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上帝视角
传播真能量,另类视角看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限次重复博弈  ·  图一申万绩优股指数21年见顶之后就一路下跌, ... ·  昨天  
央视财经  ·  两大央企重磅公告!多股涨停! ·  昨天  
第一财经  ·  争相入局!DeepSeek引爆这门“新生意” ... ·  昨天  
国资报告  ·  新春走基层 见证新“动能”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上帝视角

欧美贸易结盟带来的12级台风

财经上帝视角  · 公众号  · 财经  · 2018-07-29 17:15

正文

这周,特朗普与容克掀起了一场全球飓风。欧美贸易“零关税、零壁垒、零汽车补贴”刷频网络。欧美贸易结盟给国内造成了巨大恐慌,而这种恐慌也并非空穴来风。

如今,中美贸易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应该算是撕破脸皮了。中国最担心的就是美欧日三方重新组建一个贸易体系,彻底废弃WTO,进而重新定义全球贸易游戏规则。

从实际情况来看,美国、欧盟、日本三方GDP总和超过了全球GDP的一半。一旦这三方达成贸易协议,完全有能力废除WTO。因为其他国家为了寻求外部市场必然有求于这三方,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其实,美国在奥巴马时期就有着架空WTO的打算。奥巴马想要依靠TPP+TTIP重新定义全球贸易秩序,但可惜“中道崩殂”。特朗普的执政策略看似与奥巴马不合,但在宏观战略层面却始终贯彻着美国一如既往的方向。

对于这次欧美贸易结盟,国内舆论展示了很多负面解读。比如,欧盟28国各怀鬼胎并不统一;或是法国总统跳出来反对;又或是特朗普不讲诚信;更可笑的是拿美国参议院的口头议案做掩饰。大肆宣扬这种观点,到头来终究只会自己打脸。

欧盟28国缺乏向心力吗?

欧盟是一个经济联合体,主权独立体。成员国在保持主权独立的情况下实现经济一体化。这种“创新”模式导致欧盟在许多问题上会因分歧造成执行力低下。然而,欧盟28国并非平等地位,真正有话语权的只有少数几个国家。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的道理总该懂吧。维持欧盟体系的是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这几个国家,其他国家几乎都是躺着等待喂养。所以,在重大问题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有发言权。

现今欧盟情况是,英国不再愿意供养那些“懒货”选择撤出,意大利、西班牙经济颓废,意大利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退欧成员国,西班牙失业率长期在两位数之上。这两国全靠欧盟财政救济。

换而言之,欧盟其实就是德国和法国的欧盟。而作为“五常之耻”的法国,其行事向来优柔寡断,充满情绪。论国力,法国已然无法与德国相提并论。所以,德国一声吼,欧盟都要抖三抖。欧盟正在悄然中向中心化体系转变,28国不同心的观点站不住脚。

马克龙真的跳反了吗?

马克龙的原话是,“这个协议,对于缓和没必要的紧张和让各方平缓运作是有用的。但是,一个好的贸易谈判应该在平衡、对等、没有任何威胁的基础上进行。在这方面,我们有一些疑问和担忧。对于这些,我们即将予以澄清。”

此外,马克龙关心的是美国是否真有诚意进行谈判,马克龙希望在一个等等条件下谈判而非目前在美国加征钢铝关税后看似欧盟是被迫妥协的谈判。

从马克龙的发言中看到,其所反对的是在不利于欧盟情况下的谈判,即为了维护欧盟利益而非反对贸易结盟。虽然有报道称马克龙不赞成TTIP,但他也阐述了理由——“因为现在环境条件还不允许”。也就是说,现在不允许但未来可行,他现在不赞成不等于他反对。

最重要的是,德国经济部长彼得·阿尔特迈尔在容克与特朗普的记者会后表示,新协议将避免贸易战,挽救数百万个就业机会。德国外长马斯则称,容克的谈判是欧洲团结的胜利。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副发言人乌尔丽克·德迈尔也表示,德国政府对协议表示欢迎。

特朗普不守诚信吗?

在国内舆论中,特朗普是一个反复无常不守诚信的人。但事实上,特朗普真的没有信用吗?

众所周知,特朗普是一个商人,而且是一个成功的商人。这世界上,但凡成功的商人,有哪一个是不讲诚信的?成功的商人也许是奸商,但他们肯定知道,为商之道要成功就必须得有信用。

其次,国内对于特朗普的不守信用的批评集中于其对华贸易政策变卦。但实际上,特朗普真的说话不算数吗?当初贸易谈判的结果明明是没谈拢才发生了对峙,没谈拢怎么能与不守信用划等号呢?而且,在舆论片面报道的前提下,完整的真相究竟如何根本不为人所知。

参议院有权降税吗?

有报道称,美国国会参议院26日通过口头表决一致通过一项《综合关税法》,同意降低超过1600种进口商品的关税。路透社分析说,其中近一半商品来自中国。美国参议院目前尚未公布这项法案的文本。但据路透社分析,该法案将降低或取消烤面包机、化学品等约1660种进口商品的关税,其中近一半产自中国。美国众议院今年早些时候也通过了自己版本的《综合关税法》,参众两院还需就各自版本的分歧协商后形成统一版本,分别投票通过后再送交总统签署生效。

请注意,这段报道的重点在哪?说句不好听的,我只看标题和最后一句话,其他什么都不看都没关系。

“分别投票通过后再送交总统签署生效”、“分别投票通过后再送交总统签署生效”、“分别投票通过后再送交总统签署生效”。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在当前局势下,且不论众议院是否能通过,即使通过了,特朗普会原封不动条文就签字吗?

与其把精力放在舆论上,为什么不好好研究一下对策,做好最坏打算应对飓风来袭呢?

从欧盟角度考虑,中美贸易问题恰好给了他们谈判筹码。作为能够影响整个局势的重要第三方,欧盟既与美国谈也与中国谈,欧盟想要的是左右逢源。但是,如果一定要让欧盟选边站的话,站哪边应该心里有数。

实际上,欧盟对于中国的态度早就已经很明朗了。2016年5月,欧洲议会以压倒性的票数反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欧盟对于中国贸易反感的原因主要是,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15条的规定,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中,倾销幅度的确定可以不以中国实际成本数据为依据,而选择一个市场经济第三国或进口国的同类相似商品价格,即“替代国”做法。该条款的适用期限是15年,将在2016年12月11日失效。

近期,中欧贸易谈判落下了帷幕,根据新华社报道,中欧联合声明内容要点如下:

  • 中国及欧盟承诺建立WTO改革的联合工作小组。

  • 欧盟及中国认为双边投资协议是首要之务,承诺将加速讨论。

  • 中国及欧盟乐见为促进投资协议谈判而互相提出的市场准入开放。

  • 将致力于打造开放型世界经济,抵制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

  • 欧盟及中国一致认为钢铁产能过剩是一项全球性的问题。

  • 欧盟已注意到中国近期承诺改善市场准入及知识产权。

这项声明中只字不提具体的贸易往来内容,甚至连像特朗普那种“零关税”舆论导向都没。

中欧贸易中,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已经连续10年维持在1300亿美元左右的水平。

其中,对于被搬上台面的钢铁问题,中国钢铁产能占世界酐铁产能一半,毫无疑问,需要在削减产能上做出表率。然而,2017年我国粗钢产量8.32亿吨,同比增长5.7%,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所谓的钢铁去产能,结果却是越去越多。(注:全球粗钢产能为16亿吨左右,需求才15亿吨左右。)

在这种情况下,欧盟与中国的贸易关系能有多大改善。欧盟也是反对不公平的同类贸易产品不同税率的问题。这也是特朗普一直咬着不放的问题。

而反观欧盟对美国的态度,无论是德国还是法国,他们想要的是在全球影响,即能够参与制定全球秩序。这一点对美国而言并非不可退让,因为欧美虽然相隔一个大西洋,但却有着相同的理念和文化,他们的意识形态中存在较多的公约数。

从美国的角度考虑,拉拢欧盟本身就是一石三鸟之计:

其一,欧盟才是真正的世界第二大市场,中国市场只有数量没有质量,而欧盟市场才是真正的数量与质量兼备。毕竟,欧盟的人均GDP是3.3万美元,中国仅有8000美元。

其二,欧盟是中国在中美贸易问题中唯一的备选方案。全世界中,除了美国之外也就只有欧盟能够承接中国的庞大出口产能。只要攻陷欧盟,就等同于切断了中国的后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