。招商引资、建设工业园区、政府配合企业共同发展,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等等,这些知识和经验,在全世界范围内,我国要说是第二,那是没人敢说第一的。

因此,美国要真想 “再次伟大”,只靠他们自己,是没戏的。他的那些盟国小弟,也帮不上忙。美国唯一的出路,就是放下架子,虚心向中国请教,寻求和中国的全面合作——就像我们当年虚心向美国请教、寻求和美国的全面合作一样。

否则,美国的 “再次伟大”,就注定只能停留在纸面上,成为一个政治噱头。特朗普纵使再有决心,但他能做到的,也很有限。即使他这次成功胜选,也无非再有区区四年时间而已。四年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干不成多少大事。

当然,这只是一种蓝图式的设想,真想实现,需要很多很多努力,道阻且长。而且,说实话,对我们中国来说,这个目标,能实现更好,不能实现,也无所谓。无论美国再怎么打贸易战,对我们来说,也是癣疥之患。正如本文前面说到的:对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国内问题永远是第一位的。

把我们国内自己的事情办好,已经足够。

强舸:《美国困局 ——“新右翼”的兴起与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4 6 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