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为专业投资者提供市场最新动态、部委政策、行业研究、事件型主题投资策略,捕捉热点机会。我们的读者包括各大机构大佬、买卖方分析师、公私募基金经理、各路游资等专业投资者!
来源:ipo头条综合自
于迪蒙(ID:dimeng-net),
21世纪经济报道, 前海金融城邮报 (weqianhai ) 深圳梦(szeverything)
8月26日 大部分人眼里再平常不过的一天 但对于深圳人来说 这一天却是无可替代的 因为,这一天 是深圳37周岁的生日!
1980年8月26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 从此,原本叫“宝安”的这座小县城 迎来了新生,迎来了巨变! 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 现在,这天也被称为"深圳生日"。
不被人们看好 却蒙上苍垂青 37年,深圳一直是个意外!
深圳将迈向世界级城市!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
已发展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
深圳GDP赶超香港
2016年深圳市生产总值超过1.93万亿元,
同比增长9%左右,居全省各地市第一,
在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中
排名第一,
赶超香港!
地理位置优越
深圳位于中国南部海滨,毗邻香港,
而且深圳市处于粤港澳城市群中间,
位置得天独厚,深圳城市发展红利不断。
创新速度惊人
2016年深圳的创新能力活跃程度已超过硅谷,
创新能力位居
全球第二,
创造了一天产生55件发明专利的
“新深圳速度”!
深圳将吸引更多牛逼企业
深圳目前已经形成了优势产业集群,
高新技术和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达,
聚集了大批充满活力的创新型企业,
比如华为、中兴、大疆、顺丰...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推进,
会有越来越多的大企业迁移到深圳。
深圳是重要的枢纽城市
宝安机场
是中国境内第一个实现,
海、陆、空联运的现代化国际空港。
深圳港
集装箱吞吐量连续九年,
位居世界集装箱港口第四位。
.....
国务院近日印发了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深圳市正式由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升格为
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预计到2020年,深圳机场国际航线达到48条,
市内将会有20条地铁线,
有6条地铁对接东莞、惠州,
赣深高铁、深中通道已经通车,
加快深惠、深汕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
和加快深莞和深惠边界道路的建设。
深圳拥有众多全国之最
深圳有
亚洲最大地下火车站福田站
深圳有
中国最大的电子市场华强北商业区
深圳有
目前国内最快时速的大编组地铁11号线
深圳是全国上市公司最集中的城市之一
深圳是民营科技上市公司最多的城市
深圳是全国拥有私人游艇数量最多的城市
......
医疗、教育设施越来越完善
深圳将在东部新增多个市级医院
2020年常住人口千人医疗床位数达到5.3张!
在教育方面,新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高校
新增普通高等教育学位4万个!
深圳社保卡实现逆天功能
2017年社保卡将基本实现全国一卡通!
不仅可以异地看病买药,还能交水电费、借书
网上挂号、申请出国、当公交卡刷、领工资……
除了以上逆天功能,
深圳社保卡还可以网上支付!
2017年将供应4.5万套保障房
深圳今年计划新开工和筹集
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8万套,
供应4.5万套,
今年深圳已经推出了人才住房2129套。
公园总数超过1000个
目前,深圳人均绿建面积居全国首位。
2020年的公园总数预计超过1000个!
城市绿化建设将会给深圳注入新鲜活力!
大胆预言,未来5年,深圳将一骑绝尘领跑中国城市,北上广将不敌深圳。
经过新一轮产业调整后,深圳经济竞争力已强势回归。
2016年,深圳GDP预计增长10%,明显高于北上广3座城市。
21世纪初,深圳经济增速放缓,2002年一度被贬为“被抛弃”的对象。
在最为迷茫的2001年,深圳市政府设立2005年(“十五”)、2010年(“十一五”)GDP目标分别为3000亿元和5000亿元。
而事实上
,
2005年GDP深圳接近5000亿元,超过计划目标67%;2010年接近1万亿元,超过计划目标近一倍。
相对北上广,深圳这一GDP背后的支撑力量不是国企,不是外企,不是合资企业,而是深圳本土崛起的深商!
2016年的成绩单,更是再次向中国宣告,深圳才是真正的“王者”。
若非政策的偏斜,相信深圳在金融产业方面超越上海是早晚的事情,因为
深圳的金融企业从一开始在“没娘”的环境中野蛮成长,狼性十足,比起养尊处优的北京国字头金融实体,上海外资型金融实体,深圳的金融实体更能代表中国未来的方向。
而平安保险不但没有迁离深圳,反而在深圳加大了投资:蛇吞象,收购深发展,迅速打开局面;大手笔,在福田中心区建设全国第一高楼——
660米的平安金融中心
,树立深圳和全国的新高度。
近年,在深圳本土金融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上海、北京的部分金融业巨头亦最终选择了深圳这片事业沃土,包括太平保险总部、中国人寿(海外)总部、生命人寿总部等。
其中,历史悠久的
太平保险经历从上海迁至北京后再迁至深圳福田中心区。
福田CBD未来夜景效果
这些年,深圳发展了文博会,并发展了自己的动漫、游戏、音乐、演艺、旅游等文化大产业。
从电子产业转型的华强文化一样牛气逼人,一部《熊出没》让全国人为之震撼。
港中旅华侨城的旅游产业,占据全国30%以上的份额,A8音乐是中国最大的音乐商务平台,腾讯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平台……
任何一项文化产品拿出来,在中国都无人能敌,这就是文化沙漠上崛起的文化产业,没有包袱,也许走的更快些!
2000年之前,由于人工成本和租金成本上升,喜之郎总部搬离深圳去了广东阳江。
2010年之后,经历了人才困乏,管理下滑的情况后,喜之郎总部又悄悄把总部迁回了深圳。
也许,离开深圳,你再也找不到当初跟你一起上兵伐谋的人了,再也找不到深圳的激情燃烧的日子了。
事实上,深圳的总部经济才是中国真正的总部经济,深圳的总部经济以深圳和全国的总部企业为主,非国资,非外企,非合资!
深圳规划的五大总部经济基地——福田中心区、深圳湾、后海、留仙洞和龙华核心区发展迅猛,引入了诸如中海油、阿里巴巴、百度、喜之郎等总部企业。
在福田中心区和后海金融商务区,一共有25家金融企业在建自己的总部或者区域总部。
福田中心区近期实景
全中国只有深圳才配有高科技之城,
中国创新之都的称号!
“四大金刚”之一的华为,2002年销售额221亿元,2013年销售额达到了2400亿元,增长了10倍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通讯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2002年销售额187亿元,2013年销售额达到了752亿元,增长了4倍以上。
此外,深圳重点扶持的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卓有成效。
华大基因研究院,在基因筛选方面世界领先,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基因工厂。
深圳的科技企业,从出生开始就瞄准了全球市场,参与世界竞争,这与北上广三大城市专注于国内市场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深圳是唯一能代表中国走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唯一一座城市,没有深圳这个碉堡,中国的科技产业无从谈起!
“深圳三十年前的经济总量仅相当于香港的千分之二,目前约为香港的95%,本世纪初,深圳人均GDP只是台湾的1/3,2013年已经超越台湾。
中国的高速增长在全球是特例,是特殊环境下的高速增长。”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教授、深圳原副市长唐杰日前在深圳一场“名家讲堂”中讲到。
深圳是个由无限个传奇故事编织起来的年轻城市,如今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济重镇、贸易金融中心和创新发展的代表。
深圳有逾350家上市公司,其中约220家是在上海和深圳上市,还有约130家在包括香港、美国等地上市。
唐杰表示,没查到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像深圳一样拥有350家上市公司。
那么,为什么深圳有这么多上市公司?
资料显示,深圳已经成长为全球最重要的移动通讯设备生产和技术创新城市,正在成长为生物、新能源与材料科学的引领中心。
在深圳之前,全球似乎还没有哪一个城市能够在短短的三十年里实现由农业经济向知识信息经济的连续跳跃。现在的深圳生产着近万种高新技术产品,是十年前的十几倍,其中半数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因此,深圳是大陆拥有PCT专利最多的创新型城市,是最重要的科技创新成果、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性企业的聚集地。
上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全球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的引领者。2014年PCT国际专利申请TOP25中,仅以中美两国比较,美国高通、英特尔、微软、联合技术、谷歌、惠普等6家巨头一共申请专利8161件,而
中国的华为、中兴、腾讯、华星光电、华为终端等共申请专利达8031件,毫不逊色。
数据显示,深圳服装行业从10年前占全国40%,现在稳定的占到75%,深圳服装业十年销售收入涨了4倍。“现在出门到商场去数女装品牌,只要是名牌店,深圳的品牌占比一定高于50%。”
另外
,
深圳除了双创,还有创意,包括时装、黄金珠宝行业等。
唐杰认为,企业家与城市的创新精神是深圳最宝贵的财富,深圳成为我国创新增长的标志,其创业、创新、创意与金融中心互动,使深圳在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持续在15-22名之间。此外,深圳还走出了一条由低向高、渐进快速的产业升级转型之路,并正在成为科学发现的重镇。
美国前财政部部长萨默斯2015年在中国演讲时曾表示,“在过去的35年当中,中国GDP每年以9%的速度增长,每8年生活水平翻一番,35年的时间内增长了16倍,由此带来了更多经济的变化、更多的繁荣、更多的创造、更多的生产、更多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发展之迅速、涉及面之广,与世界经济互动如此之强,在工业化史,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是定将载入史册的经济奇迹。”
唐杰认为,“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大,我们在发展中遇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经济发展面临结构调整节点,低端产业产能过剩要集中消化,中高端产业要加快发展,过去‘生产什么都赚钱、生产多少都能卖出去’的情况不存在了。经济发展面临动力转换节点,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驱动力明显减弱,经济增长需要更多驱动力创新。”
“从数量增长转向创新增长的关键是要实现五大观念转变,即重视资本积累转向重视知识积累,从重视物的投入转向重视人的投入,从重视现有产品转向重视未来产品,从重视工艺技术转向重视科学创意,从重视服从转向重视分歧。”
中国经济面对什么问题?唐杰列举了几大因素:经济增速放缓、股市债市波动、人民币贬值、经济全球化随着美欧危机退潮。问题发生的机制一是对外开放与国内调整间的平衡,二是供给与需求的纠缠。
“减速是一个客观过程,减速期经济环境空前复杂,对宏观经济管理要求也空前提高。从整体看,短期可控,客观长期发展模式的良性转变有较大风险,也有很多机遇、坚实的基础和成功转型经验。”
他指出,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一种内在必然性,并没有好坏之分,我们要因事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
“
过去三十余年,深圳取得了伟大成就,遇到过挫折,也有过‘深圳被谁抛弃’的迷茫。
创新发展与结构调整是一个永远不会完结的过程,我们永远都在路上,面对新一轮结构调整,深圳要以构建大都市区的大视野,来突破所谓的‘空间不足’的误区。深圳没有理由骄傲,没有理由固步自封,没有理由懈怠,只能持续不断的负重前行,不断探索新转型升级的道路。”
说到国内城市的创业环境,不少人首推北上广,其实一座城市是否适合创业,创业者除了考虑能从城市索取什么,或许更要思量自身能够给予城市什么、城市有多需要创业者的存在。(南方都市报)
说白了,相对于北上广这种老字辈大城市来说,在深圳这个没有老本可吃的新兴城市,创业更是生命之源、是城市的内燃机,甚至这个城市本身就是一次“创业”之举产生的果实。
华为、中兴、比亚迪、腾讯、迅雷……正是因为天生的创业基因和对创业者的推崇备至,深圳才会有这些赫赫有名的民营企业的诞生;正是因为深圳不靠关系不靠讨巧的纯粹市场竞争环境,深圳的民营企业才能迸发活力,激荡求存。
2013年深圳市商事主体总量突破100万户,也就是说,如果按常住人口推算的话,深圳平均每13个人中就有一个商事主体,平均每26个人开有一家公司!
在深圳,你不需要有钱,不需要有背景,不需要有人脉,只需要你有想法,只需要你野心够大,你坐下来把你的想法告诉你身边的朋友,你就会找到一群跟你一样对创业饥渴的人。
对机会饥渴的资本,对场地不限条件的硅谷科技园,这就是神奇的深圳,这就是未来的深圳,这就是不可战胜的深圳!
深圳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创业之都,创新之城”,而这些许许多多的创业者,就在你我左右。
从小渔村变身为国际大都市 深圳的本身就是一个梦想照进现实的奇迹 在这里,即使没有背景、没有人脉 只要你脚踏实地、积极进取 总有一天,也会走上属于自己的人生巅峰!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深圳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地方! 对于每一个深圳人来说 发展即机遇! 只要好好把握,相信深圳将不负众望! 祝愿大深圳越变越好! 给深圳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