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硕 刘冬雪 田晏林
两个科技圈大佬成了北京车展的绝对主角,就连展厅外的小卖部老板都知道小米的雷老板来了。看着乌泱泱的人群,和一些车企将周鸿祎、雷军来展台参观作为宣传点传播,有行业人士感叹,这届北京车展真是变味儿了。大家似乎比拼的不是车,而是人气和流量。
4月25日,2024(第十八届)北京车展第一天媒体日,位于顺义区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观展人数堪比40多公里外的环球影城。拥挤程度让人恍惚觉得是不是五一假期提前了。
虽然这里23万平方米的总展出面积比2023年的上海车展要小很多,但超过1500多家的参展商包括国内外知名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商,和上海车展的规模不相上下。
我们在现场注意到,同样作为国际A级车展,和去年上海车展相比,今年来到北京车展的外国面孔更多了。德国和日韩车企的高管不仅继续组团飞来北京,而且不知是否由于过去一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加速出海,长城汽车、比亚迪的展台出现了很多泰国人,一些造车新势力的展区还能看到许多裹着头巾的中东地区人士。
热闹归热闹,很难迈开步子的几个重点展馆还是引起部分媒体同行吐槽,“完全没办法仔细看车”。
更让一些外国观展人惊讶的是,这届北京车展收获镁光灯最多的,竟然不是某个新车,而是一个红衣人和一个绿衣人。看着这两个中年男人所到之处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这些外国人也默默举起手机,拍起照来。
科技大佬掀翻车圈
被人群簇拥的红衣人和绿衣人,分别是360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鸿祎和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
这让在汽车行业干了十几年的行业人士很是感慨,没想到有一天属于车圈的流量盛宴竟然被两个科技圈的大佬“截胡”了。
其实在车展开幕日的前一天,周鸿祎在个人抖音平台表示,这次过来就是为国产新能源车宣传,给大家带流量去的。他也没食言,车展首日甚至都攀上了东风猛士917的顶部,还自嘲是车展最老的车模。但显然观众对他本人的关注度比车更高。
如果说跨界造车的雷军,是带着学习目的来到理想、蔚来、小鹏、比亚迪等展台参观,那么不会开车、没有驾照的周鸿祎这次来到北京车展也不是完全没私心。他参与投资过的哪吒汽车当前也很需要高曝光。
不过,周鸿祎没有在哪吒汽车展台停留太久,不少关注度高的国产车展台,连同宁德时代这些电池供应商的展台,他都重点逛了逛。参观了蔚来、鸿蒙智行的展台后,周鸿祎一边走向下个展台,一边跟我们分享了他上午看车的感受,“国产车越来越好了。这是一次洗牌的机会,大家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车方面都在同一个起跑线。”
图源/市界
对于卖掉迈巴赫后,他打算换哪辆国产车,周鸿祎的回复倒也不“得罪”人,“让我心动的车很多,所以我在激烈地做思想斗争……不可能只选一辆车”。在看车之余,他也呼吁媒体应该多关注宁德时代这样的电池厂商。
面对我们对360集团是否会考虑投资电池企业的疑问,周鸿祎表示:“哪能什么都投资呢,每个行业各吃各的饭,我们把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大模型做好就挺好了。”
和准消费者周鸿祎悠闲逛展不同,雷军当天上午忙着为小米SU7开发布会,下午才有空换上跟周鸿祎有反差的绿色上衣去友商展台学习。
但两个人相同的是,所到之处必会发生拥堵。就连展厅外的小卖部老板都知道小米的雷老板来了。雷军的职业性很强,被这么多人围着,还时不时会被挤到,他也面带微笑,表情管理十分到位。
看着乌泱泱的人群,和一些车企将这两位大佬来展台参观作为宣传点传播,有行业人士感叹,这届北京车展有点变味儿了。大家似乎比拼的不是车,而是人气和流量。
车企大佬真会被雷军吓到吗?
4月25日,雷军本人的流量恰如小米SU7的流量,以至于上午发布会过后,小米汽车担心大量人流一拥而上引发混乱,直接将展台围了起来,让观众排队而入。
小米汽车的激光雷达供应商禾赛科技倒是聪明,在媒体目光被科技圈大佬们吸引走的时刻,它在自己的展台放了一台小米SU7,因此得到了额外关注。现场工作人员也承认,很多人来这就是为了拍车。
泼天的流量也转化为了可观的订单量。在车展上,雷军披露了小米SU7大定数据,“正式发布28天后,锁单量75723台,已交付5781台,创下了业内新品牌首款车型上市首月的交付量新纪录。”
有车企人士承认,这给他们带来了一定压力,但更多的人还是看到了小米汽车的可取之处。
“小米汽车破圈是从圈外进入汽车圈内,自带圈外流量。车企确实能从小米汽车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车企很多东西习以为常了,不知道怎么宣传,但是雷总可以把每个零部件都通俗地讲一遍传播出去,让用户了解到自己的产品有多优秀。”一位国内车企工程师对我们说道。
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雷总的营销能力比我强,但我技术能力要做到比他强。”
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此前玩笑称,小米SU7太猛了,他的新品牌“乐道”都不好定价。而这次在北京车展上,谈及小米汽车给蔚来制造的焦虑,李斌坦言,流量是很重要,但产品竞争力还是第一位的。且整个纯电汽车渗透率还有提升空间,这对乐道、小米汽车都有好处。
图源/市界
面对内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面对被科技大佬抢风头,汽车行业的老前辈也不遑多让。
1962年出生、如今已62岁的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也拼了。4月25日,他主讲了两场发布会,上午用中文讲,下午用英文讲。而在北京车展前,尹同跃还为推广奇瑞旗下星途星纪元ET贡献了自己的直播首秀。
不可否认,雷军跨界造车,转变了部分车企大佬的传统营销思路。这对整个汽车行业是好事。虽然有人觉得北京车展变味儿了,但我们在现场还是看到了车企们带来了许多新技术和产品思路。
除了介绍动力系统、动力电池、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常规技术,本届北京车展上,被车企提及频率最高的词是“AI大模型”。
进入新能源下半场,吉利汽车高层认为,智能化尤其是AI大模型成为核心竞争的关键所在。周鸿祎也对我们说,“AI大模型上车是个趋势。”
比如这次车展,小米SU7展示了搭载全新小爱大模型智能语音,号称“语音深度控车,模糊指令也能识别”。极氪汽车则能用语音调用“大模型”实现文生图,作画时间控制在秒级。
而在今年1月11日,吉利汽车也官宣推出全栈自研的全球首个汽车行业全场景AI大模型——星睿AI大模型。
另据北汽集团展台的工作人员介绍,北汽版AI大模型即将上车,该大模型是一个超级智能体,拥有3D拟人形象,人设和性格可用户自行定义。此次AI人型机器人员工也来到了展台现场,化身讲解员与观众互动。
哪吒汽车甚至以“开启AI大模型定义汽车新时代”为车展主题,表达了all in AI的战略雄心。据悉,哪吒汽车大模型产品NETA“乾坤圈”即将在哪吒L上首搭上车。
不仅是车企,AI大模型在供应商中也唱主角。商汤绝影这次带来了面向量产的真·端到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UniAD的上车演示首秀。腾讯云也发布了汽车行业大模型“全域智能”解决方案,覆盖模型、算力、AI工程平台到AI应用的全链条服务。
雷军在短时间内引起的车圈震动还不足以吓倒身经百战的车企大佬,在AI大模型上车的新时代,他们也等着跟雷军较量一番。
合资车的故事还能怎么讲?
中国车企之间不管打得多么火热,都说明中国车是真出息了。
对比2020年和2024年北京车展的现场人数,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我们,“这和4年间新能源渗透率的变化,成绝对的正比。”
回想2020年,当时乘联会公布的中国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还只有5.4%。而2024年4月19日,中国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首次突破50%,达到50.39%。这个堪称历史性的时刻标志着新能源汽车正式超越传统燃油车,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