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武汉升学百科
轻轻家教,让家成为孩子钟爱的课堂。轻轻武汉升学旨在为武汉家长提供权威、及时、准确的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升学资讯和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本地宝  ·  雨雨雨!武汉未来几天阴雨天“包场”! ·  14 小时前  
武汉本地宝  ·  下调!湖北当前油价是多少? ·  昨天  
武汉本地宝  ·  武汉老年证(卡)怎么网上办理?外地户籍能办吗? ·  14 小时前  
武汉本地宝  ·  武汉公租房和人才公寓有什么区别? ·  3 天前  
武汉本地宝  ·  激动!2025武汉又一波演唱会/音乐节来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武汉升学百科

你一定不知道: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谁?

武汉升学百科  · 公众号  · 武汉  · 2020-12-21 17:56

正文



我们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

那么,你知道冬至是为了纪念谁吗?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那么冬至为何吃饺子呢?(注:十月一,是十月又一的意思,也就是十一月。)


据说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西鄂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原来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中国各地饺子的名品甚多,如广东用澄粉做的虾饺、上海的锅贴饺、扬州的蟹黄蒸饺、山东的高汤小饺、东北的老边饺子、四川的钟水饺等,都是受人欢迎的品种。

西安还创制出饺子宴,用数十种形状、馅心各异的饺子组成宴席待客。


饺子馅的美好寓意

饺子馅料的选择和寓意有着直接关系。

韭菜馅预示着 久财 之意。

最为常见的白菜肉馅即 百财 之意。

香菇最有养生功效,将其包进饺子馅里寓意着鼓财之意,鼓即高起,凸出,香菇的形状如同向上的箭头,饱鼓之意,谓之 鼓财

还有最近兴起的酸菜馅,据说有 算财 之意。

而芹菜馅则为 勤财 之意,勤即经常,频繁地源源不断,谓之勤财。


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
今天,记得和家人一起吃饺子哟
冬至日,小朋友们想必也会有相关的作业,下面老师也整理了关于冬至的古诗词、故事传说、民俗、古诗词、祝福语等,送给各位家长朋友们!( 福利:如需电子版,扫码可免费下载

【电子版素材下载】

扫码进入公众号回复: 冬至






冬至的诗词






1.小 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2.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3.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4.冬至夜怀湘灵
(唐)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5.小岁日对酒吟钱湖州所寄诗
(唐)白居易


独酌无多兴,闲吟有所思。
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
杨柳初黄日,髭须半白时。
蹉跎春气味,彼此老心知。


6.冬至宿杨梅馆
(唐)白居易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7.冬至日遇京使
(唐)杜 牧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尊前岂解愁家国,辈下惟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8.朔旦冬至摄职南郊,因书即事年代
(唐)权德舆


大明南至庆天正,朔旦圆丘乐七成。
文轨尽同尧历象,斋祠忝备汉公卿。
星辰列位祥光满,金石交音晓奏清。
更有观台称贺处,黄云捧日瑞升平。




9.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
(唐)戎昱


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
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
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


10.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圜丘 行事
合于中书省斋移止


(唐)武元衡


郊庙祗严祀,斋庄觌上玄。
别开金虎观,不离紫微天。
树古长杨接,池清太液连。
仲山方补衮,文举自伤年。
风溢铜壶漏,香凝绮阁烟。
仍闻白雪唱,流咏满鹍弦。


11.铜仪
(唐)韦庄


铜仪一夜变葭灰,暖律还吹岭上梅。
已喜汉宫今再睹,更惊尧历又重开。
窗中远岫青如黛,门外长江绿似苔。
谁念闭关张仲蔚,满庭春雨长蒿莱。


12.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
(唐)韦应物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
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
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
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
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13.冬至夜作
(五代)韩偓


中宵忽见动葭灰,料得南枝有早梅。
四野便应枯草绿,九重先觉冻云开。
阴冰莫向河源塞,阳气今从地底回。
不道惨舒无定分,却忧蚊响又成雷。


14.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15.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16.冬至日
(宋)苏辙


佳节萧条陋巷中,雪穿窗户有颜风。
出迎过客知非病,归对先师喜屡空。

17.冬至日
(宋)苏辙


阴阳升降自相催,齿发谁教老不回。
犹有髻珠常照物,坐看心火冷成灰。
酥煎陇坂经年在,柑摘吴江半月来。
官冷无因得官酒,老妻微笑泼新醅。


18.冬 至
(宋)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有关 冬至 的谚语






❄️ 有关冬至的谚语:

1、晴冬至,年必雨

2、冬至强北风,注意防霜冻
3、冬至下场雪,夏至水满江
4、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纷纷步难行
5、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
6、冬至南风百日阴
7、阴过冬至晴过年

8、冬至天气晴,来年百果生
9、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黑,指下雨)
10、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
11、犁田冬至内,一犁比一金;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铁
12、冬至头,天气暖;冬至中,天气冷;冬至尾,冷得迟
13、冬至在头,冻死老牛;冬至在中,单衣过冬;冬至在尾,后悔没有火炉
14、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 关于冬至吃饺子的谚语:

1、冬至到,吃水饺
2、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3、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4、冬至饺子夏至面
5、饺子就酒越喝越有:寓意日子越过越好
6、吃了饺子汤,胜似开药方






有关 冬至 的故事传说






❄️ 冬至是首个被制定出来的节气


早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聪明的华夏祖先就已经通过观测太阳制定出了“冬至”这个节日。


古人认为冬至之后日照时间逐渐变长,阳气日增,因此冬至代表了一个新循环的开始。 所以冬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当作一个隆重的节日,类似今天的春节。

在这一天,朝廷要举行祭天仪式以求来年风调雨顺,百姓们也身着盛装相互道贺。“冬至大似年”的俗语正是这样的意味。

❄️ 冬至与饺子的传说


在这一天人们习惯吃饺子或馄饨来庆祝节日,那么“饺子”和“冬至”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呢?


传说医圣张仲景在长沙做太守时,看到当地百姓们在严冬受寒挨冻,很多人的耳朵生出冻疮。


医者父母心,于是他便让下属在河边用大锅煮起了一种神奇的药汤——“祛寒姣耳汤”。百姓吃了之后身体逐渐出汗变暖,耳朵上的冻疮也慢慢变好。


那么这神奇的药汤到底是用什么煮的呢?将羊肉、辣椒等祛寒食材放进锅里煮好打碎,再用面粉包成耳朵形状的东西下锅煮。


看到这里你应该能猜出,所谓“姣耳”,就是今天饺子的原型。此后百姓们都兴起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寓意就是吃了饺子不再受冻,平安过冬。


❄️ 冬至与赤豆糯米饭的传说


看到这里有人要问,北方人吃饺子,那么我们南方人呢?其实江南有一种冬至夜吃赤豆糯米饭的传统习俗,关于这个习俗,背后也有一段神奇传说。


传说上古时有一位叫做共工氏的水神,他教会人们发展水利灌溉农田,为华夏农业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


但他却有个作恶多端人神共弃的儿子。这个孽子死于冬至这天,传说他死后化身成“疫鬼”,专门传播瘟疫祸害百姓。


后来百姓得知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纷纷在冬至这天食用赤豆糯米饭来祛病消灾。





有关 冬至的民俗






❄️ 冬至为何“大如年”?

古人认为,冬至节气是计算我国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因为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认为冬至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新年。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古人认为,冬至过后,白昼的时间一天比一天长,是个吉祥的日子,值得庆贺。因此冬至又称“冬节”“交冬”“贺冬”“亚岁”“一阳节”和“消寒节”等。

❄️ 冬至“数九”


冬至日也意味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数九”严寒天气。古代先民认为,从冬至起,每数九天算一个“九”,数到九个“九”,共计八十一天后,春天便翩然而至。

关于“数九”,广泛流传的《九九歌》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 冬至吃什么?

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 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而苏南人在冬至时喜吃大葱炒豆腐。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此外,我国各地还有很多饶有兴趣的风俗。


△ 在福建 ,冬至流行“搓丸”、“贴丸”、“馈丸”,丸子的颜色有红有白,有的被捏成小巧玲珑的玩具,如做成猪头、猪脚,还有荔枝、桃、香蕉,象征兴旺吉祥。


△在杭州 ,人们把冬至吃剩的鱼头和鱼尾放在米缸里过夜,隔天再取出来吃,说是“吃剩有余”。

△在江苏 ,人们非常重视冬至,前一夜称“节夜”,也称“除夜”,制糕以祭祖,并馈赠亲友,设席宴饮,称之“节酒”,也称“分冬酒”。有的人家以黄酒加糖浆制成冬阳酒。


△在广东 ,人们冬至一般祭祖,还要到坟墓前挂纸,俗称“挂冬”。有的地方冬至宴客以鱼肉腊味蚬菜合煮,众人环锅而食,称之“围炉”。

△在我国台湾 ,至今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在冬至这天,人们用糯米粉捏成鸡、鸭、猪、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冬至手抄报













冬至的祝福






1、百花开而春至,百川汇而夏至,百草黄而秋至,问候来而冬至。冬至,预示着你:机会将至、好运将至、成功将至、幸福将至,健康快乐与你保持一致!


2、今天是冬至,我送你一碗特制饺子:平安皮儿裹着如意馅儿,用爱心煮熟,吃一个快乐,吃一个幸福,吃三个健康,吃一碗发财,喝汤顺利!


3、风瑟瑟兮雪飘飘,冬至节气已来到,一年之冷具在此,发个信息把你告,寒冻时分记穿袄,单薄身躯受不了,健康从此不飘摇,快乐才能把你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