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专注大趋势,不负好时代。
在投资圈,有个著名的“美林投资时钟”。大致意思是:不同的经济周期,现金、股票、债券、商品等资产的配置重点,也各不相同。具体如下图:
然后从前两年开始,这个配置重点的转换,变得特别快。于是大家开玩笑:时钟转成了电风扇。
这两天的股市,也是这样特别快的节奏。昨天大跌8%,一天完成了“非典”疫情时一周的跌幅,搞得股市好像要关门;而今天直接又是一个强势反弹,创业板指数一天收复失地70%,搞得好像不追就要错过几个亿。
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情绪传递越来越快,短期节奏越来越难把握,逼着我们从此要学会看长远,越来越关注大周期。
节后两天的行情,创业板指数是表现略微有点异常的。第一,昨天那种恐慌性大跌,按道理小指数的波动要比大指数的波动大,但创业板指数却跌幅最小;第二,今天创业板指数又是强势领涨,比其它几个指数涨幅大很多。
这再一次证明:
被突发意外中断的趋势,等意外因素减弱或消除时,大概率还会恢复。
同时也证明,我们原来拟定的“灾后继续盯住小指数”策略是对的。
我们原来拟定的另一个策略,是“先把仓位控制到七成以下,伺机调仓”。那么这个策略是不是就错了?我不这样认为。
市场突发意外的时候,第一要务永远是先保护好自己,而不是要利用意外怎样捞上一笔。
如果你在市场时间足够长,一定很容易理解这句话。因为即使我们吃了很多次小亏,但只要对一次就划算了。
或者更直白点的比方:大家都买过保险,所有付出,都是为了保真正灾难来的那一次平安。我自己的交易生涯,曾有过很多次减仓避险后面又高价买回,但正也是这个习惯,让我2015年夏天躲过了一场伤害。
何况更重要是昨天我说的:
我们要干的,从来就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域!
这句话我不仅标红而且加粗,希望朋友们牢牢记住。
这市场从此就一路往上不回头了吗?显然概率很小,
后面还会有反复,而且波动幅度不会小。
我们就在大盘2700-2800点这个区域,慢慢把该换的仓位换好,后面拿久一点,赚确定性强一点的钱。
一直短线进进出出,自然会杀得爽,可以拿出来作为谈资津津乐道的经典战役自然也会多,可最终真正赚到钱的有几个?
真正赚钱的大部分是:大差不离播了个种,随后过很久来看,啊,竟然涨这么多了。真正赚钱的动作,就是这样朴实无华且枯燥。
借着这两天行情,专门把这个理说透,什么是“先求败而后求胜”,什么是“模糊的正确和精确的错误”,什么是“小钱不赚大钱不亏”,希望对朋友们以后交易有启发。
不理解透这些,哪怕炒股时间再长,也很难有进步的。
把话题收回来,既然知道后面还会反复,方向也偏小指数,操作方向就明确了。那么未来股市,还有一些必然的趋势是什么呢?我略去推导过程,直接说结论:
1.随着国家GDP的继续增长,股市体量必定还会增长。
2.居民财富,也会慢慢进一步往股市转移。
正是这两个趋势的存在,给了我们对股市长期看好的底气。
3.绝大部分股票同涨同跌的现象会弱化,市场会慢慢分化,真业绩、真科技的公司会带动指数往上。
什么是真科技,我们普通人很难看透。那么就退一步,看业绩、看趋势。
4.指数化交易会受欢迎,越来越多投资者会放弃选股,改为买入和持有指数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