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正式向各地卫健委下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
行第六版)》,与第五版相比,新版在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等方
面做了新增和修改。今天,昶通将就
涉及实验室检查和诊断方面进行部分
解读。
流行病学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
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提示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说明新冠病毒的传播能力很强,在相关新闻报道也得到
验证,如正在发酵的“钻石公主”号邮轮陆续有旅客感染新冠病毒事件、青岛发生检验科
技师实验室感染新冠病毒案例等。这无论是对社区隔离防护,还是院感防控都提出更高的要
求。特别是病人集中的医院病房,病人标本集中的实验室,已成院感防控的重点,负压病房
的需求,以及负压实验室、实验室净化改造的需求在这次疫情中是非常迫切的。
临床特点的实验室检查:“重型、危重型患者常有炎症因子升高,为提高核酸检测阳性
率,建议尽可能留取痰液,实施气管插管患者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采集后尽快送检。”
核酸检测结果依然是确诊的主要证据!之前报道的核酸检测阳性率只有30-50%,主
要原因是标本采集有效性问题,即鼻咽拭子采集到的上呼吸道标本可能所含的病毒量较少,
检测容易出现假阴性的情况,导致相当部分患者需多次采样检测确诊。新冠病毒感染导致肺
炎症状,因此,痰液等下呼吸道分泌物所含病毒量理论上会更多,更容易被检测出来。
鉴别诊断:“轻型表现需与其他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相鉴别(新增),尤其是对疑似
病例要尽可能采取包括快速抗原检测和多重PCR核酸检测等方法,对常见呼吸道病原体进行
检测。”
由于冬季是流感等其他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高发季节,其临床症状与新冠病毒感染有相
似地方,导致容易误诊被集中收治和隔离,从而引起交叉感染。因此很有必要对疑似病例进
行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快速抗原检测和多重PCR核酸检测。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包括嗜肺军团菌、
肺炎支原体、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
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
诊断标准的确诊病例诊断依据:“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病毒基
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去除之前版本中“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文字描述,说明检测标本不限于呼吸道标
本和血液标本,也可使用粪便标本,肛拭子标本等进行核酸检测,也是与方案中实验室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