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阅读原文
”到
学习强国总平台
听精选内容
刚刚过去的“七夕”,电商平台促销激战,然而消费者打开电商App,很多并非主观想要购物,而是被广告强行跳转而来……
网友怨声载道,刷微博须臾,跳淘宝数回。广告关闭按钮太小,且跳转链接五花八门,或至会员充值,或至App下载,导致一些老人的手机不断无端多出各类新App。据江苏省消保委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摇一摇”跳转广告泛滥成灾,令消费者烦扰不堪,九成投票者深恶痛绝。
笔者多年观察,尽管相关部门出手整治,跳转广告却总如恶草蔓生,花样迭出,屡禁不绝。
国家有关部门早于 2014 年就启动“整治网络弹窗”专项行动,近几年又颁布多项规定以治之,2021年,国家多个部门对跳转广告出台多项规定,2023年工信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的通知》,提出多方面要求,包括治理规范“乱跳转”行为。然而这一乱象犹存,“摇一摇”化为“扭一扭”等,跳转广告在社交平台评论区藏头露尾,在正常内容中鱼目混珠,甚至匿于视频,用户身为会员亦难真正“免广告”。网民虽探寻“自救”之策,然难以全然屏蔽。
所谓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解决问题,我们需要找到问题症结。有专业人士指出,跳转广告使得大量用户无意误触,企业便能够借此获丰厚广告收益,更不少企业将此视为“立身之本”,这才是屡禁不止的根源所在。同时,一些App因用户规模小、盈利模式单一等,对跳转广告也就听之任之。
其实,无底线跳转看似获眼前蝇利,实则损商业生态,转化率不高,更令用户心忧。
据媒体报道,一些消费者手机未动而跳转频繁,难以正常操作;有记者实测微博轻享版App,拿起手机即跳转至微信及同程旅行小程序并现相关广告;还有用户反映,部分App“摇一摇”功能特别容易在电商消费节期间触发跳转购物页面;更有甚者打个电话的工夫,自己莫名成为了某某会员……此类案例不胜枚举,凸显跳转广告之困扰与潜在风险。不施严罚,难断根基。
对此,还是要加强多部门联合监管,维护互联网环境健康有序。泽传媒智库认为,监管当有雷霆之势,亦需春风化雨。应完善法规,明确跳转广告规范标准,严惩违规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一步,严格执法以惩恶,高悬明镜以正风;同时,要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加强日常监测与不定期抽查,常抓不懈防乱象,时刻警惕守清明;还要设置便捷投诉渠道,鼓励用户积极举报,成社会共治之良态,众人拾柴火焰高,群策群力乱象消;最后一定要强化企业宣传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从源头遏制跳转广告乱象,正本清源除病根,釜底抽薪断祸根。
对于广告主,亦应严管。令其选择投放平台与形式时,守法守德,不可唯利是图追曝光,不顾用户苦与忧。对违规投放跳转广告的广告主,施重罚,如罚款、停资格等,重典治乱不留情,猛药去疴除顽疾。更重要的是,建立广告主信用评级之制,对屡犯者降其评级,限其活动范围,信用评级明优劣,奖惩分明正纲纪。也期待广告主自律自省,重品牌形象与长远发展,莫因鼠目寸光逐小利,自毁长城失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