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华古玩网
网罗鉴藏知识,藏界趣闻,行业内幕,历史揭秘,文化知识等诸多内容。在趣味之中陶冶情操,是文化爱好者,古玩爱好者,资深收藏家的必备微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华古玩网

10多年前和韩寒论战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如今去了哪里?

中华古玩网  · 公众号  · 古玩  · 2019-11-01 17:30

正文

点击蓝字↑中华古玩网,关注艺术信息!

十年前,对于教育、“好学生”“坏学生”的争论十分激烈。

当时,中央电视台的《对话》节目请上了年仅17 岁的韩寒,将三个在当时对中国考试应付得最好的学生与他作对比,围攻和“教育”他,请来的教育专家认为,他很可能会“昙花一现”,甚至试图拯救他。


那时,人们似乎已设想好了这几个孩子的人生轨迹:“好学生”黄思路、刘亦婷、马楠将成为社会栋梁,并报效祖国;辍学的“坏学生”韩寒只不过是“爱唱反调”“喜欢偏离正轨”的一时社会现象,仅此而已。


刘亦婷,当年那个和韩寒论战的女孩


十年后的他们,已不是十年前的他们。

马楠: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时,向克林顿表达对美国的不满,引起中国人叫好。十年后,她拿着美国绿卡,嫁了美国老公。


哈佛少女刘亦婷:十年前,准备报效祖国,中国很多人的希望。十年后到了美国做基金公司副总裁,嫁了美国人。


黄思路:十年前,中考高考参考书上封面都是她,在节目上歌颂中国教育的好来反衬辍学生韩寒。十年后,北大毕业到了哥伦比亚,老公也是白人。


韩寒:十年前,一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子,被中国人公认为破坏80后形象的第一人。十年后,现在在中国,被国际社会认为是年青一代最有良心的公共知识分子。


十年后,三位女大学生都在外国或定居或嫁人。当年谈的教育楷模,后来却泯然众人,想想确实是教育的悲哀。


说起刘亦婷,她之所以这么出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的母亲对她的教育代表着一个时代教育的“特性”,这让她很受严重瞩目。记得当年,刘亦婷是所有老师都要求我们努力的榜样,为此当时几乎人手一本《哈佛女孩刘亦婷》。


我家里就有一本

这是怎样的一本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但是,我却认为它是一本变态的书,我深深地记的其中最著名的“捏冰”情节——刘亦婷的妈妈为了锻炼她的意志,让年幼的婷儿用手捏住一个冰块,坚持数分钟,直到她感觉有“小针在手心上跳舞”....(我至今仍然记得这段出自刘亦婷当天日记的描写),现在看来基本上属于“变相虐童”,却被很多家长视为教育典范,书中透露出的一个在教育方面极有野心的离异女人,为了达到自己的教育目标不择手段最终成功的过程。


真实的刘亦婷

刘亦婷是成都外国语学校高1996级(1999届)学生。她在高中的班主任是李晋蓉。于1999年被哈佛大学以全额奖学金特招录取,8月1日赴美国留学,2003年6月从哈佛大学本科毕业,她学的是应用数学与经济专业。刘亦婷根据她“先就业,再深造”的计划,于2003年10月应聘到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工作,同时也在准备读研究生。毕业后刘亦婷在成都外国语学校设有“刘亦婷课外活动奖”专门为奖励,激励在学校课外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校友。


她的父母曾著《哈佛女孩刘亦婷》以及《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颇受欢迎。在哈佛的中国本科生中,刘亦婷可能是名气最大的一位。几年前,有一本以她本人为主人公的书《哈佛女孩刘亦婷》曾经风靡中国,创下将近200万册的销售纪录,感动了不知多少中小学生和他们的父母。


从国内直接考上世界最高学术殿堂哈佛大学的刘亦婷,普遍被人们看成是家庭早期素质教育的成功典型。


刘亦婷现状

来说一下她的现状吧。她嫁了本科同学Scott Sambur.她老公本科是心理学,毕业后在哈佛读了JD,现在是Seward & Kissel LLP,一家律所family law的partner。family law是专门给有钱人打离婚官司的。linkedin上可以搜到这个人。

刘亦婷第一份工作在波士顿咨询,后来去了百事,再后来在一家对冲基金工作。然后申请哈佛商学院被拒后就自己开了一家公司,睿识资本,英文是vision capital。后来没开下去。现在跟人合伙又开了一家start-up,叫慧恩资本。这家公司说好听的是给中国资本提供在美投资途径,像房地产之类。说不好听就是给中国有钱人洗钱的皮包公司。中国人不是有钱了吗,对美国市场不了解,孩子上学需要买房子啊之类就找这类公司给他们做投资。


刘亦婷对美国人宣传自己爱国,要帮助穷人,拿到哈佛录取。留在美国之后再为中国有钱人服务,把中国大量资本引入美国。反观她这三十多年的人生就是宣传为穷人服务,赚有钱人的钱。她对中国人并不怎么友好,反而见到美国人很是热情。曾经宣称报效祖国的哈佛之女,如今变成了这幅模样,真是即可笑又可悲呀!或许这就是她选择的人生,我们并不能过分评价。


曾经有人在一个论坛上写下这样的帖子:" 十年了,曾经痛斥美国的哈佛少女刘亦婷已嫁给了美国人,而韩寒成为了中国百大公共知识分子之一。时间,给了这个社会一个大大的耳光!昨天晚上认真看完 2000 年录播的 57 分钟视频《对话》,突然想起刘亦婷来,终于知道她嫁给了一个美国白人,在一个基金做副总裁,代理大中华区,拿了美国绿卡,没有回国的迹象。


这就是国内奉为楷模的所谓精英。


我有点感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不定你当初瞧不起的那小子,后来就是一个回馈社会的大企业家,说不定当初人人敬仰的大学霸,后来就是一个一事无成的中年人,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吧。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事情,总喜欢和我们对着干!比如:


  • 等公车太久没来,你刚叫上滴滴,公车就来了;

  • 东西放在家里很久派不上用场,决定丢掉;但一丢,它的作用就来了;

  • 在超市里结帐,总觉得另一排队的比较快;等你换到另一排,你原来站的那一排的结账速度赶得上劳斯莱斯;

  • 你早到了,会议却取消;你准时到达,却还要等;迟到,会议照常开而你迟到了;

  • 当你去逛街游玩,在街上越是不想看到谁,往往越容易遇见TA;

  • ......


这些无处不在左右你生活的心理学秘密别怀疑,其实这是“墨菲定律”搞的鬼!



墨菲定律是一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理论 ,上至飞机大炮,下至日常鸡毛蒜皮,都有十分紧密的联系。


  • 为什么两件商品摆在一起,一个100元,一件988元,988元的反而畅销?

  • 为什么算命先生有时说的很准?莫非他们未卜先知?

  • 为什么有人持续悲观?有人好事连连?

  • 如果毫不费力的获得,为何大多数人不会珍惜?

  • 为什么我们会爱屋及乌?

  • 抱怨会传染?殃及他人?


推荐《墨菲定律》,那些无处不在左右你生活的心理学秘密别怀疑,这本书真的可以解释一切!



世间万物虽幻化千姿、穷尽万象,但万变不离其宗 。如果你能参透其中的奥秘,掌握其中的要义,并能灵活机动地运用,那么你将不会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抓住事物的本质。



《墨菲定律》并不是一个定律的延伸,而是众多定律规律的合集,从实用的角度出发, 本套书精选了上百个贴近生活的定律、法则,这些是人们从千变万化的生活中所提炼总结出的精华



这些定律包括了 管理、经济、心理、人生、教育、事业、家庭、感情等多个方面 ,《墨菲定律》对其逐条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全方位地扫描人生的全过程,力求让其成为人们很好的 思想磨刀石和行为指南针。


墨菲定律是一种心理学效应,是由爱德华·墨菲(Edward A.Murphy)提出的。


主要内容:

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这条定律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掌握了墨菲定律就相当于拿到了成功的钥匙。 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林林总总的问题,它会让我们多一分清醒,多一分智慧。看过的人都对它评价很高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容易犯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我们在事前就应该尽可能想得周到与全面,对出现的问题, 要善于应对和总结而是不是掩盖,这更有利于我们走向成功!



世界纷繁复杂的,很多事情我们虽然习以为常,但并不了解其真相。


  • 为什么很多人感觉自己工作很尽力,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或者收效甚微?

  •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我们需要用一些理论来揭示事物运行的逻辑规律,推演命运发展的因果关系。 我们更需要用一些理论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使我们色生活更加美好,工作更加顺利。



世界上有许多神奇的人生定律、法则、效应,运用这些神奇的理论,我们能洞悉世事,解释人生中的诸多现象,更重要的是, 这些理论指导我们如何去做,如何改变命运。


定律知多少:



  1. 备份定律: 学会用左手做一些事情,因为右手不是永远都管用

  2. 沉默定律: 在争辩的时候,最难辩倒的观点就是沉默

  3. 动力定律: 动力往往来源于两种原因:希望或绝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