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尚榜
坚持客观、公正;崇尚平等、仁爱。依托京津冀权威媒体资源,做百姓喜欢的新闻、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召开 ·  昨天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召开 ·  昨天  
安徽市场监管  ·  “国补”落地啦!安徽这样领→ ·  昨天  
安徽文旅  ·  皖版“冰雪奇缘”春节上线 ·  4 天前  
安徽文旅  ·  皖版“冰雪奇缘”春节上线 ·  4 天前  
安徽商报  ·  徽风皖韵过大年|耄耋老教师义务办村晚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尚榜

【热点】今年斩落多少“内鬼”?

尚榜  · 公众号  ·  · 2023-12-21 19:13

正文

12月21日下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副部长、一级巡视员郝宗强因严重违纪违法,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公开资料显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于2014年3月组建,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内设职能部门之一,负责组织协调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宣传教育以及廉洁文化建设工作,归口管理机关承担宣传教育职责的单位,负责机关的新闻事务和有关网络信息工作等。

郝宗强公开资料较少,据媒体报道,郝宗强为武汉大学1991级校友,毕业后曾任《人民日报》记者,后至中纪委任职。

2018年2月,郝宗强即以中纪委宣传部副部长的身份出现在公开场合。武汉革命博物馆馆长、研究院高万娥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建设亲历记》一文记述,在《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历程展》易址改陈重新布展初步完成后,2018年2月11日,农历腊月二十八,她参与接待了时任中纪委宣传部副部长郝宗强等领导,“他们对展览提出了修改意见。”

今年6月25日,郝宗强被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副部长、一级巡视员郝宗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审查调查。

延伸阅读>>

包括郝宗强在内,今年中纪委已斩落多名“内鬼”。

5月3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十三审查调查室一级调研员崔玉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6月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交通运输部纪检监察组原二级巡视员姚西科因严重违纪违法,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6月12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二监督检查室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刘燃因严重违纪违法,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9月22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十三审查调查室二级巡视员汪幼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值得一提的是,汪幼勇也是年初中纪委重磅部署后,首个主动投案的中纪委“内鬼”

坚决防治“灯下黑”

今年2月24日,全国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动员部署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李希出席会议并讲话。

他强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扎实开展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以最鲜明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最果断的行动坚决查处“两面人”、坚决防治“灯下黑”,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

7月24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3年上半年对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通报显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共接收涉及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或反映2.02万余件次,处置涉及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1.87万余件,谈话函询纪检监察干部6647人次,立案纪检监察干部2482人,处分1647人,移送司法机关73人。和去年同期相比,各项数据均显著增长。

11月1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刊发文章《扎实开展教育整顿 | 纪检监察机关狠抓案件查办清除害群之马》。文章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乘势而上,推动教育整顿进一步走深走实,持续深入清除害群之马,抓紧处置问题线索,坚定稳妥查处案件,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目的。

谁来监督纪委?

纪检监察机关不是天然“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也没有天生“免疫力”。

从已披露的案件看,跑风漏气、以案谋私是不少纪检干部落马的主因。收集和处置反映党员干部问题线索,是纪检机关监督执纪问责的重要工作,这也给了“内鬼”可趁之机。比如,中央纪委原第六纪检监察室副处长袁卫华,不止一次给涉案人员故意泄露案情、拿问题线索作交易,袁卫华由此共承揽到超10亿元的工程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涉案官员中,有人级别比袁卫华高很多,他们为啥愿意下本钱作交易?一个原因在于,监督执纪问责事关干部前途命运。在许多干部眼里,“不怕‘种树’的,只怕‘烧山’的”,轻易不敢“得罪”纪检干部,更何况有些人本身就存在问题。袁卫华回忆,第一次泄露问题线索交换工程项目时很忐忑,但一张嘴竟成功了,“有一发不可收的感觉”。

这种职业特殊性,使纪检干部很容易成为别有用心之人围猎、拉拢的对象。

此外,“谁会查中纪委啊!”现实中,少数纪检干部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认为自己是“钦差大臣”,可以不受监督和约束,于是任性滥权、恣意妄为。

这种“灯下黑”,看起来面不大,危害却不可小觑。纪检监察是党的免疫系统,如果免疫系统坏了,对病菌就没啥抵抗力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