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ijingjie」可快速关注我们
《境界》
独立出品 【人物】
文
|
文道 刘阳
早年性侵
带来的
羞耻感
一直啃噬
贝宁顿
的心,
他勇敢
唱
出
挣扎引来万人风靡
。
但摇滚产业并不关心你是否痊愈,反正你活着是传奇,死去成神话。当喧嚣停歇,灵魂的
忧伤
扑面
。
他已尽力,他无法唱出他没有得到的治愈。小病可玩摇滚,他这个当量的问题,谁能做拆弹手?
当无数乐迷得知著名美国摇滚乐团林肯公园(Linkin Park)主唱查斯特·贝宁顿(Chester Bennington)突然离世的消息,回头找出今年5月他们最后推出的第7张专辑《One More Light》,人们这才发现“听这张专辑像是他的遗书”,10首歌曲曲悲观,尤其是《Nobody can save me》(没人能拯救我)、《Good Goodbye》(好好告别)、《Heavy》(沉重)、《Sorry for Now》(抱歉)。
其中,在《Nobody can save me》里,贝宁顿唱道,“我悬宕在边缘,想驱赶心中的黑暗,因为没人能拯救我”、“我想彻底清醒,摆脱过去,只有我可以救赎自己”。7月20日上午9时许,41岁的他在加州的住宅内自尽。
之前,林肯公园可以说载誉无数:五次获得全美音乐奖,两获格莱美奖,五次赢得MTV欧洲音乐大奖。2007年林肯公园第一次在上海举办演唱会,上万中国粉丝在虹口体育场从头一直跟着唱到尾。央视《天下足球》、NBA直播赛场、电影《变形金刚》、以及在多款竞技游戏中,都可以听到贝宁顿的歌声非常提气地响起。
“没人能拯救我”
在音乐和接受媒体采访中,贝宁顿从不掩饰自己的伤痛,似乎每个话痨,无论他在不停歌唱,还是终生写作,都必须拥有一个难以消化的童年。
1976年3月20日,贝宁顿出生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母亲是护士,父亲是警察。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10岁时他发现,父母一直对他隐瞒,原来2个姐姐、1个哥哥和他是同父异母的。他还没有适应,新情况又发生了,几个月后在他11岁的时候,父母离婚,他被判由父亲抚养。
这还不是最狗血的,贝宁顿在受访时坦承,他从7岁开始遭到一名熟悉的成年男子性侵,之后他曾考虑过自杀。“每当我回想起自己年少的时候,想起我被骚扰的童年,想起那时身边发生的那些可怕的一切,我就不寒而栗。”他不敢寻求帮助,因为怕被误会是同性恋或说谎,这样的性虐待持续到13岁。而他的父亲竟然就是专门负责儿童性虐待的警察。
在学校他经常受到排挤和嘲弄,唯一的几个朋友也因为天灾人祸相继去世。这些理由足够充分了,让贝宁顿在整个青少年时期都觉得自己是个怪胎。在多重打击下无处宣泄,无人关心,最终选择沉迷于大麻、鸦片、可卡因、冰毒和LSD等药物。他承认自己曾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极其严重的酒鬼”。17岁时,当他和妈妈在一起生活后,妈妈才发现了他酗酒嗑药的行为。
后来他找到了音乐,在谈到2009年推出的主打歌《My Suffering》时他说:“这首歌完全就是当药物以及酒精成瘾后,我私生活中付出代价的感受,我完全把这些负面感受都丢进这首歌里,帮助我麻痹所有的痛,让这些痛都融入到我的音乐里。”
林肯公园陪伴安慰了无数人的青葱岁月,其粉丝的庞大足以证明,悲剧在每个人的生命中是注定发生的而非例外,世界上没有人能避免生命中那些充满哀伤、失败、残酷的事件,因为是人心中的罪恶带来彼此的伤害。乐队成员麦克说:“我们的音乐主要的诉求不是嘈杂和侵略性,对于我来说,音乐仍在记录我们这一代人的现实与挣扎。”
贝宁顿歌唱的热情来自伤痛,痛苦中蕴含着强大的能量推动一个人前进。而对于现代唱片工业来说,“我能够把这些感觉当作写作和歌唱的对象。这些词句卖了几百万张唱片,得了两座格莱美,为我赚到很多钱。”贝宁顿甚至有些庆幸自己的这些经历,“这一切其实蛮酷的,我不是说当一个酒鬼很酷,而是这些感觉,让我可以真正地写出这些音乐,可以痊愈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然而摇滚产业的规律是寡情的,人们其实并不关心你是否能在音乐中得到痊愈,它甚至制造一种假象,让人以为真的可以从摇滚乐的创作和欣赏中通向痊愈。摇滚产业给一代又一代青年提供的其实是一个闭合的线路,里面没有作为救赎所必需的他者存在的必要和空间,因为反正你活着是一个传奇,你死去也会成为一个神话。如果人们真正拿你所唱的当真,他们怎么能无动于衷,只是买张唱片纪念你了事?
贝宁顿并非不清醒,在歌曲《Numb》中,他唱道,“我已经厌倦了你期望我变成的那个样子,苍白的伪装下,是信仰沦失的灵魂。我变得好疲惫,却更警觉,也许我终将失败。但是我明白,你我终究是殊途同归,因为你也经受着让他人深深失望的折磨和痛楚”。只是他无力摆脱,他说,“摇滚乐有它的多面性,它会让你看到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亦会让你亢奋、盲从”。他离开过乐队,后来又回归,直唱到无法坚持,被他所唱出来的东西逐渐吞噬。
贝宁顿可以并且已经尝到了赚得全世界的滋味,但也仅此而已。在这个人们热衷于观看罪在彼此生命中的作为、直播伤害、消费痛苦的世代,心灵健康是最奢侈的。
贝宁顿的全家福
摇滚圈的精神领袖同在黑暗中挣扎
20世纪以来人类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对政治或革命的失望、对体制的厌倦,以至于几乎一代人在摇滚乐出现时欢呼自己获得了心灵的释放。既然用枪革命、用自由贸易来革命,都被看透原来是一出骗局,那么青年们,用音乐来革命、用性来革命!于是所有不被传统接受的出格之事,反而都被看作是合乎道德的英勇行为。
在美国南加大哲学系教授、灵修大师魏乐德的眼中,现代社会更深层次的问题是灵性的问题,但自从披头士乐队开始,一切都不再一样了。“媒体上的‘性和暴力’只是症状而已,绝不是问题的核心”,问题的核心是人们把尼采、约翰·列侬等人奉为精神领袖,以他们为世界的真光。
“他们用自己的‘艺术’推动‘更高尚’的道德观,取代他们眼中的‘建制’。这是当代生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黑暗被说成光明,又被利用艺术手法描绘成光明。……即使横扫流行文化场景的最卑劣、最狂怒的‘音乐’,都带着一份道德优越和自义,表现得那么明显,又随处可见,以致大多数人都看不透它的底蕴。”
尽管贝宁顿曾经在接受《卫报》采访时说,自己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嘶吼了,但他再次在2014年的专辑《狩猎派对》(The Hunting Party)中释放内心的激荡,执着于将沮丧、痛苦和孤独转移到音乐中宣泄。人们常说,音乐有治愈人心灵的功能,即使这种功能存在,显然也只是创可贴的广告词而已,如果你的伤口已经溃烂成洞,就别再沉迷于这种肤浅的安慰了,它并不能给人的生命带来真正的改变。
当喧嚣停歇,忧伤的仍然忧伤,羞耻的仍然感到羞耻。不必强求林肯公园,贝宁顿已经尽力了,他不能带给你我他自己还没有得到的治愈。他已经尽力了,只是走错了方向。小病可以玩玩摇滚解闷,他这个当量的问题,只有上帝能做拆弹手,不然把自己炸飞是迟早的事。
摇滚乐不能救我们,摇滚圈当然也不能救我们,因为圈里的朋友们同在黑暗中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