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TITUTE|批评·家
|
理论与历史碰撞/个例与议题交织
文|
Liybov POPOVA
/
译
编|
PLUS
波波娃1889年出生于莫斯科一个富裕的工厂主家庭,这为她能够接受高质量的艺术教育提供了保障。1907年至1909年,她在莫斯科的斯坦尼斯拉夫·茹科夫斯基[Stanislav Zhukovsky]和康斯坦丁·于昂[Konstantin Yuon]的工作室学习,之后前往意大利,在那里她被文艺复兴早期那些不朽的艺术深深吸引。随后,她前往普斯科夫和诺夫哥罗德学习剩下圣像艺术。1912年,波波娃结识了一些聚集在弗拉基米尔·塔特林周围的莫斯科先锋艺术家,她与娜杰日达·乌达佐娃和亚历山大·维斯宁一起在塔特林的工作室工作了一段时间,他们之间的这种友谊和爱贯穿了波波娃短暂的一生。在此期间,波波娃参观了谢尔盖·舒金[Sergey Shchukin]著名的法国艺术收藏,并被立体主义所吸引,与乌达佐娃一起前往巴黎。与亨利·勒·福康尼尔和让·梅青格尔一起学习立体主义,很显然这是波波娃艺术发展的关键一步。1914年,波波娃又去了法国和意大利,之后回到莫斯科,她在家中组织了“每周艺术聚会”,吸引了莫斯科先锋艺术的先驱者,并参加了先锋艺术的展出。
1910年代中期是波波娃的转折点。在成功尝试立体主义之后,波波娃创作了一系列“绘画”,用画将石膏和锡将浮雕结合在一起。1916年,她加入了由马列维奇创立的至上主义团体。受这一理念的启示,波波娃发展出一种非物象艺术的个人变化,将传统的原则与中世纪俄罗斯艺术的平面和线性,还有最具创新性的先锋技术动态结合。她把自己的作品归类为“绘画建筑”,有节奏地合成了色彩平面。波波娃的绘画逐渐开始向构成主义发展;她在1921年逐渐脱离了绘画,转向“实用的”艺术,这是她艺术发展过程中顺理成章的一步。
之后,她从事纺织品设计,海报和书籍封面设计,最感兴趣的是舞台布景设计创造了新颖的构成主义布景。本次推送来自于1921年她写于这一转折时点上的短文,并配以她从1913年到1921年期间的绘画作品,我们从中不难看出其间的转变。
Lyubov POPOVA
|1889年4月24日-1924年
5月25日
Varvara STEPANOVA与Lyubov POPOVA
|
1924
柳波夫·
波波娃
|Lyubov POPOVA
我们无需掩饰我们的自豪,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伟大的组织的新纪元。
没有一个历史时刻会重演。
过去留给历史。现在和未来是用来组织生活的,是用来组织创造性的意志和创造性的迫切需要。
我们正在与过去决裂,因为我们无法接受过去的假设。我们自己正在重新创造我们自己的假设,只有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就像在我们的发明中一样,我们才能建立我们新的生活和新的世界观。
composition with figures|
1913|160x124.3cm
艺术家比任何人都更直观地了解这一点,并且对此深信不疑。这就是为什么艺术家们首先进行了一场革命,并且创造了,现在仍在创造一种新的世界观。艺术革命,总是预示着打破旧的公共意识,出现新的生活秩序。
一场史无前例的真正的革命,对未来的意义重大,这场革命正在扫除所有旧的观念、旧的习俗、
旧的
概念、
旧的
品质、旧的执念,取而代之的是迥然不同的全新的一切,就好像是从另一个星球或外星生物那里借来的一样。
italian-still-life|
1914
|
61.5x48cm
艺术不正是这场革命的先驱吗?艺术用组织的需要取代了旧的世界观,甚至到了宣布“艺术”终结的程度。事实上,这种[新]形式不仅宣告了旧艺术的终结,而且也许宣告了整个艺术的终结,或者,如果不是终结,那也是一种巨大的艺术变革,以至于无法被旧的艺术观念所容纳。
对主题概念的分析,有别于对它再现意义的分析,这是我们对待现实的基础:起初是对主题的变形,然后是对主题本质的阐述,即在特定形式中对特定意识的具体化。这也标志着艺术媒体组织的开始。
painterly architectonics
|
1917
|
107x88cm
作为目的,这并无新意。
因为在艺术中,没有哪个重要的时代,
主题不是根据外部表达的能量而变形,或者根据具体化的特定世界观的需要而重建。
某种程度上,形成某种意识的特定历史条件是独一无二的,那么这种意识条件相对于它自身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而言,也将是独一无二的。
这是第一点。
painterly-architectonics
|
1918
|
105x80cm
第二点更为重要,首先是创造的时刻:新的元素组织从不变的、传统的元素组织中被创造出来,之所以如此,只是因为归根结底,我们只知道一种相同的具体材料。
通过一种转化的、(更为)抽象的现实,艺术家将从迄今为止存在的所有传统的世界观中解放出来。在非客观性的绝对自由中,在它意识的精确支配下(这有助于新的艺术组织的权宜性和必要性的体现),[艺术家]现在正在以完全的信念构建[他
/
她]自己的艺术。
spatial-force-construction
|
1921
|
124x82.3cm
我们的狂热是有意识的,也是有把握的,因为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在历史上占据积极的位置。
新的艺术形式越有组织,就越为根本,也就越能说明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时代。
(形式+色彩+质感+节奏+材料+等等)× 意识形态(组织的必要性)= 我们的艺术。
spatial force construction
|
1921
|
112.7x117cm
▶
版权归译者所有,译者已授权发布。
▶
院外计划
不同的板块分进合击:
汇集、
映射、交织、对抗,突破各自的界限,
打开已在却仍未被再现的环节,把握更为共通的复杂情势,
循序渐进、由表及里地回应
批判者与建造者的联合
这一目标。
从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到至上主义
|
新的绘画现实主义
|
1915
马列维奇通篇拷打着人类艺术认知中的思维惯性:艺术自原始时代开始始终囚禁在自然主义的牢笼中。艺术应当进入直觉感受,借助纯粹的意识探寻物体的感觉。这是“新的绘画现实主义”。尽管未来主义、立体主义的从自然主义中突围出新的路来,但仍不够彻底:物在未来主义那里被肢解得破碎不堪,可仍然没有跳出“实用理智”的框架;而立体主义虽发现了物的新状态,却用随意的形式统合不和谐的张力。艺术要成为真正的创造,应当摆脱物质世界的实用思维,通过直觉抵达无用。知觉的理智与实用理智共同作用在人的理智当中,形成双重理智的平衡。
上
|
直觉,在我看来应当出现在形式无意识、无回应的地方。我认为,艺术中的直觉应以探寻物体的感觉为目的。它借助纯粹的意识途径,在画家身上突围出一条路来。
下|
此前都是物的现实主义……新的绘画现实主义正属于绘画本身,因为其中没有现实的山峦、天空、江河……每种形式都是自由的、个性化的。每种形式都是一个世界。
▶
合集
|
2017/18 - 2021/23
院外
自从2017年4月试运行到2018年4月正式运行以来,推送千余次原创文章,形成五个稳定的板块,分别是:BAU学社、星丛共通体、回声·EG、批评·家、BLOOM绽。
作为激励师生共同研习的方法,各板块的定位不同,形式与进路亦有分担:
BAU学社
探根究底,以“重访包豪斯”遴择同道中人,整饬包豪斯人的文献材料,主持系列丛书的出版,由此推扩到“世纪先锋派”;
星丛共通体
回溯源起,以译介瓦尔堡、塔夫里和法兰克福学派等人的文本为重心,毗连上世纪的艺术、建筑与视觉文化研究,置于批判理论的讲读中砺炼;
回声·EG
形与势俱备,从“美学与政治”这一矛盾情境出发,以批评式导读与导读式写作,次第引入空间政治、媒介政治、生命政治,共构审美论域;
批评·家
教学相长,深入个例以梳理历史的特定脉络,转换视角以突破既定的叙述框架,持续组织线上的文本庭审以及线下的共读活动;
BLOOM绽
言与行贯通,以“都市状况”为核心议题,以展示与策动为支撑,辩证地介入建筑、城市、艺术、技术相互联结的当下语境。
▶
批评·家
一个时刻准备着的后勤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