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月27日,两年一度的「环太平洋军事演习」又开始了,地点在夏威夷附近海域。
作为太平洋国家一份子,从90年代开始,
我国
也经常参与到环太平洋军演中,从早期的观察员性质,到14、16年的带队上场,态度非常积极。
只是从2018年开始,美国单方面拒绝了我国参与联合军演,2022年还把反恐的大义扯破,明确表态军演目的,就是要遏制「中国在亚太地区日益深厚的影响力」。
一个是规模比以往更庞大了,还让前段时间不停在南海发起挑衅,搞出仁爱礁事件的菲律宾也加入进来;
另一个,则是在演习项目中加入一道硬菜,要测试各类武器对航母的打击效果,靶船是一艘排水量达4万吨的两栖攻击舰。
在军演第二天,根据某国内空间科技公司发布的卫星照片显示,002型航母「山东号」突然出现在菲律宾吕宋岛以西大约200海里的位置。
不是要看中国的航母么,我国诚意十足,直接近距离给西方阵营展示实物。
山东舰神秘出现在吕宋岛附近后,没过几天,
南部战区
又把整支航母战斗群给拉了过来。
西方有「正义凛然」的联合军演,我国则以合理合规的「夏季脉动」作为回应。
据台媒的报道,中美之间还进行了一场气氛热烈的电子对抗赛,比赛结果不得而知,反正
在这期间,
菲律宾北部地区断网了,通信瘫痪了12小时。
我国的回应只有简单的一句话:「碧海深处硝烟浓,晚安。」
尽管军演仍在继续,但可以预测,美方
原本
想要达到的震慑效果怕是难以实现了。
中美之间针尖对麦芒式的「友谊切磋」,加上前不久福建舰进入首次海试,宣告中国正式迈入航母三舰客时代,
让国内广大军迷直喊吐气扬眉,心里更有底气了
。
要知道在2012年辽宁舰正式交付前,中国还是处于零航母阶段。
航母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毋容置疑,作为结束战列舰统治地位的镇国神器,向来是我国军队的梦想情舰。
上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还不错,可赫鲁晓夫不是很看重航母,只着重核潜艇的研发,所以在156项援助工程里压根没有航母项目。
在60年代,苏联建成第一艘小排量航母后,中苏关系又早已闹崩了,所以向老大哥寻求技术指导根本行不通。
在巴统铁幕笼罩下,我国甚至连一粒螺丝都进口不了,虽然铁幕在70年代后期有所松动,但最多就是放开对某些小型设备的管制,敏感技术和核心设备想都不用想。
我国很清楚,自主建造航母近乎不可能,不如先买成品试试?
这需要好好谋划,即使当时中国和欧美各国关系有所缓解,但我国根本不指望能买到它们的现役航母。
因为就算是最受西方眷顾的印度,都还用着英国50年代换下来的二手航母。
中国把目标放到最低,哪怕是已经报废的航母,甚至航母残件也可以。
1985年,我国成功买回来了第一艘完整的航母,是刚从澳大利亚海军退役的墨尔本号航母。
虽然动力系统和武器装备等早已拆除,幸运的是对方没完全清扫干净,船上居然有类似起飞弹射系统和降落阻拦设备等核心部件。
随后中国又陆续从韩国、俄罗斯和乌克兰手上陆续购进三艘航母,其中明斯克号和基辅号是最破旧的,买回来没多久就被改造成主题公园。
之所以没有像研究墨尔本号那样,拆个一干二净,主要是为了麻痹西方阵营,因为我国瞄准了一条大鱼,瓦良格号。
这艘航母是前苏联解体时,遗留在乌克兰黑海造船厂的,是个半成品,不过当时乌克兰根本建不起,也养不起航母,于是想卖掉套现。
由于我国官方不方便出面,所以主导航母买卖的,是邵淳和徐增平等企业家团体,名义是「改造为大型海上旅游设施」,并公开承诺不会将其作军事用途。
虽
然瓦良格号建造率只有68%,不过缺少的只是动力系统和武器等组件,外观上看还很完
整。
最关键一点,它是一艘新舰,只要好好修复,就能成为即时战力。
所以在中方与乌方谈好以2000万美元成交,并准备落实合同时,乌克兰却单方面说取消交易。
原来美国在背后给乌克兰施压了,让它取消与中方的交易合同。
三天后,乌克兰又把瓦良格号拿出来公开拍卖,参与竞拍的有英国、韩国、印度等国家。
不过这些国家觉得,瓦良格号只是一坨大型废铁,所以出价没有多高,最后竞价成功的依然是中国代表团,价格不变,还是2000万美元。
航母虽然买了下来,可新的问题也产生了,我国要怎么做才能突破西方包围圈,把瓦良格号安全带回来。
要把这样的庞然大物带回中
国,需要大型拖船才搞得定,而乌克兰方面不愿配合找船,由中方自理。
好消息是,我国最终得到了希腊政府的回应,他们愿意提供一艘大型拖船,还配备专业的船员和海军小队,负责把瓦良格号安全运回中国。
在正式启航前,瓦良格号的尾端清楚表明了落户港口——牙买加的金斯敦,所以一路下来也相安无事。
但在抵达黑海海峡的时候,还是被土耳其拦了下来,它以船上有「核武器」为由,不让瓦良格号通过,要求船队原路返回。
土耳其的背后是北约,这么做是为了杜绝中国得到航母的一切可能性。
没辙了,我国官方只好亲自出马与土耳其交涉,开始了将近两年的漫长谈判工作。
在谈判过程
中,
希腊出了很大力气。
作为北约成员国之一,它
不仅顶住了美国的压力
,还
利用其外交影响力
与土
耳其等国家斡旋,为中方提供担保,降低了很多外交阻力。
谈判最后,中国给土耳其许下了
超过20亿美元的好处,包括直接经济援助和开放旅游等。
最终土耳其转变态度,让瓦良格号顺利通过黑海海峡。
可接下来的航程并非一帆风顺。
在通过爱琴海附近海域时,瓦良格号遭遇了巨大风暴的袭击,拖船和航母之间的缆绳断了,使得航母失去稳定性,横冲直撞。
这时,希腊又派出了救援船只和飞机,成功把航母带出危险区域,救援过程中还牺牲了一名希腊领航员。
这还不算完,在历经韩国和日本海
域时,船队再次遇到日韩的拦阻,在我国和希腊的积极交涉下,才有惊无险,通过了考验。
为了感谢希腊的仗义帮助,在8年后,当它陷入债务危机时
,中国向希腊提供了
20亿美元的
巨额贷款,帮其渡过难关。
同样是20亿美元,高下立见。
这时候,航母的买方创律集团也「适时」破产
了,
从此
瓦良格号只能留在大连,归我国海军所有。
也许是筹备工作还需要完善,也有可能是为了降低西方的警惕心,瓦良格号又在大连港口晾了三年,一直充当游客的拍摄背景板。
时间来到2005年4月,我国终于动真格了,把瓦良格号拖进了大连造船厂,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改造工作。
其实当时欧美国家,并不觉得中国能把只剩外壳的瓦良格给修复过来,一是没有设计图纸,而是不觉得以中国的工业水平能搞得定航母的重建工作。
但他们不知道,在瓦良格号到达大连后,我国又花了数百万美元,从乌克兰手上买到了瓦良格号的全套设计图纸,相当于获得了前苏联积累20多年的航母技术经验包。
至于产业链方面,还真得多亏西方国家数十年如一日的封锁围堵,才把中国的工业基础锤炼得这么扎实。
2012年9月23日,改良自瓦良格号的辽宁舰在大连正式交付,中国第一艘航母终于启航。
在国内一片欢呼声中,也有人觉得,即便我国把瓦良格号重建起来了,充其量不过是「库兹涅佐夫」级的滑跃航母,最大排水量只有6万吨,落后了美国整整二十年,没什么可值得骄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