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谈这种无条件与难民站在一起的做法是否妥当,单就这份责任感就让很多所谓的大国汗颜。
可在很多人心中,只要提起德国,还是会情不自禁的想起德国纳粹。
那个万恶的泯灭人性的强调一人掌握国家权力的想要建立世界霸权的纳粹!
纳粹是邪恶的,德国人时刻谨记历史教训,也时刻提醒自己不能重蹈覆辙。
但也有人声称:“又不是我们做的,我们为什么总要没完没了的背着负罪感?”
“况且,独裁专制绝不可能在德国重演,因为缺乏民众基础!”
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新纳粹真的很难形成吗?
电影《浪潮》中的高中老师赖纳•文格尔就用一周的时间做了一个试验。
他把自己设定成领导角色,学生们必须对他的安排表示服从。
他要求学生不能再直呼自己名字,而要以文格尔先生称之,以表示对领导的尊重。
学生不能再自己决定座位和同桌,而要按照要求排排坐整齐,
学生也不能再随意发言,必须举手得到先生同意。
并且,发言人必须起立。
有学生表示对此很不理解,甚至有几个学生因忤逆了先生的意思而被赶出了教室。
不过,几个离开的学生很快又回到了教室,其他多数学生则表示他的上课方式很有趣。
第二天,老师再次走进教室,
看到的不再是学生们散乱不堪交头接耳的场景,而是恭恭敬敬坐在座位见到老师齐声问好的情形。
这节课,文格尔先生便教了他们何为纪律,教会他们团结的力量。
他们在课堂上原地踏步,所有人步调一致,发出的响声振聋发聩。
学生们深刻体会到,纪律铸造力量,团结力量大!
文格尔先生还重新安排了座位。
让一名成绩差的学生坐在一名成绩好的同学旁边,这样两人就可以互相帮助,提升整个班级的平均水平。
有了集体意识,便要关心如何区分各个团体。
有同学提出统一着装,最初学生们意见出现分歧,讨论过后几乎全都欣然答应。
一是省去了每天早晨纠结穿搭的时间,二是文格尔先生要求如此。
第三天,学生们果然按照要求,统一穿了白色衬衫。
有了团体,有了纪律,有了统一着装,
他们又给团体取了名字,定了口号,做了标志,还规定了团体内部独特的打招呼手势。
学生们几乎全都沉浸在变革中。
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和归属感。
一方有难,兄弟们都会鼎力相助。
他们有共同的目标,统一的思想。
团体内部不存在不平等,没有身份的高低,也没有所谓的贫富差距。
因为他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他们还有了集体荣誉感,原本总出现分歧的水球队也空前团结,进了组队以来的第一个球。
表面看似事情再往好的方向发展,
可实际上,他们已经在老师的带领下,在不知不觉间逐渐成了新纳粹。
他们成群结队,他们互帮互助,他们团结一致,他们排除异己。
吃的只分享给浪潮成员,活动只邀请浪潮成员。
不穿校服被忽视,不做手势被排挤。
甚至还有同学因不加入浪潮被威胁失去所有朋友。
他们还在城市各个角落张贴团体标志,宛如一股浪潮,席卷整个城市。
团体中的一员还建立了一个专属于他们自己的网站,
他们不仅口头威胁非团体成员,更有甚者持枪挑衅他人!
他们非常敬重文格尔先生,不,他们对先生唯命是从。
浪潮反对者建议终止浪潮活动,而浪潮成员则坚决拥护文格尔先生,并希望浪潮运动继续下去。
一周结束后,在浪潮活动总结中,团体里的每个成员都对先生心怀感激,没有一个人想停止浪潮运动。
最后十几分钟是整部影片的高潮,
文格尔先生站在台上,面对台下几十名学生,发表了一场慷慨激昂,鼓舞人心的演讲。
他先是批判了德国目前的现状,颓废的经济,失业率的增加,不作为的政府,巨大的贫富差距,还有不公正引起的恐怖活动,以此来激起深埋学生内心的愤恨。
而后又阐述,只要团结一心,浪潮定能改变现状,创造新历史。
对于阻止浪潮运动者,浪潮也终将把他吞噬。
“把叛徒带到前面来!”
一群人蜂拥而上,把“叛徒”押到了台上。
对于此时的浪潮来说,你要么支持,要么反对,没有第三种选择。
而对于不支持的反对者,又该如何处置?
有人在台小声议论,给出处置方式。
而有人早就脑袋一片空白,只遵循先生的命令行事。
“是您让我这么做的”
如果浪潮继续,这些学生是否真会按照先生指示,折磨甚至私自处死“叛徒”?
我想会的,因为“浪潮”已经存在了一个极端忠诚分子,
如果运动继续,如果悲剧没有发生,这样的极端分子定会越来越多!
在浪潮开始前有学生信誓旦旦的说,独裁制度肯定不会再次上演,原因是没有群众基础。
恰恰相反。
学生们为何会被鼓动,甘愿受一人操控?
以片中第一男配马克尔为例。
他是孤儿,没有亲人,无家可归,只能借助在女友家,为此他经常受到女友弟弟的嘲讽。
“浪潮”让他有了归属感,甚至有了从未有过的荣誉感。
在这个团体里,他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无需跟别人做比较,因为他们都是一样的!
就像有人评价,“只要还有不平等,只要还有贫富不均,法西斯主义的民众基础就永远都会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且原型事件发生在美国,是不是更令人警醒。
“这个实验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我们中的很多人孤独、缺乏家庭的温暖、集体的关心,缺乏对一个群体的归属感。即使把这个实验放在今天,也会得出同样的结果……去你们当地的学校看看,那里找得到民主吗?”
现实中参与实验的美国老师Ron Jones某次采访时这样说到。
想看的,B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