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法学学术前沿
识时务 有情怀 讲方法 结善缘 —— 易明法律研究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陕西司法  ·  在景区游玩受伤,责任如何划分? ·  昨天  
厦门网  ·  DeepSeek官方声明 ·  昨天  
厦门网  ·  DeepSeek官方声明 ·  昨天  
题材小表格  ·  最新A股正宗云计算概念股梳理 ·  2 天前  
题材小表格  ·  最新A股正宗云计算概念股梳理 ·  2 天前  
退伍青年路  ·  DP爆火,A股开年第一战走势如何 ·  3 天前  
退伍青年路  ·  DP爆火,A股开年第一战走势如何 ·  3 天前  
今靖江  ·  工信部曝光!这些App,高风险!速查→ ·  3 天前  
今靖江  ·  工信部曝光!这些App,高风险!速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法学学术前沿

学界 | 法大新增纪检监察实验班等多个学科交叉实验班本硕贯通培养

法学学术前沿  · 公众号  ·  · 2024-05-26 00:43

正文


CUPL

2024年4月29日,我校接受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专访,就我校本科招生与培养亮点进行介绍 2024年中国政法大学本科招生与培养亮点众多, 首招多个学科交叉实验班,本硕贯通培养专业增至十个。


01


中国政法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与培养

有哪些新亮点?

中国政法大学今年本科招生与培养新亮点如下:


(1)实行一个法学专业、多个培养模式;


(2)法学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新增法学(纪检监察实验班);


(3)十个专业推行本硕贯通培养,今年新增专业包括法学(纪检监察实验班)、数据法学实验班、涉外法商人才培养实验班;


(4)培养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北外联合培养班备受关注;


(5)法学专业接受转入比例为10%;


(6)学校法学专业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即“法考”)通过率远远高于全国整体通过率。


(7)在学校现有22个普通本科批招生专业中,已有1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且全部普通本科批招生专业均入选国家级或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02


学校基本情况

优势及特色专业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和“111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于国家教育部。学校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重镇”,是全国人大法工委唯一的高校“立法联系点”。现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本科生在昌平校区培养。


在学校现有22个普通本科批招生专业中,已有1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且全部普通本科批招生专业均入选国家级或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其中,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新闻学、行政管理、哲学、经济学、国际政治、英语、国际商务、公共事业管理、网络与新媒体、应用心理学、工商管理等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侦查学、金融工程、汉语言文学、社会工作、德语、翻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03


2024年学校的录取原则

有何特别之处?

哪些专业有特殊要求?

中国政法大学文理兼收,所有专业均不限制男女生比例。报考不需要政审。


中国政法大学录取原则是分数优先、不设专业级差。考生服从专业调剂则不退档。


英语和翻译专业只招收外语语种为英语的考生,德语专业只招收外语语种为德语、英语的考生,其他专业外语语种不限。法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培养涉外法治人才)专业授课外语语种为英语,非英语外语语种的考生,请谨慎报考。


学校承认各省级招办依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制定的加分政策,在提档录取时,对有加分项目的考生,有多项加分的,加分项目只取一项最高分计算,并且最高不超过20分。


2024年对农村边远地区或者欠发达地区的考生有以下优惠政策:2024年计划安排国家专项计划170人,高校专项计划60人,两个专项计划综总数为230人。另外,学校还安排了新疆协作计划、南疆单列计划、少数民族预科班等专门招生计划。


04


学校法学

“一个专业,多个培养方案”

的培养布局情况

法学专业是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专业。法学专业拥有全国最大、实力最强、覆盖领域最为广泛的法学教育师资队伍,形成了国内最为齐整、精细的法学专业课程体系,源源不断地吸引着无数优秀学子竞相报考,培养出大量的杰出法学人才。法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多年来,学校法学专业深化“一个专业,多个培养方案”的建设理念,注重个性化培养、强调因材施教,拓展人才培养的维度,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除普通法学外,还有法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专业、法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验班)专业、法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培养涉外法治人才)专业、法学(纪检监察实验班)专业等几种法学招生专业方向,是“一个专业、多种培养方案”特色培养。


普通法学专业,学制四年,学校根据各学院的师资规模、学生规模,将法学专业的学生随机分配至民商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和刑事司法学院学习,适用同一培养方案。2024年,法学专业的招生规模有所增长。


法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专业每年招生150人,本科阶段在法学院学习,学制四年。本科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80%的学生,获得学校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推荐资格。其中专业总人数前20%的学生,通过学校推免生接收选拔后,攻读法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获得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推荐资格的其他学生,通过学校推免生接收选拔后,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合格后准予毕业并授予法律硕士学位,学制两年。


法学(纪检监察实验班)专业是2024年新增的招生方向,每年招生30人,学生本科阶段在纪检监察学院学习,学制四年。本科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15名的学生,获得学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通过推免生接收选拔后,攻读纪检监察学院相关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


目前,我国正在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对外积极参与并引领全球治理,建设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亟需培养一批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素质过硬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学校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验班和与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的法学班应运而生。


法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验班)专业每年招生60人,本科阶段在国际法学院学习,学制四年。本科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30名的学生,将获得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通过学校推免生接收选拔后,攻读国际法学(涉外法治方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两年。


法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培养涉外法治人才)专业(简称“北外联培涉外班”)的学生由中国政法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培养,每年招生15人。学生本科阶段在国际法学院学习,学制四年,其中第二学年集中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符合两校学位授予标准的,授予联合学士学位。本专业学生经考核合格的,均可获得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通过学校推免生接收选拔后,攻读国际法学(涉外法治方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两年。


此外,学校还有法学(虚拟建制实验班)培养模式,法学(虚拟建制实验班)不按照独立专业进行单独招生,而是在普通法学专业学生入学后进行全校选拔,不改变学生的学院归属、不单独设立实体班级,实施独立培养方案。现已设立法学西班牙语特色人才培养实验班和法学学术精英人才培养实验班。


05


在推行专业本硕贯通培养方面

学校今年有哪些新变化?

具体招生培养方式是怎样的?

近年来,学校在部分专业推行本硕贯通培养试点改革,目前有十个招生专业(方向)实行本硕贯通培养,法学和法学以外专业均有。在法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专业、法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验班)专业、法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培养涉外法治人才)专业(简称“北外联培涉外班”)实施本硕贯通培养的基础上,2024年更多专业推行本硕贯通培养,法学(纪检监察实验班)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法学实验班)专业、国际商务(涉外法商人才培养实验班)专业均系2024年新增。


这些推行本硕贯通培养试点改革的专业有几个共同特点:一是保研比例大,高于其他专业,最高100%(北外联培涉外班),多的80%(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平均50%;二是培养模式新,根据最新的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培养;三是这些推行本硕贯通培养试点改革的专业保研均可进入法学专业攻读研究生。


2024年新增的法学(纪检监察实验班)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法学实验班)专业、国际商务(涉外法商人才培养实验班)专业以及其他专业实行本硕贯通培养招生培养情况如下:


法学(纪检监察实验班)专业,每年招生30人,学生本科阶段在纪检监察学院学习,学制四年。本科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15名的学生,获得学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通过推免生接收选拔后,攻读纪检监察学院相关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法学实验班)专业每年招生30人,学生本科阶段在法治信息管理学院学习,学制四年。本科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15名的学生,获得学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通过推免生接收选拔后,攻读数据法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


国际商务(涉外法商人才培养实验班)专业每年招生50人,学生本科阶段在商学院学习,学制四年。本科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20名的学生,获得学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通过推免生接收选拔后,攻读法律硕士研究生或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


哲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专业每年招生25人,本科阶段在人文学院学习,学制四年。本科学习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10名的学生,将获得学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通过推免生接收选拔后,攻读中国哲学或外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学、宗教学、美学、法治文化、法学理论、法律史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


英语(法律英语实验班)专业、翻译(法律翻译实验班)专业和德语(法律德语实验班)专业每年分别招生60人、40人、20人,本科阶段在外国语学院学习,学制四年。英语(法律英语实验班)专业本科学习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12名的学生、翻译(法律翻译实验班)专业本科学习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8名的学生、德语(法律德语实验班)专业本科学习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4名的学生将获得学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通过推免生接收选拔后,英语(法律英语实验班)专业和翻译(法律翻译实验班)专业的学生可攻读国际法学(国际法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或比较法学(国际化法治人才实验班【国别法方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德语(法律德语实验班)专业的学生可攻读比较法学(国际化法治人才实验班【国别法方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均为三年。


06


学校有哪些特色的人才培养制度?

是否有转专业的机会?

自2023级起,学校转专业政策进行调整,法学专业接受学生转入的比例由原来的5%提升为10%。法学专业转入比例增加一倍。


辅修制度。为完善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的视野,学校在四年基准学制基础上实施本科生辅修专业制度。达到授予标准的,可以获得辅修专业相应的学士学位。


直博制度。具备中国政法大学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按照《中国政法大学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博士研究生(本科直博生)管理规定》,经本人申请并通过学校考核后可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07


学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

有何特色?

学校全面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先后与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所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每年通过各类合作交流项目派出千余名师生赴境外交流学习,聘请数百名长短期外国专家来校讲学,培养国际型人才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学校的中欧法学院,是中国政府和欧盟在法学教育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学校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合作举办国际法专业双硕士学位项目,搭建了中外合作办学中美法学教育的高端平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