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武汉楼市动态
看点别家没有的!每天精准解读武汉房价、楼市、政策动态,资深大咖为你提供投资置业建议。专注武汉本地房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本地宝  ·  2025惠购湖北消费券第四批领取时间表! ·  2 天前  
武汉本地宝  ·  武汉元宵节8个亲子好去处推荐! ·  2 天前  
武汉本地宝  ·  家长快看!武汉五区幼儿园入园体检指南来啦! ·  3 天前  
武汉本地宝  ·  武汉本周消费券领取时间一览表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武汉楼市动态

武汉80后,到底有多苦?

武汉楼市动态  · 公众号  · 武汉  · 2019-02-12 12:53

正文


置顶我,获取「独家」武汉楼市资讯


NO. 1|壹

之前写的《2019,你不要后悔》,一位小伙伴深有感触。



但意外同时发生:“昨天下午2点突发疾病,本来已经准备出发去吃老人精心准备了三天的年夜饭,突然眼前发黑,回过神来已经失去了行动力,到现在我还只能躺着不能动,现在再来看阳光老师这篇文章很有感触,不止2019,有生之年都别做会让自己后悔的事。”


她的情况非常严重,叫了救护车去医院,然后CT, 椎间盘突出,腰椎退变,骨炎 。预计要躺15天,然后继续治疗。



她在的新媒体平台,已经做到所在城市的第一。


很不容易。


这是只有自己人才懂的价值意义,但同时也是一种激励与无形的自我要求。其实, 她的确是一个对自己很有要求的人


我也有一些在IT行业的同学,十多年来很少聚,因为真TM太忙了。在运营商、华为中兴烽火,在规划设计院、工程公司,大家无论在一二线中心城市,还是在三四线,抑或在老家,能畅快的电话、上网,微信抢红包,源于背后无数精密的通信系统、光纤传输系统、无线基站、数据中心机房,这些背后,是无数通信人的不日不夜的工作、值班与维护。


当然,大家明知道要劳逸结合,要规律锻炼,工作一会儿就要“强迫”自己起身,动一动,避免长时间一个姿势。但无论是我,还是这位大年初一就去医院的小伙伴, 恐怕都把这些“明知道”抛在脑后


工作起来,就不知道时间了。等忙完,身心有点被掏空的感觉。


还有力气运动锻炼?


NO. 2|贰


颈椎这东西,我是知道的。


基本上治不好,只能缓解。


推拿、理疗、针灸、艾灸,或其他林林总总的手段,往往是阶段性治疗,然后缓解好一阵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正常工作,马上又恢复了。


头,怎么都痛,不知道往哪搁;

经常性偏头痛;

手指无法自如;

半侧身体几乎瘫痪,要花很多气力才能恢复;

有时坐着,半天起不来。一站起头,就头昏。


城市里,尤其编辑、记者、教师、研发人员等,或者说工作的人,大部分受此困扰。(现在看文字的你,是不是?)


十多年来,还从来没有一天我是不带着电脑包的,安全感使然,总觉得随时会发生一点事,至少有准备。因此长期形成习惯,手机、网络、笔记本随身带,这么多年下来,脖子、颈椎、腰椎等,早就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劳损点。由此,我也成了重度推拿上瘾者。甚至久病成良医,推拿手法也还可以……穴位准,下手轻柔兼有力度。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健身、运动,尤其跑步?


各种跑团也此起彼伏,甚至带有强烈的品牌与社交感,即便很多不跑步的也加入了跑团,因为能认识有头有脸的人物。


跑步的初衷,并非社交。但已经是席卷中国的一股潮流,本质上, 在于城市中产试图夺回对身体的控制权。


▲ 高房价掏空武汉年轻人的积累


快节奏、高压力,无休无止的应酬,不分昼夜的琐事,能把人的身体掏空。是的,我们越来越失去对身体的掌控能力了。


  • 过去,人们用身体与气力劳作,取得收入;

  • 现在,我们更多用头脑、智慧,取得收入。


身体的作用大为减少,某种意义上,只起到形体美观、用起来好使(比如二胎等)以及兜底的意义,少生病,别添乱,旅行时能不拖后腿。


2018年,我有3张健身卡,工作地点旁一个,家旁边一个,市中心很便捷的综合体一个,原本以为可以无缝连接、随时随地健身,但这三个地方,最后一次都没有去。


2019年要做什么?


其实很简单,唤醒身体与内在的精神。2019年,最年轻的80后也已经30岁了,而最老的80后快40了。 35岁之前,死命的作,人找病;35岁后,病找你


NO. 3|叁

事实上,80后是中国一个比较独特的群体。


1982年把计划生育定为国策,这也改变了中国未来走势。整个80后,这一代,整体上失去了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的认知,80后年代出生的总人口,远多于70后、90后,人数众多,但却是一个一个孤立的。


80后的成长轨迹,恰好是改革开放与城市化的启端


  • 对于城市家庭,80后是小太阳,见识、视野格局明显超越前辈。

  • 对于乡村小镇,80后的差距巨大,有的80后还和父辈一样贫穷。



80后的撕裂性最为明显,有的玩小霸王学习机(游戏机?),有的玩泥巴、弹珠。


大学同学,有的都有几家上市公司了,身价百亿。有的同学,甚至还在为买城市第一套房而努力。一切皆现实。 生活对于这个群体一直在开玩笑 ,上小学时大学免费,上大学时小学免费;买房时工资不高,工资高了房价更高;单位90后有房有车,有的80后还在攒首付。


其根本原因就是80后几乎是第一批独生子女,基数非常之大,需求众多,“逼得”社会上的一切——供应的科教文卫、住宅、资源等,全面趋紧、上涨。


(1)80后去买房,房价大涨;




(2)80后去医院,三甲医院拥挤如潮;



(2)80后的子女长大,去买学区房,学区房暴涨。


▲武汉排名靠前的重点小学以及对口的部分小区房价


研究80后和80后的选择,就能自然理解中国各行各业的兴衰浮沉。毕竟,这是中国史无前例的一个群体,80后的集体抉择、竞争与贴身肉搏,决定了资源的供不应求。


1999年,第一批80后上大学。从此,他们的人生都变了,也改变了各个城市。


1999年,北京人口1257万;

2018年,北京人口2154万。


1999年,上海人口1567万;

2018年,上海人口2415万。


1999年,武汉人口740万;

2017年,武汉人口1091万。


中国80后的焦虑本源在于,大家都挤到一起去了。经常有人谈投资,谈未来,总觉得复盘历史,怎么解释都对,但能预测未来吗?


顺着这样的脉络思考开来。 未来一波超级机会在于,80后给父母的养老、80后自己的养老和健康诉求。这是历史性的机会 。如果说学区房是80后对子女的爱,那么以后的养老席位,很可能也是“私立住不起,公办抢不到名额”。



NO. 4|肆


与拥挤、竞争的中国80后相比,我们去看国外的80后。


Luis Garcia来自葡萄牙,他的女友Claire Fighiera,来自法国。这俩人算是 “一眼遇见,余生打包” ,臭味相投了,想尽一切办法去旅行,尽所能的去探索新的场景、新的味道、新的颜色、新的光线与不同的语言,变换生活方式与体验方式。



毫无疑问, 这暴露了两人对世界无休无止的好奇心,不停的旅行,与不同的风景、人相融 。而当初,Luis Garcia存了一些钱,并没有用来买房,相反,辞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与Claire Fighiera学会了少花钱,满足基本需求,但把收入花在精神层面的享受、旅行的必要支出。


每次旅行,带尽量少的衣服、干净的健康用品,一个轻便的笔记本电脑、电影、纪录片、电子书、相机,还有无所不能的帐篷。


Luis Garcia举了个例子,露营的生活太赞了,当你在迷人的山顶醒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的花园中看见第一缕阳光,或是一睁开眼就能看见马其顿的奥赫里德湖,大口呼吸新鲜空气,简直没有更棒的体验了。


当然,这些欧美的80后,对待工作、竞争与社会事务参与的热情远不如中国, 他们已经过了一个资源争夺的阶段,即便没有稳定的工作,甚至也少有对房产的崇拜与对资产的热情占有欲 ,有的工作就忙,没有的话,反正也饿不死,还能“穷”快活。


正因为欧美社会保障机制的全面兜底,他们活得更自在。


我查了一下主要国家的工作时间,中国平均第一。



NO. 5|伍


当然,欧美的80后也无法理解中国80后在格子间里挥汗如雨,无法理解为了工作,把全身弄得脖子痛、颈椎痛、腰痛, 也无法理解中国的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一起,彼此心照不宣的是条件的匹配、房子/资产的适配、收入的和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