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经过去快三分之一,但整个广告行业,不知道是我没怎么关注,还是真的没什么一字入魂的作品,显得特别平静。可能,一大波文字佳作正在浮出水面的路上。
从今年开始到现在,有幸
让我碰到,且有能力让我背脊过电的文案,我仅用两根手指就能告诉你。
对,有,且
仅有两句。
一句来自广告行业。另
一句来自广告行业之外。
两句都和「运动」有关。再一次证明了:其他广告做得再好,还是不如运动广告好。
第一句
,是耐克中国最近的一波战役主题:
一 生 只 有 一 次 耐 高
很多人说自己第一次看到这句文案的时候,压根没看懂,因为被「耐高」这两个字绊住了。很正常,我自己也微楞了几秒钟,但很快就明白过来什么是「耐高」。这是文案的天性。什么缩略,什么简写,一秒破解没压力。
这句文案,让我很感慨,因为它是让我久违了的那种耐克好文案。
好在哪?
一生只有一次耐高 - 这一句,光从字面上看,就很燃。
这句话出街的时候,它的 TVC 都还没有出街,大概晚了将近一周多才上线(耐克这一波的
媒介投放策略非常诡异
)。
我先是在微博上被 reach 到,之后又连续三天在 ULSUM 追看了他们制作的纪录短片,彻底被这句文案所积聚的内力所击倒。如果你没看过的话,可以前往 ULSUM 公众号(
ulsumofficial
)逐个欣赏。
了解我对文案喜好的人,应该都知道,我判定好文案的标准,从来都是,能不能让我读出一股扑面而来的「画面感」。
我说的这种自带「画面感」的文案,肯定不能被每个读文案的人所感知。作为文案(工作者),你也不可能强求每个人都能读得出来,但你必须要相信,当你在写文案的时候,如果你的脑海里能看到文案背后的画面,一定也会有一些读者和你一样能看到。至于最终被多少人看到,又被多少人所感同身受,就看缘分了。
在我看来,这句耐高文案的「画面感」很真切。我「读」到的画面,就是一个临近毕业的高中男生,渴望在耐高联赛夺冠,为自己一去不返的中学时代划上一个牛逼闪闪的句号。
对一个高中生来说,耐高就是这一生中结束之后便不会再发生一次的事情,一想到这一点,在场上,就不可能不拼了命去打,去赢。而对一个
人来说,不管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很多我们想做的事情,却常常被我们自己所怠慢,看似今天不拼,明天也还有机会拼。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其实,所有我们想做而没做的事,它的机会,在我们的一生里,也都只有「一次」。
不记得在哪里,我看到过一句话,大意是:
记住,你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
一生只有一次耐高,这句文案,对于即将迈入四字头的我来说,喜欢它,热爱它,照理来说多少有点怪怪的,毕竟我既不是一个在校高中生,又没有可以支持的高中校队,但它依然让我热血沸腾,只是因为,这句文案就像一个热血少年一样站在我面前, 提醒我:人生短暂。
杰出的文案,就具有这样的功效:它是跨年龄跨地域跨种族的,表面上,它看起来可能只是和特定人群在沟通(比如,耐高肯定是和高中生消费者沟通),但由表及里,它传递的是一种人类共有的情感,能够引发最大范围内的共鸣。
「只争朝夕」这个道理,说起来,并不新鲜,但这一回,它被文案用「高中生口吻」在耐高这个语境里面诠释,又获得重生,点燃普罗大众。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举动。
第二句电击我的文案 -
现 状 打 破
来自地球最强业余跑者 - 日本埼玉县的“公务员”川内优辉。
就前几天,我的「爱跑步的」朋友圈被
川内优辉刷屏了。因为作为业余跑者,
川内优辉夺得波士顿马拉松的
冠军。
4 月 19 日,凯旋归来的川内在成田机场接受采访时说,已经决定明年三月辞掉公务员,四月正式变身职业运动员。
对于突然做出的这个决定,川内优辉的原话是:
「
作为职业运动员的我在世界舞台上比赛,可能不到 10 年吧,不,可能 5 年都没有吧,毕竟明年就 32 岁了。但当我死去的时候,我厌恶自己有一种后悔,“那个时候,如果走职业运动员的道路就好了...”。在就是自己在签名的时候,总是会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