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7月11日,为期三天的华盛顿北约峰会落下帷幕。峰会中,西方大国领导人对乌克兰加入北约的事项或闭口不谈,或言辞躲闪,但都表示将继续为乌克兰提供援助。本文作者认为,
西方的应对正中普京“持久战”策略的下怀。
俄罗斯正在有意拉长战争,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争取时间并“拉帮结派”、迭代战术;另一方面也可以消磨西方的援助意愿,让西方政治变得更加极化,从而打赢这场战争。
本文编译自《泰晤士报》(The Times),原标题为《普京正在寻找“患难之交”,并利用西方的瘫痪状态》(Putin is finding friends in need and exploiting western paralysis),作者是英籍俄罗斯研究专家、伦敦大学学院斯拉夫与东欧研究院名誉教授马克·加莱奥蒂(Mark Galeotti)。
文章略有删改,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思考,与公众号立场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北约领导人在峰会期间成功想出了新的办法,进一步拖延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进程。然而,当为自己的决策感到沾沾自喜时,他们需要扪心自问,这样的战略是否能够奏效——
在俄乌冲突这场消耗战中,西方真的能战胜俄罗斯吗?
上个月,一位美国外交官严厉地抨击了普京的“消耗性战略”
(即试图将冲突拖延,以待其超过乌克兰的作战能力,并使战争成本超过西方愿意付出的代价)
,他表示,“从长远来看,普京正试图战胜一个经济规模是俄罗斯 20 倍的集团。”可讽刺的是,当普京因其 “消耗性 ”战略而遭到西方嘲笑时,西方的反应举措其实正中了俄罗斯的下怀。
西方孤立俄罗斯的策略只能说部分奏效。
一个月前,一位英国外交官还在信誓旦旦地保证,“我们已经让印度人明白,他们若和俄罗斯发展关系,将会产生多少负面影响。”然而,就在不久前,印度总理莫迪前往莫斯科与普京会晤,并探讨加强贸易和防务合作。
无独有偶,特立独行的匈牙利总理维克托·欧尔班(Viktor Orban)也前往了莫斯科,这是欧洲领导人两年多来首次访俄。虽然此举是欧尔班的个人行动,
但他目前担任欧洲理事会的轮值主席,他的访问让欧盟尴尬不已,也让俄罗斯的宣传部门找到了素材。
据报道,欧尔班还访问了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海湖庄园。欧尔班正试图让匈牙利充当和平调解者——
“匈牙利正慢慢成为欧洲唯一一个能与所有人对话的国家”。
他认为,部分局势将会改变,而且很可能将对俄罗斯有利。
普京最近的立场变得越来越强硬。上个月,他声称停火的先决条件是乌克兰承认“俄方事实上控制的乌克兰领土”,并放弃加入北约。实际上,俄罗斯正试图传达这样一个信息:
现在是西方让步的时候了,因为战争拖得越久,形势只会变得越凶险。
这对于乌克兰人民来说尤其如此。
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处境也将变得更加危险。
今年,欧洲各地的“破坏事件”层出不穷。3 月,伦敦东部莱顿区发生了一起纵火案,大火烧毁了乌克兰人的仓库;而最近,NHS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
的实验室服务提供商也受到了勒索软件的网络攻击。虽然没有证据表明俄罗斯直接参与其中,但欧洲方面坚持认为与它脱不了关系。一位英国警官认为,这表明“俄罗斯政府似乎正在暗示俄罗斯黑客,现在该对西方发起进攻。”
俄罗斯还在试图增加西方国家的政治成本。
美国情报部门不久前发出警告,俄罗斯正试图在即将举行的总统选举中为特朗普造势。虽然总得来说,俄罗斯并不打算直接影响民意调查的结果,毕竟正如一位欧洲安全官员所说,这“不仅困难,而且通常会适得其反”,但它正集中精力加剧西方国家内部及国家之间的紧张局势。
然而,在法国,虽然俄罗斯原本倾向于玛丽娜·勒庞的强硬右翼政党国民联盟,但一位前法国高级安全官员表示,勒庞的极右翼国民联盟、激进左翼分子让·吕克·梅朗雄的新人民阵线和马克龙总统的中间派三方分裂的政治僵局可能才是俄罗斯真正想要的政局。他指出,“勒庞上台后,其他西方领导人或许可以约束她的行为,但没有人能让法国人彼此之间达成一致。”
在西方人士看来,凡是任何能导致西方混乱和瘫痪的事情都将对俄罗斯有利。
最后,西方人士认为,俄罗斯正在让全球南方觉得西方的战争日益丑陋。
俄罗斯继续在全球南方发展务实的伙伴关系,无论这一关系是建立在廉价的俄罗斯能源上,还是建立在雇佣军枪手上。
俄罗斯将自己对国际格局的不满上升为一种国家性格,这与“虚伪而自傲”的西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如一位马里商人表示,“我们不相信俄罗斯人,也不相信西方,但至少俄罗斯人给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道德说教。”
那么,究竟谁更擅长消耗战呢?
俄罗斯常将两方GDP进行比较,并得出安慰性的结论,但问题是,这对普京来说是一场生存之战,但对西方来说却不是。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普京本人可能已经年老,与时代脱节,
但事实证明,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外交上,俄罗斯都更有能力不断发展自己的战术。
这场冲突让俄罗斯措手不及。俄罗斯没有实现期望中的“闪电战”,它的军队在战场上被乌克兰守军拖住,这令其外交官和宣传人员措手不及,只能转变策略以乌克兰“纳粹化”、美国生物战实验室等话语进行回应。
然而
此后,俄罗斯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了调整。
俄罗斯的将军们学会了无人机战、电子战
(编者注:electronic welfare,一种利用电磁波和电子设备进行的战争形式,旨在破坏、干扰或控制敌方的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
和徒步步兵攻击。他们的宣传也变得更加复杂,尤其转向针对被俄罗斯人称为“世界大多数”的全球南方。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俄罗斯正在进行国家转型,以全力准备一场持久战。
人们不禁要问,在工厂全天候运转、约40%的国家预算用于国防开支的情况下,俄罗斯还能坚持多久?然而,20世纪70年代苏联的军费开支占国民收入的比例是现在俄罗斯的两倍,而且这一情况还维持了十多年。因此,西方国家设想的俄罗斯“迅速倒下”的局面不太可能实现。
西方的应对战略取决于普京,而
普京的战略则取决于西方面对长期战争时是否会屈服于疲惫和混乱。
美国大选要么会带来特朗普的回归,这位前总统已经明确表示了对西方现有乌克兰政策的不满;要么即使特朗普败选,他的支持者也会心生怨气。
至于是应该通过谈判实现和平,还是继续战斗直至恢复战前局面,欧洲人似乎意见不一。
各国政府也在努力应对挑战,它们在向乌克兰提供更多援助、支付国防费用和改善公共服务的国内需求之间力求平衡。然而,最终的决定将在战场上做出。西方国家的新一轮储备弹药和 F-16 战斗机正在运往前线,乌克兰人有可能在明年发动新一轮反击。如果成功,这可能会鼓舞西方,迫使普京做出让步。
西方目前的战略举步维艰。西方之所以采取这一战略,只是因为不愿考虑其他选择,而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的内容与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而事实上,西方早就应该认真讨论这一战略是否符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