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理想国imaginist
知名文化品牌。想象文化与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研之成理  ·  浙江大学傅杰团队博士后招聘 ·  3 天前  
小众软件  ·  补档:昨天又忘记加视频了 ·  3 天前  
研之成理  ·  南京师范大学:超快碳热法0.03 秒净化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理想国imaginist

她引我走出那片灰暗的羞耻 | 给你一针

理想国imaginist  · 公众号  ·  · 2017-08-18 21:31

正文

这周的“给你一针”,我们来聊聊埃莱娜·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


如果你喜欢外国文学,你大概听说过《我的天才女友》和《新名字的故事》这两本书,因为它们是今年最热门的外国文学作品之一。


文章作者说她“带着一种复杂的羞耻感读完”四部曲的前两本。为什么呢?



她引我走出那片灰暗的羞耻


文 | 不文不青


带着一种复杂的羞耻感读完“那不勒斯四部曲”的前两部(《我的天才女友》和《新名字的故事》)。关于这种羞耻感,我需要对自己做一个漫长的解释。



1

 

作为一名稳定的异性恋、女性读者,我始终觉得塑造一个有魅力的女性的难度,要远远大于塑造对我具备同等吸引力的男性;作为一个至今对自己的女性身份抱有抗拒感的人,我也长期回避女性主义题材的小说。

 

甚至,我很少阅读女性作家的作品(如果最后真相揭晓,我们这位神秘的“埃莱娜·费兰特”是位男性,那我也只能说,“他”的感受力和表达方式欺骗了我们所有人),为的是不去直面那种我熟悉并终生无法摆脱的女性视角。当然,除非是像尤瑟纳尔这样的女作家,她所写主题的宏大性和笔法的庄严感,拥有一种我无法抗拒的男性气质。

 

我感受到一种解释的必要性和紧迫感,毕竟上述表述中的“性别歧视”色彩,完全是“政治不正确”的。从小说讲起。“那不勒斯四部曲”以莱农为第一人称叙述者,讲了两名出身贫困社区的女性一生的故事,关于女性的友谊和命运。其中,莉拉是这场叙述的核心,是“我的天才女友”。

 

我没有为“天才女友”莉拉的魅力所折服,尽管在四部曲里,莉拉充当的是我最爱的那类小说角色——格格不入的人。不论是智识,还是性情,这种与外界的冲突性在她的童年时期就已根深蒂固,只是彼时,它还显得纯粹、易于把握,充其量是《恶童日记》里的“恶童”。第一部的标题基本可以囊括这种冲突感的方方面面——她是个天才,智力超常,傲慢尖刻,言行出格——符合我们对一个“天才”的想象。但在她的性别身份突显之前,我一直认为这是个平庸的故事。


小说从两个女性好友的青春期开始渐入佳境,而我那种莫名的羞耻感也从那时起慢慢涨潮,有关一个女孩青春期的无数难堪、痛苦的细部,在我眼前如此细密地展开,作者在那些我不愿直面的角落里,投下一束束注目的光,让我无法躲闪。我相信绝大多数从青春期这场“恶战”中存活下来的个体,对于这种自我逃避,都多少与我有共鸣。


《新名字的故事》英文版封面


书中,莱农不是那个富有魅力的角色,不负责“耀眼”,也不负责“可怕”,只负责把一个女性平凡的生命史诗,事无巨细地呈现。这部史诗的初期开始于我们对女性同伴灼灼的关注和嫉妒,然后经受第一次难堪的告白和被告白,突如其来的、难以启齿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以及为此承受的令人尴尬的男性关注,我们对于“第一性”世界充满恐惧和好奇,这种复杂的态度来自于他们施加的种种程度不一的侵犯——在书中,这种侵犯小到要求看莱农突然发育的胸部是真是假,大到萨拉托雷先生对她幼小身体的实际侵害……

 

这种对女性生存忠实的、具体而微的呈现,是我一贯回避的,这种回避之中,包含了一种难以描述的羞耻感——对我们早熟的认知能力的羞耻?还是对我们突兀的身体变化的羞耻?

 

时至今日,我早已不是那个对性别、性身份懵懂迷惑的少女,但读起书中莱农掀起衣服向男同学证明自己的胸部没有塞棉絮的那一刻,我还是猛然想起,那些曾坐在我后座的男生们,讨论我夏季薄衬衣下微微显露的乳罩的颜色时,那种假装窃窃私语、实则故意让我听见的声音。如今,我的双颊仍会不自觉地发烫,那种夹杂着愤怒、羞耻和些许自豪的复杂心情,这么多年后,再次涌上我这颗早已没有那种少女之惊悸的心……

 

书中,莱农把自己锁在厕所里,光着身子看镜子中自己“膨胀”的身体、“膨胀”的痘痘,觉得受到体内一股阴暗力量的摆布……现在回头看,哪里有什么“阴暗的力量”,这恐怕就是我们一种纯粹的不适、惶恐和自弃罢了。

 


2.


是“我们”,不是“你们”。

 

我们十几岁时经历了第一场血色的生理海啸,自此之后,就被打上了某种身份的烙印。此种无可挽回、周而复始的伤口破裂,似乎形塑了我们性情中的一种“矛盾的弱”——对一切格外敏感和多虑,对爱,也对痛苦、危险和伤害,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几乎天生具备了一种强大的自我修复力。小说通过两位女主人公,将这一点表现得很极致。

 

莱农和莉拉,是一体两面,她们用殊途同归的方式,去呈现女性身体中的这种“矛盾的弱”。当然,也许正像作者企图传达的那样,莉拉是那个刺激莱农,不让她“气馁并进入永恒睡眠”的魔鬼角色(见第一部扉页对《浮士德》的引用)。但事实上,不是每个人都能敏锐地接收到生命中的这个刺激,不是吗?


《我的天才女友》插图


莉拉最可爱也是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她的“免疫力”,在于她无法被“社会化”的那一面。从童年起,她就让我看到某种希望,也让我早早地做了预设——我预想她,这个冷静、精确的小小施暴者,终将长成一个把父权世界搅得天翻地覆的人。

 

1958年的最后一个晚上,两位14岁的女主人公,与大家在一栋楼的楼顶庆祝1959年的到来。“他们的叫喊声、烟花和鞭炮声,就好像来自另外一个世界,遵循某种崭新、陌生的规则,这让她觉得恐惧和恶心”。那一刻——可能也只有小说,会将一个人对“长大”的不适感描绘得如此具有戏剧性——所有人都向着新的时间迈进,我们的身体和灵魂被规训,我们蜕下稚气和单纯的面皮——这是我们社会化(这个过程本身渐进,但在小说呈现中显得突进)的必然结果。

 

那一刻每个人都在长大,唯独莉拉没有。读者会在这一晚强烈地意识到,她的格格不入注定会对她的一生造成可怕的后果。“她第一次感到周围的一切都变得陌生,感觉到整个世界都打破了它的界限,展示出可怕的本性”。那是什么界限呢?是童年与成人的界限,是纯粹的时光一去无复返的界限。

 

事实也确实如此,那一夜之后,哥哥里诺不再是那个保护她、珍惜她的勇敢真诚的存在,唯利是图、贪得无厌却又软弱无能,成人世界里稀松平常的性情,像幽灵一样侵袭、附着在他以及其他一起长大的同伴身上——也许,这就是我们绝大多数人长大的标志,只是我们将之美其名曰为成熟而现实。此时,倘若有一个人选择留在“童年”里,那他/她就会永远留下,并永远活在撕裂和挣扎里。

 

之后不幸的婚姻、狂热地投奔情人(二十三天后关系崩溃)、义无反顾地出走、打破婚姻的枷锁,这一切的一切,难道不是早在那个14岁的夜晚就已注定?尽管四部曲的中文版目前只出了前两部,只讲到人物的青年时期,但可以想见,莉拉这一生也没被收编,没有妥协。第一部开篇的引子是66岁的莉拉再次出走、不知所踪,所有后续的讲述,都是建立在她这一行为之上的。在一个强大的、父权的规范之下,她始终是个“失范越轨”的人。


《我的天才女友》意大利文封面


“莉拉对我来说很耀眼,对于其他同学来说她只是很可怕。”这是莱农自幼对莉拉的评价。坦白说,支撑我读到最后一个句子的人,不是“耀眼”的莉拉,而是莱农。作为一个普通女性读者,在莱农的身上,我寻找到一种普遍的痛感——一个资质平凡却又渴望挣脱的女性,所不得不体验的疼痛。聚集在她身上的一切,友谊中的矛盾、亲情中的罅隙、逃离的冲动、对被爱的渴望、自我证明和自我质疑的绝望,是相伴我们一生的主题。

 

莱农的魅力在于她更接近我们:她没有莉拉的天赋,也没有她的“免疫力”,可是在这个被规训的过程中,她没有沉睡和腐朽,她在观察、质疑、反思,在自我审视和自我救赎——她是个没有天分的、艰难跳脱其原生环境的人。

 


3.


小说第一部到最后部分,终于显现出一种大师作品的魅力,并将这种魅力延续到第二部之中。尽管以我的阅读旨趣而言,这种魅力被作者冗长的、毫无节奏感可言的叙述消解了太多。


意大利文版那不勒斯四部曲

 

在莉拉婚礼的酒宴上,莱农问自己,“你知道什么是庶民吗?我们就是庶民,庶民就是争抢食物和酒,就是为了上菜的先后次序、服务好坏而争吵,就是那面肮脏的地板,就是那些越来越粗俗的祝酒词,庶民就是我的母亲……”

 

整个第二部,莱农都在采取唯一的也是终极的方式——接受教育,以摆脱这种不堪的庶民身份。在这个过程中,她始终渴望有人出现帮助她,将她带离这个世界。但是没有,除了自己,我们一无所有。在这个挣扎的过程中,我的心里涌现出一种新的羞耻感来。


不论在哪个场合,莱农都在扮演那个“人见人爱”的人。“我已经习惯于讨得所有人的喜欢,别人对我的喜欢是一种闪亮亮的盔甲”——盔甲,这是个多妙的譬喻。人为什么需要盔甲?因为我们需要它保护我们免于堕落和自弃的危险,帮助我们逃离生养我们的这片土地的落后和庸俗,挣脱我们似乎已经深陷其中的命运……

 

但是,这个锻造盔甲的过程极其艰难,需要经受无数次的反复和挣扎。而最终的事实会证明,这样的盔甲多么脆弱、多么不可靠。

 

从一片贫困、暴力、落后的社区跻身大都市高等教育的课堂,莱农再一次被新的挫败感侵袭。没有合适的服装参加舞会、没有合适的语言表达自我、没有合适的圈子可以融入,她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当中,那些后天教育根本无法弥补的缺陷——说得通俗一些,完成一次阶级的上升流动,在哪个时代都是艰难的;而对一名女性而言,更是如此。

 

大学毕业那一年,莱农对自己说,“经过很长时间,我终于对自己感到满意……我父亲只上过小学五年级,我母亲只上到了小学二年级,据我所知,我的祖先没有人会正儿八经地读书写作。我真是做了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至此,莱农成了母亲炫耀的资本、整个小镇的骄傲,成了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之子的订婚对象,甚至成了一本书的作者……但是,仅从我的个人经验来看,这种深刻的自我贬低、自我否定和自我折磨,本质而言不可能改观。

 

在一本写半个多世纪前的女性成长故事的小说里,我仍能看到自己成长中的种种不堪,想来是件很可怕的事情。想起《阳光姐妹淘》里的一幕:女主人公想象自己搂住二十年前的自己——那个独自坐在街边长椅上哭泣的女孩。我忽然意识到,“长大成人”的阵痛无论如何也无法避免。


《阳光姐妹淘》


进化是件奇妙的事情,人类的智力、身体机能都能随环境的变化进阶,基因的密码能被改写,但是一代又一代的人,仍需一次又一次地经历成长中的伤痛。人类的后裔们也许能从前辈的历史教训里,吃一堑长一智地避免世界大战的重演,但却无法以同样的方式,躲过我们生命中种种微型的劫难,躲过可怕的嫉妒、无用的愤怒和致命的爱情……

 

我怀着无限的羞耻读完它们,好像窥见曾经那个为少年情愫困扰的、在情绪的波动起伏中无力自拔的、强烈地爱又狂热地恨的、自怜自卑自弃又自省的、嫉妒计较但又诚挚热烈的自我……终于,隔着重重的光阴,我以时间为代价,换回了如今写下这些文字时无比平静的自己。只有在这一刻,我才忽然意识到,我变得坚硬、强大、淡然了多少。

 

全书最打动我的一句话,出现在莱农发现好友莉拉与初恋尼诺相爱的那天,那个夜晚充满了象征意味,浓缩了我们成长中的种种歇斯底里和盲目混乱。而她说,“事到如今,每当我想起当时的痛苦,我一点儿也不理解当时的自己。但是那个夜晚,我感觉自己已经没有活下去的理由。”

 

或许,我可以把这两句话反过来放置——在那个夜晚,我感觉自己已经没有活下去的理由。但是事到如今,每当我想起当时的痛苦,我一点儿也不理解当时的自己。——这种不理解意味着,我们不再沉溺,尽管我们可能会永远携带着这烙印般的庶民身份和羞耻感。在日后无数即将到来的“感觉自己没有活下去的理由”的时刻,我希望还能从这段话里捕捉到生活下去的力量。


文章首发于:

706青年空间(id:qingniankongjian706)


主页菌和理想国文学中心的七个编辑鼓捣了一个新栏目,名叫 “给你一针”,每周五更新,具体要做些什么,以及什么形式,并不限定,反正就做着玩。


商业合作或投稿

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转载:联系后台 | 微店: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