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蓝财经
为财经记者、投资者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嗨推  ·  做打粉团队,亏损了3个月! ·  昨天  
NoxInfluencer  ·  TikTok一月带货风云榜:小网红带货销量居 ... ·  14 小时前  
笔吧评测室  ·  华硕无畏 Pro 14 骁龙版 2025 ... ·  昨天  
嗨推  ·  还没进私域直播群的,快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深蓝财经

出行平台“决战”港交所

深蓝财经  · 公众号  ·  · 2024-07-12 17:04

正文

跌破发行价!市值蒸发1000亿!“敏感肌第一股”的神话,破灭了
在管8只亏6只!富国基金曹文俊,又在高位发新产品

来源 | 时代财经APP

作者 | 徐晓倩


7月10日,如祺出行(09680.HK)成功在香港挂牌上市,发售价每股35港元,全球发售净筹约9.692亿港元,成为“自动驾驶运营科技第一股”。然而,上市首日,如祺出行破发,报30港元/股;到了次日,股价一度较发行价涨超14%,市值突破80亿港元。

进入2024年,曾在资本市场折戟的网约车公司纷纷决战港交所。除了如祺出行,赶上这轮上市潮的还有曹操出行、嘀嗒出行、享道出行等。

一边是出行平台扎推奔赴港交所;另一边, 百度旗下的“萝卜快跑”等来了久违的春风,这个无人驾驶项目在武汉地区爆单,拉动了百度股价的上涨

自动驾驶的普及和出行平台上市潮交织,加快了网约车平台的新一轮竞争。

1


扎根“小市场”的出行平台


如祺出行成立于2019年,涉及的业务包括出行服务、技术服务,以及为司机及运力加盟商提供全套的车队销售及维修支持。

据招股书披露,如祺出行由广汽集团和腾讯联合发起创立。IPO前,广汽系和腾讯分别为如祺出行的第一、二大股东。此外,如祺出行股东还包括小马智行、SPARX Group、DMR、广州产业投资集团、合肥国轩及其他机构投资者。

公开资料显示,如祺出行在2022年4月首次完成10亿元A轮融资,2023年6月完成8.42亿元B轮融资。2024年6月14日,如祺出行完成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6月24日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6月28日启动公开招股。

其中,出行服务依然是如祺出行最重要的业务。2021-2023年,如祺出行总营收10.14亿元、13.68亿元、21.61亿元,出行服务营收分别为10.05亿元、12.45亿元、18.12亿元,占总营收99.2%、91%、83.9%,

相比于其他几大平台以全国市场为目标, 如祺出行把大本营放在了以广州为中心的大湾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2023年如祺出行的出行服务以27.41亿元交易额,在大湾区占比5.6%,排名第二,年内大湾区用户渗透率超45%,排名第二。

据招股书,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如祺出行广州出行服务产生的收入分别为7.14亿元、7.68亿元、9.53亿元,分别占出行服务总收入的71.1%、61.7%、52.6%。

较强的区域特征也导致如祺出行的用户数量并不庞大,截至2023年,如祺出行平台注册用户数达到2380万名。而曹操出行、嘀嗒出行的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了1.5亿、3.6亿。

另外,如祺出行长期处于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 2021年-2023年,净亏损6.85亿元、6.27亿元、6.93亿元,三年合计净亏损超过20亿元

如祺出行方面对时代财经表示,为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利润水平,公司将遵循两大发展战略,首先继续深耕大湾区,同时不断布局其他地区,努力扩大经营范围,另外,继续钻研自动驾驶技术,完成开放式Robotaxi运营科技平台的基础建设,不断推动Robotaxi商业化落地进程。

“如祺出行目前主要集中在大湾区运营,市场份额和用户渗透率虽高,如要进一步发展则面临地域扩张的难题,开拓更多的市场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资金。”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对时代财经表示。

2


网约车亏损难题待解

盈利问题并不是如祺出行面临的特殊情况,而是笼罩整个网约车行业的阴影。

仍在排队等待IPO的曹操出行盈利情况也并不乐观,它是由吉利汽车内部孵化出来的网约车平台。2021年-2023年,曹操出行营收为71.53亿元、76.31亿元、106.68亿元,分别亏损30.07亿元、20.07亿元和19.81亿元,三年亏损超过70亿元。

招股书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曹操出行销售成本分别为89亿元、79.7亿元、100.52亿元。出于扩大市场规模的需要,曹操出行在司机收入和补贴方面,投入较大。因此,出行服务中的司机收入和补贴占比最高,2021年-2023年分别为72亿元、62.85亿元、81.46亿元。

为了争夺用户资源,曹操出行不得不向聚合类平台妥协,而且对第三方平台的依赖正在逐年加强。招股书显示,2021年到2023年,公司来自聚合平台订单的GTV分别为39亿元、44亿元及89亿元,分别占同期总GTV的43.8%、49.9%和73.2%。

即便是网约车行业的头部公司也刚刚走到盈亏平衡线。2023年,滴滴出行才迎来首次全年盈利。“网约车长期的亏损主要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家都想抢占市场规模,再加上行业合规化的要求,运营成本进一步加大。”网约车行业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

率先切入顺风车赛道的嘀嗒出行,早在2019年便实现了盈利,不过,由于顺风车市场规模较小,嘀嗒出行的增长空间也受到了限制,整体的营收与其他竞争者的差距较大。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在2023年中国汽车客运交易总额中,顺风车、传统出租车、网约车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4%、54.2%及41.4%。2021年至2023年,嘀嗒出行营收分别为7.80亿元、5.69亿元、8.15亿元。经调整利润分别为2.38亿元、0.85亿元和2.26亿元。

三家出行公司2021年-2023年营收情况 制图:时代财经

“网约车市场日渐饱和,玩家众多,形成了以滴滴出行为‘一超’,T3出行、曹操出行位列第二梯队,首汽约车、享道出行、如祺出行、万顺叫车、萝卜快跑等为中长尾的市场格局,市场红利正逐步收窄。”陈礼腾向时代财经表示。

三家出行公司2021年-2023年净利润情况 制图:时代财经

网约车利润微薄的现状难以改变 ,短期仍会是一项苦活,但如果具备一定的市场规模,还是能获得发展空间的。”某头部网约车内部人员向时代财经说道。

3


无人驾驶会是解药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