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的改革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从世界最贫穷国家之一跃升为第二大经济体,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三分之一。在此期间,有8亿多中国人脱离贫困,中国已跻身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中国人均GDP继续向美国人均GDP水平靠拢,只是过去几年速度有所放缓。中国有少数省份已达到发达经济体的发展水平,但大部分地区的发展水平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仍相差甚远,因此,中国仍有继续追赶的巨大空间。
图1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生活水平改善
图2 中国省份之间发展差异大
中国GDP年同比增长率连续11个季度保持在6.7-6.9%的区间内。受全球贸易复苏的驱动,2017年GDP增速达到6.9%,这是自2010年以来首次实现的年度增长加速,到2018年年初,这一增长势头继续延续。总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涨仍处于2%左右的较低水平,而自2016年以来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的强劲反弹提高了名义GDP增长率及企业利润。
图3 PPI带动名义GDP和工业利润回升
国外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在2018年第一季度由2017年的显著正贡献变为负贡献,而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消费和投资增长却在加快。
图4 国外需求对实际GDP增长贡献
图5 消费和投资增长
IMF预计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将会减缓,今后中国的国内需求将是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图6 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将会放缓
图7 预计未来消费对实际GDP的增长贡献将成为中坚力量
2017年增长加速背后的很多因素驱动下,经济再平衡速度放缓。名义指标和实际指标度量的中国再平衡表现不一。按名义水平衡量,内部和外部再平衡进程都显著放慢。而按实际水平衡量,中国经济的内部再平衡取得一定进展,而外部再平衡则出现了倒退。
图8 对实际GDP的相对增长贡献
图9 对名义GDP增长的相对贡献
PPI通货再膨胀是名义走势的关键,代表了资源向上游部门的转移,这些部门的收益没有用于再投资,而是用来修复资产负债表。
图10 工业利润增长
图11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值得肯定的是,中国经济增长对于信贷的依赖度降低,经常账户顺差持续减少,环保整治行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空气质量和能源效率。
2017年,信贷增速(按经地方政府债券置换调整后的社会融资总量衡量)放缓至13%,较2016年下降3.1个百分点。最近,中国经济的信贷增长有所减缓,影子银行产品流量也开始减少。
图12 不同类型的信贷对社会融资总量存量的贡献
图13 影子银行产品的流量开始减少
由于进口保持强劲增长,经常账户差额2017年进一步下降。
图14 经常账户差额2017年进一步下降
近年,由于中国政府大力采取环境保护相关措施,使得空气污染程度减轻。
图15 中国空气污染程度减轻
中国经济的CPI通胀依然控制在较低水平,而PPI通胀则是在2017年后期开始下降。总的来说,中国经济的通货膨胀预期大体仍旧能够得到有效锚定。
图16 通货膨胀的状况
图17 通货膨胀预期能够得到有效锚定
存款机构的七天逆回购利率在2017年初上升后,基本保持稳定。此外批发市场利率也基本保持稳定。
图18 利率走廊基本稳定
图19 批发市场融资成本基本稳定
市场贷款利率在低水平基础上开始上升,而存款准备金率则被下调。
图20 银行的贷款利率开始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