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徽州大约有5000座村落
他们遍布于徽州的“一府六县”
群山环抱,绿水绕行
一座座古村落如同散落的一颗明珠
▲宏村 / 图源:宏村旅游
粉墙黛瓦的外观
四水归堂的天井庭院
错落有致的山墙造型
巧夺天工的雕刻技艺
气宇轩昂的门楼门罩
高大宽敞的楼上厅堂
临水而依的美人靠等等
▲呈坎村 / 图源:徽州发布
我想徽州是多层次的,
徽州从这里走出,踏遍大江南北
,带回了多不胜数的财富,带来了光宗耀祖的荣耀。
▲西递古村 / 图源:人民日报
徽商好儒,崇尚文化,徽州因此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徽文化,
而徽派建筑便是这个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之一,一起去看粉墙黛瓦里的乾坤。
黄山,中国唯一一座以中华人文始祖黄帝命名的山。
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三项桂冠为一身,其雄奇险幻的景色,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黄山德懋堂位于丰乐湖畔,
这里的水域面积有6700亩,森林覆盖率有70%,水质和空气优良率达100%。
体验乡土民风,品尝地域美食,重温传统文化。
▲图源:黄山德懋堂
清华大学博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专业方向为乡土民居、风景旅游建筑、佛教建筑。著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速查手册》、《建筑第一课——建筑学新生专业入门指南》、《建筑迷城》以及《农禅寺:水月》(与王南合著)、《乌镇剧院:并蒂》(与王南合著)等著作。
日期
|
活动内容
|
餐食
|
住宿
|
2月13日
(周四)
|
黄山市集合
|
不含
|
黄山市
|
2月14日
(周五)
|
|
早中晚
|
黄山
德懋堂
|
2月15日
(周六)
|
呈坎村
太平桥
许国石坊
长庆寺石塔
|
早中晚
|
歙县
|
2月16日
(周日)
|
棠樾牌坊群
郑氏宗祠
渔梁坝
|
早中
|
黄山
返程
|
徽派建筑因其发源于古徽州(今安徽黄山市等地)而得名,
“小桥流水桃源家,粉墙黛瓦马头墙”
,是对徽派建筑最为形象生动的描述。
《释名》:“粉,分也。研米使分散也”。意为将米分开变成粉末状,也就是白色,
所以粉墙其实也就是白色的墙。
古徽州建筑所用的砖瓦多为青色小瓦,层层叠叠,
呈现青黑色,故称“黛瓦”。
西递村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至今已近960余年历史。
村庄整体布局、环境建筑风格等方面完好地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古朴风貌,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
▲西递古村 / 图源:中国建设报
西递村既有古徽州精湛的“三雕”建筑艺术,又有浓郁深厚的徽州地域文化。
西递村至今尚保存完好明清民居近二百幢,徽派建筑错落有致,砖、木、石雕点缀其间。
▲西递古村 / 图源:人民日报
安徽黄山完整的古村落原型和大量的地面文物遗存,代表了中国唐宋以来住宅和人居环境建设方面的最高水平,
被人们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世界上保护最完好的古民居建筑群”。
宏村位于安徽省徽州六县之一的黟县东北部,整个村依山伴水而建,村后以青山为屏障,地势高爽,可挡北面来风,既无山洪暴发冲击之危机,又有仰视山色泉声之乐。
▲图源:宏村旅游
宏村因"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间更为宏村。
宏村依水而建,被誉为“画中的村庄”。
在皖南众多风格独特的徽派民居村落中,宏村是最具代表性的。
▲宏村 / 图源:黄山旅游官方平台
全村现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幢
,著名景点还有:南湖春晓,书院诵读,月沼风荷,牛肠水圳,双溪映碧,亭前古树,雷岗夕照等。树人堂、桃源居、敬修堂、德义堂、碧园等一大批独具匠心、精雕细作的明清古民居至今保存完美。
呈坎村,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
因村落按《易经》“阴阳八卦”理论选址布局,阳为呈,阴为坎,唐末易名“呈坎”。
这座有1800多年历史的村落,曾经是朱熹笔下的“江南第一村”,也是目前徽派古建筑遗存最多的村落之一。
▲图源:中新皖事
呈坎村的“罗东舒祠”和“呈坎村古建筑群”先后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呈坎依山傍水,融自然山水为一体,二圳五街九十九巷,聚集着不同风格的亭、台、楼、阁、桥、井,祠、社及民居,全村现保存着明清建筑100余处。
▲图源:黄山文旅
太平桥建于明弘治年间,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别名河西桥、人皮桥、寡妇桥。太平桥为十六孔拱形石桥,长度为二百七十九点八七米,宽为六点九米,中间可容两辆车对开,两边各有人行走道。
太平桥主要选用淳安优质茶园石,用糯米汁拌石灰砌筑而成,施工精细,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居全省古桥之冠。
1981年,省人民政府又将该桥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坊,石坊四面八柱,"口"字形,故俗称"八脚牌楼"。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城内,立于明万历十二年十月(公元1584年)。
许国石坊是许氏衣锦还乡时在家乡歙县立此坊。
牌坊是封建社会为旌表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是最能诠释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载体。被誉为"东方的凯旋门"。
1988年1月13日,许国石坊作为典型明代石坊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许国石坊 / 图源:古徽州文旅
许国石坊是仿木构造建筑,平面是口字形,东、西二面作四柱三楼冲天柱式,南、北二面作二柱三楼冲天柱式。石料全部采用质地坚硬的青色茶回石,用料特别粗壮厚实。
这些大石料每块重达四、五吨,如此笨重的石料,在空中接榫合缝。
长庆寺塔是由本县黄备村张应周创建,宣和元年(1119年)奠基,宣和三年竣工,为密檐式七级实心方塔;楼阁式砖木混合结构,平面方形,唐代风格。
长庆寺石塔四面辟有券门,门内置石雕莲瓣佛座。第二层以上墙面中间均隐出窗券,各隅砌出半隐半露的方形角倚柱,墙面绘佛像彩色图案。每层檐口砖叠涩挑出,间以五层斜角牙子。叠涩砖上为木构腰檐复以筒板瓦。飞檐翼角下悬铁制风铃。
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图源:徽州古城歙县
棠樾牌坊群,为明清时期古徽州建筑艺术的代表作。
棠樾的七连座牌坊群,不仅体现了徽文化程朱理学“忠、孝、节、义”伦理道德的概貌,同时亦是徽商纵横商界三百余年的重要见证。
歙县棠樾牌坊群一改以往木质结构为主的特点,几乎全部采用石料,且以质地优良的“歙县青”石料为主。
这种青石牌坊坚实,高大挺拔。既不用钉,又不用铆,石与石之间巧妙结合,可历千百年不倒不败。
▲
图源:安徽文旅
郑氏宗祠座落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古徽州府)郑村镇郑村村,是一处始建于明成化(1466年)年间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郑氏家族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
是为纪念元代著名学者、教育家郑玉(人称"师山先生")而建,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郑氏宗祠从前往后,由门坊、门厅、享堂、寝堂四部分组成。宗祠占地1856平方米,规模宏大,空间层次丰富,为典型的徽州廊院式祠堂。
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图源:黄山文旅
渔梁坝位于安徽省歙县城南一公里处的练江中,明代重建,
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
坝长138米,底宽27米,顶宽4米,全部用青一色的坚石垒砌而成,每块石头重达吨余。
渔梁坝垒砌的建筑方法科学、巧妙
,每垒十块青石,均立一根石柱,上下层之间用坚石墩如钉插入,这种石质的插钉称为稳定,也称元宝钉。这样,上下层如穿了石锁,互相衔接,极为牢固。每一层各条石之间,又用石锁连锁,这样,上下左右紧连一体,构筑成了跨江而卧的坚实渔梁坝。
编辑推送丨晋行记研学中心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活动时间
:2025.2.14—2025.2.16(三天)
游学费用
:
4380元/人,
单房差520
元/人
2.【住宿】星级酒店双人标准间,如需单房,请补单房差;
3.【门票】全程所列景区门票,学生及老人半价,1.2米以下及军人免费;
4.【餐饮】全程5顿正餐3顿早餐,全程矿泉水充足供应;
8.因组织活动需预先支出费用,所以活动8天前取消,退费时收取千分之六的银行手续费;一周内取消,退费一半;活动当日取消,退费20%;
10.返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